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508)

作者: 青杞 阅读记录

当即,皇帝将手里的折子递给了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将折子给陈阁老和诸位大臣都看看。”

太监将折子拿了下去,第一个递给了跪在地上的陈阁老。

陈阁老打开,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双手都止不住的颤抖,皇帝生怕这老头在大殿上一个激动嗝屁了,赶紧给弟弟使眼色。

福王连忙走过去把人给扶起来,顺便安抚道:“阁老,你可千万别激动,冷静,冷静啊。”

陈阁老颤抖着不敢置信的看了看福王,又看了看皇帝,皇帝对他点了点头。

陈阁老瞳孔一缩,皇帝点头,那就代表这些数据是经过皇帝核实了的。

“老夫顶得住。”陈阁老冷静过后,推开了福王的手,然后看向文修易。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已经七十多岁的老阁老就这么对着文修易跪了下去。

“文大人,请受老夫一拜。”

文修易哪敢受啊,赶紧爬起来跑过去一把把人给拖住,没让陈阁老的膝盖落在地上。

“阁老大人,下官受不起啊,您起来起来。”

陈阁老一手拿着折子,一边痛哭流涕:“受得起,受得起啊,文大人解了我安南之困啊。”

这一幕可是把其他人都给弄懵了。

福王趁机在陈阁老耳边小声提醒他:“阁老,咱能先不激动不,还有不少人想使绊子呢。”

陈阁老一顿,脸色瞬间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不用人扶,自己就站好了,眸色也沉了下来,将手中的折子举了起来,冷声道:“除新粮之外,文大人种出的稻种,一号亩产四百三十六斤,二号稻种亩产五百零七斤,三号稻种亩产七百一十四斤,四号稻种……”

陈阁老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成功看到所有人变了的脸色。

水稻的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安南最大的问题,产量不高,百姓拥有的土地量少,种出来的大米产量层次不齐,而大多数好的土地都掌握在富人或者达官贵人的手中。

百姓本就艰难,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收成没有多少,还要交税,剩下的也仅仅只够糊口。

本以为有新粮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就已经是惊喜了,却不想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终于,陈阁老开口说出了最后一串数字。

“四号稻种,亩产九百八十斤。”

第455章 文昌伯还是文昌侯

大殿上再次响起了抽气声,一片哗然。

深藏功与名的文修易被众人注视着,还有些心虚呢,毕竟高产的稻种是从闺女那薅来的,真正本土的稻种一号和二号也就提高了一点点的产量。

有人小声议论,说着这怎么可能。

很显然,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的。

毕竟他们虽然不种地,但是谁家手底下没有几个庄子?产量几何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哪里是高产,这是翻了一倍啊。

皇帝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被怼的无言以对,心情那叫一个爽。

甚至有武将已经开始跟文修易套近乎了,要不是大殿之上不敢太放肆,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把文修易给围起来。

这哪里是七品小芝麻官,这是爹。

一时之间,所有人看文修易的眼神都变了,只怕这位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京中新的新贵了。

站在文官行列里的孟德看着这一幕,目光阴沉,一直没有说话。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瞧不起的废物,如今却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好了。”皇帝沉稳的声音一出,大殿上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皇帝看着文修易,又看了看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你们也不必怀疑文大人所言的真实性,因为,福王世子这半年,一直都在文家。”

也就是说,文修易说的是真的,他们可以编,福王世子可不会编。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敢再开口,那些一直和新粮推广唱反调的大臣也都闭上了嘴,毕竟能站在这大殿上的人都不是傻子,很明显皇帝就是故意的。

之前新粮刚出的时候就轻飘飘的带过,只是象征性意思意思的给了个七品芝麻官,之后便再无动静,原来是在这等着他们呢。

说完了,皇帝才看着文武百官,问道:“众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嘉奖文大人才是。”

陈阁老第一个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文大人的贡献,理应加官进爵,一个七品司农,属实配不上文大人之功啊。”

武将那边一听,立马跟着行礼:“臣等附议。”

文臣这边,大多数都还是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当即也开口:“臣等附议。”

工部的人赶紧趁机站了出来,工部尚书那叫一个激动,行礼道:“陛下,文大人理应来我们工部才是。”

皇帝点点头,也确实该去工部。

光是粮食就已经让这些人这般惊讶了,若是让他们知道文家还炼出了钢,呵,只怕是更惊掉他们大牙。

只是这炼钢之事,他暂时不打算公开,就先这么滴吧。

皇帝看起来十分的苦恼:“哎,朕该怎么嘉奖文爱卿呢。”

不光是皇帝为难,就是文武百官也偷偷猜测,这文修易最后能得个什么封赏。

毕竟,给少了对不起人家这天大的功劳,给多了吧,总不能封王吧,那他们就是拼了这条老命撞死在这金銮殿也是要说一说的。

工部尚书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小声的试探着说了一句:“陛下,不如封文大人一个工部郎中的官职放在我们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