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渣爹嫁首长,俏军嫂被捧在心尖(304)
她和老头子年纪大了,每人每天大概5个工分左右,两人加一起今年差不多也有3000个工分。
“这么多?”
乔致义啧了一下舌头,别的地方他不知道,不过他们向阳大队的话,青壮劳动力每天能拿9到10个工分。
妇女只能算半个劳动力,一天是6到8分,偏大一点的孩子的话一天也有5个工分左右。
除了集体劳动外,比如挑公粮,挖河,割草,开荒,修路这些都有工分拿。
像大哥大嫂这种村干部,每年还有额外的工分补助。
要是真是这么多的话,那算下来一家几口人比城里上班都要赚的多呢。
在场的人当中大概就属林思乔最懵逼了,因为无论是原身还是她,从来也没有下过地挣工分。
像这种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事情,林思乔完全一点头绪也没有。
就连汪晓斐都惊讶的不得了,她娘家那边靠着海,所以一年到头副业这里的收入也不少。
即使是这样,像她老家今年的话,一个工分也就是8分钱。
别看一个工只差几分钱,一年下来一个家庭差的可不少呢。
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为什么向阳大队的工分这么值钱的时候。
乔老太太拍了拍林思乔的手,“这些,还得多亏了乔乔啊。”
“我?”
“对啊。”
乔老太太点了点头,一个大队的工分值不值钱,最主要的还是看大队的收入和工分总数。
打个比方,一个大队一年收入有1万块,当年的总工分有10万分,那么一个分值就有1毛钱,如果工分有20万分,那么一个分值就只有5分钱了。
工分其实每年都大差不差的,上下浮动不大,所以最主要的还是看当年的大队的总收入。
而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集体劳作,另一部分就是大队里的副业。
像他们向阳大队,一边的话是两季水稻再加一季的冬油菜,余下的就是一些红薯,黄豆,花生,棉花。
这些东西收购的价格全国基本上都一样。
南方占了个一年双季,东北虽然只有一季,可那块地多,土又肥,收成自然也差不了。
而像那种西北缺水干旱的地方,一年到头都没什么收成,日子自然过的苦一些。
今年,各大队地里的收成都不错,所以说集体劳作这一部分的收入都差不多。
重点的还是副业这一块。
说起副业,林思乔倒是想了起来,“外婆你是说金丝蜜枣这一块的收入吗?”
“没错。”
乔老太太笑着道,“上回你在电话里说完之后,你大舅第二天就把合作社给重新开了起来。”
“按你说的,他在村里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顺着长江,把上下游的几个城市都去了个遍。”
“结果,你猜怎么着?”
第248章 打开销路
看外婆笑得这见牙不见眼的模样,林思乔心里也大概知道了。
不过外婆她老人家既然要卖关子,身为小辈那就配合一次呗。
人生嘛,难得高兴,难得糊涂。
只是她还没有来的及开口,一旁的乔致义就笑出了声。
“妈,你觉得这事还有猜的必要吗?哈哈哈……”
乔老太太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这老二也是快奔五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二不叽叽的。
乔老头没说话,可看儿子的眼神却是一如既往的嫌弃。
哎……老二啊,你可长点心吧。
感受到老爹老娘的这个眼神,乔致义浑身一僵顿时哈不出来了,最后只能捏了捏鼻子,小声的说了一句。
“妈,你说你说,我们都听着呢。”
乔老太太这会心里头高兴,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些,就是被老二这么一打岔,她都忘了刚才说到哪了。
林思乔笑了笑,“外婆,你刚才说到他们把上下游的这几个城市都去了个遍。”
“对对对。”
乔老太太点了点头接着往下说,“还好你让他们把合同给带上了,乔乔你都不知道,这回他们去了,那些人的态度可明显和之前大不一样了!”
以前一提到出差去外地,村里的这些小年轻们,哪个不是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有工分补助大伙也不爱去。
为啥?
还不是因为出去太受气了,运气好的,人家还能让你进去说几句。
赶上运气不好的时候,人家可能连大门都不会让你进。
那种看人脸色吃饭的心情,太特么憋屈了。
这回乔致德也是做了大伙一整天的思想工作,他们才肯出去的。
按林思乔之前的嘱咐,这回大伙第一站去的是省城这种大城市,去的也不是供销社而是市里最大的百货公司。
就在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这次或许又要失望而归的时候,省城的百货公司却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过来的前一天,百货公司这一块就已经收到了要下架伊拉克蜜枣的消息。
百货公司这会正发愁着,他们上哪去采购这么大批量的蜜枣替代?
谁知这才刚过去了一天,大饼就从天而降了。
“你们好,我是百货公司采购部的负责人魏国安,大伙都坐下来说话吧。”
“魏经理,你好你好。”
双方这么一碰面,彼此的眼里都透着不可思议,就觉得这事未免也太顺了?
直到向阳大队这边拿出了与京市友谊商店的采购合同。
百货公司的负责人瞬间明白了,他说呢,这前脚伊拉克蜜枣刚下架,后脚就有人上门过来了,感情人家上面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