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吃过饭,季宏岳又买上一兜子二合面馒头和包子,让大丫带着路上吃,又让她给家里捎信带好儿。
大丫原本顶腼腆不好意思,被季宏岳搞得都顾不得害臊了,一叠声说记住了。
目送卡车离去,唐圆挥挥手。
大丫也探出头来使劲挥手,“圆圆姐,封大哥,季干部,放心吧!”
司机看得直乐,嘿,第一次见从城里去乡下高兴成这样的,平日里他拉别人,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就跟被下放劳改似的。
送走大丫以后,唐圆他们就回去上课了。
报名学习的人数太多,所以分几期培训,外县的后续还会再来几批。
这一批主要是本县和邻县的学员。
第一天大家先做个交流,自我介绍一下,说说各大队的特点,比如名字来历、地势高低、干旱、土质肥沃否、什么特产等等。
唐圆当然不是让他们随便介绍的,她会根据介绍给出大队的最有发展路线。
比如有个学员描述他们大队的情况,她立刻判断他们是砂质壤土,光照不错,那就很适合种葡萄搭配樱桃。
如果大面积种植葡萄和樱桃,就可以发展相关产业,酿葡萄酒、晒葡萄干、做葡萄汁、葡萄罐头等。
这年头交通还没那么发达,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还没有全国畅销呢,很多省都是本地自产自销。
这么介绍一下,大家就熟悉起来,学员们对唐圆就越发敬佩,人家是真的有本事的!
原本有些是跟风来学习的,并不服气唐圆,还想考考她呢,现在一听瞬间服气,不敢考她了。
“唐老师,有时间去我们大队看看啊。”
有些学员立刻热情地发出邀约。
还有几个男青年用近乎痴迷的眼神盯着她,看向封辰的目光都暗含敌意了。
封辰:“……呵呵。”
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谢行知、季宏岳陪着崔书记,高盛、刘光明等人跟随其后,过来旁听一下。
他们在窗外听着唐圆说什么种果树种蔬菜的,刘光明皱眉,嘟囔道:“不是教修沼气池嘛,这是在说啥?”
季宏岳瞥了他一眼,“刘科长,经济共同体这种词汇你怕是听不懂。”
唐圆在讲简单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修沼气池不是单纯的要那么一个沼气池,而是要发展相关的有特色的生态农业。
她希望彬州县各公社大队找准自己的特长,专攻自己的特产,千万不要一窝蜂学样。
你适合种葡萄樱桃,他适合种苹果山楂,那边可能适合种西瓜面瓜等,还有的适合蔬菜。
发展自身的基础上互相合作,把本县发展成一个经济整体,提升总体竞争力,再团结其他县,那么整个市就有特色,又会提升更大的竞争力。
唐圆没说出口的是,这样改开以后你们才能力争上游,去抢国际订单,才不会因为单打独斗被人狂甩在屁股后头,甚至成为贫困县需要别的省份对口扶贫啥的。
谢行知一下子听得入迷了。
这是非常新颖又冲击的理念,跟现在的观念是不符合的。
毕竟现在一个厂子就是一个小社会,都讲究圈子,跟其他单位比来比去的。
各县、公社也是如此,根本就没有合作概念。
仔细一想,他们的确需要寻求突破了。
那就从他们彬州县开始尝试吧!
刘光明还想说什么,谢行知浓眉一紧,低声斥道:“闭嘴,听着。”
第71章 有出息
通过让学员们自我介绍, 唐圆也大体掌握了他们的水平。
大部分公社、大队领导都是有点数的,派来学修建沼气池的基本都是初中水平,还有几个高中水平的。
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蠢货想浑水摸鱼, 干啥事都只安排自己亲戚或者给自己送好处的社员, 送了小学都没读几天的过来。
别说看结构图了,就简单的读写都费劲。
这种没点本事的吧他毛病还格外大, 唐圆讲了一个知识点就往下讲, 他便在下面叽歪,“小唐, 那个你再讲讲, 还没讲明白呢。”
他没听懂就是没讲明白。
旁边人就示意他别出声, 不要打扰唐老师讲课, 回头大家给他补补。
他不肯, 非要小唐给讲。
他看出来了, 唐圆不待见他, 笑话他没读几天书。
拽啥啊?你不是也没读几天书?你一个娘们儿都能当老师, 能修沼气池,我一个大男人照你差哪儿了?
再叽歪?
封辰就给他丢出去, 直接让沼气办的干事通知他所在的公社和大队, 给人退回去,让换能听懂人话的来。
季宏岳则给各公社去了电话, 要求派来学习的必须有一定学历,如果不能正常读写沟通就不要派来丢人现眼。
“沼气办是扫盲班?把你们公社大队那些文盲都送来我们给教识字呢?”
但凡送话都说不利索、沟通费劲、不能顺畅读写学员来的大队, 全部通报批评,直接在县委会议室外的黑板墙上公示, 同时追究大队和公社举荐人责任。
把所有没真材实料的关系户赶回去。
这一下130个学员还剩下83个。
那些被退学的大队又紧急选人想补上,都被季宏岳拒绝了。
他跟县委那边做了个检讨, 第一次办培训没有经验,一下子报名太多,既不好管理,学员也良莠不齐。
他吸取经验教训,从第二届开始严控人数,一期最多40个学员,一个大教室就能塞下,不需要分两个班儿让老师受累。
这才两天,唐圆讲课讲得嗓子都肿了。
封辰心疼得不行,看季宏岳的眼神都发冷,很想给学员们结业,等来年春天让他们跟着实地修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