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744)

作者: 青杞 阅读记录

若他生出异心,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倭国恐怕就将不复存在了。

皇帝见到这些倭国来的人,看见他们奇奇怪怪的打扮眉头都拧成了一团,朝堂上的朝臣更是对他们议论纷纷。

只可惜几个倭国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几人给皇帝行着他们倭国的礼,叽里咕噜的说着倭国话,皇帝一脸懵。

还是一旁的七皇子站了出来,主动当起了翻译:“父皇,小次郎君在向您问好。”

皇帝一脸惊讶:“小七,你听得懂?”

别说皇帝了,就是其他朝臣都惊呆了,二皇子等人的脸色则变成了猪肝色。

七皇子行礼,答:“回父皇,此番前往倭国,儿臣也跟着去了。”

皇帝是知道七皇子亲自跟着出征的,包括文家的那几个小子,但他还是当着朝臣的面点点头,赞赏道:“不错,那你可会说?”

七皇子拱手:“略懂。”

皇帝这才看向小次郎几人,说了一番安抚的话,又让小次郎安心的待在京城,将来自会送他回去继承王位。

皇帝一边说,一边看七皇子,说一句停下,七皇子翻译一句。

直到最后一句落下,小次郎才学着安南人的行礼方式,跪下给皇帝磕了个头。

“父皇,他说谢安南的皇帝陛下。”七皇子抱拳。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果然和文家的人混久了,这小七也越来越聪明了。

也难怪皇后当初会看上这个孩子。

皇帝又安抚了一番他们,这才让人将他们带下去,至于后面的事,自有礼部和户部的人会和他们接洽,每年上贡的时候,上贡多少,都是要清清楚楚写在条约里的。

这些户部擅长啊,虽然羊小,但是管他小不小的,有羊毛薅就行。

至于礼部的人,则是招待他们的。

但是众人也犯了难,他们听不懂这些倭国人说话啊。

所有人求助的看向了七皇子。

皇帝看了七皇子一眼,开口道:“小七啊,那你就协助户部和礼部的人将这件事办好吧。”

在其他几个皇子羡慕嫉妒的目光里,七皇子恭敬的行礼:“儿臣遵旨。”

早朝过后,皇帝将文修易和福王留了下来,询问了他们此番南下的事。

他们这一走就快一年,皇帝虽然能收到他们送来的信件,但是长这么大了,他还真的从来没去过南边呢。

福王兴致勃勃的和皇帝说着嘉州城的事,还有那些金发碧眼的藩国人,说的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皇帝又羡慕了。

他想去!

要不,早点退位?然后带着皇后出去多玩玩。

这个念头一旦起来,皇帝便压不下去了。

“你说,让小七当这个太子如何?”皇后寝宫里,皇帝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皇后伺候在身边,装作若无其事的说了这么一句。

皇后正准备给他倒茶呢,差点就将茶盏给打翻了,赶紧跪下:“陛下,臣妾从未有过让小七争储的意思。”

亲娘诶,就算她有这个心思这个时候都不能说。

皇帝叹了口气,将她拉了起来,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这才缓缓开口:“我们少年夫妻互相陪伴扶持这么多年,你的为人朕还不知道吗?当初你也是看小七可怜,才将他养在身边,只是没想到,这孩子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皇后不语,这个时候说啥都有问题,索性不说了。

皇帝又道:“我们年纪大了,这万里河山朕治理好了,却从未出去看过呢,而且朝阳自从嫁到江南,我们也许久没见过她了。”

想到自己的女儿,皇后的眼眶也红了,到底是他们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安南的长公主,曾经也是捧在手心疼爱过的,而且他们也没让她联姻,而是让她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嫁了,如今定居江南,日子过得也算舒适。

只是路途遥远,他们甚少再能相见。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朕考虑过了,如今小七养在你名下,也就是朕的嫡子,立他为太子名正言顺,而且,邱志那人虽然和朕怄气不肯再当官,但他的治国之能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他教导小七,朕放心。”

最关键的,小七和文家那几个孩子关系好,那几个孩子无论是哪一个,将来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不说别的,谢家不要的那个孩子,背后靠着邱家,只要他和小七的情谊还在,将来小七再善待邱家,这就是小七的钱袋子啊。

再看金家那小子,他爹金彦于医术上没什么成就,却是个做文官的料,金太医如今又得了文俊这个神医徒弟,他自己呢,广办学堂,培养人才,他将来哪怕不是什么大儒,只怕也能做到学子满天下。

文家那个小子就不说了,那孩子是个聪明的,有他和小七的情谊,文修易和文瑶也不会不管小七。

哦对,还有夏家……

这么一看,文武医财,这小子都已经有人脉了啊。

皇帝突然有些心酸,他当初可没这么多人帮他。

儿子的命,比他好啊。

第665章 越来越好

陈县令狠狠地带着那些藩国人在临京县玩了个遍,也狠狠地宰了一遍,才客客气气的把人送到了京城。

临别时几个藩国人还对他十分感激,感激他这段时间的照顾,感叹临京县的发展。

陈县令笑的那叫一个开心,让翻译告诉他们,以后想来,随时来玩,他随时恭候。

都是财神爷,当然恭候了。

几个藩国人进京又见了皇帝,那叫一个被安南的朝廷给震惊到了,京城的繁华比临京县更甚,让这些藩国人无不觉得他们此番来和安南联合邦交是多么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