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唐武原本和唐爹一起拔地瓜秧的时候就竖起耳朵听堂屋的对话,见二婶没给娘面子,不答应堂妹给他换亲当即就拉了驴脸。
他没好气道:“二叔,等会儿先给我家秧,等秧完我家的再一起给你家秧。”
唐爹:“中。”
自留地少,那点地都不够他一个人干几天的。
加上大哥和俩侄子,不两天就能种完。
他们把合适的秧苗拔下来,剩下的过两天再拔。
自家用不完还可以借给别人家。
自留地少,不值当家家户户都埋母地瓜,不少人家都是合伙,今年你家埋明年轮他家。
~~
唐圆等半天爹娘才回来,两人满手满脚的泥,都没空洗手匆匆忙忙地把闺女给温着的粥一口气喝掉,又急着去上工。
唐圆追着问:“咱家地瓜秧完了吗?我一会儿不进山过去帮忙秧地瓜。”
唐爹:“不用,晌午你大伯和俩哥哥去帮忙。”
唐圆寻思两家是合伙儿干活儿,也就没再管。
她背着背篓出门,先拐到唐中和家去找他娘。
“大娘,在家不?”
张桂芬笑道:“圆圆啊,来,大娘在家呢。”
她正在家里用一个铝锅给唐中和煮沸针头针管等消毒。
这年代没的一次性针头用,都是消毒反复使用的,有时候煮沸不彻底,有些大夫图方便只是用医用酒精简单擦擦,结果导致很多人传染肝炎。
唐圆:“大娘,你能不能赊一只母鸡给我,最晚年底分红了给你钱,要是早点有了就早点还你。”
张桂芬笑道:“什么钱不钱的,你只管抓去养着。”
她也不怀疑唐圆家没粮食养,毕竟天暖和了,虫子多起来,鸡自己刨食儿也够吃的。
她看唐圆双眼水润清亮,脸颊也见肉有了血色,比以前漂亮起来,丁点都不像疯了的样子。
她就知道这丫头是长心眼儿了。
虽然儿子不承认,可她也肯定自己的判断。
她抓了把谷糠,“咕咕咕”几声,放养的母鸡就争先恐后地跑回来抢食儿吃。
虽然外面可以刨食儿,但现在也不够丰富。
张桂芬示意唐圆随便挑。
唐圆随便指了一指。
这些母鸡放养着,个个生龙活虎,没生病没抱窝,都是好鸡。
张桂芬觉得这闺女比以前通透平和,好说话了,搁以前要买鸡咋也得抓只大的,毕竟村里人这样抓鸡不用过秤,都是按只算钱。
唐圆不计较,她反而更讲究,特意给抓只大的。
唐圆眉眼弯弯地道谢。
张桂芬笑道:“谢什么,你现在就是客气,跟那些知青似的学得文绉绉的。你给我们那么些吃的,我们都没给你钱呢,这……”
唐圆:“大娘,一码归一码,那不是我山里弄来自己吃的嘛?回头我要学着套种山药,到时候分你几个种块,你也试试看。”
张桂芬小声道:“那我可等着呀。”
唐圆拎着鸡也不闲聊,直接回家。
没想到正好碰到封辰过来。
他手里拎着一个水桶,里面哗啦啦作响。
鱼!
唐圆眼睛亮了。
几天不见,唐圆觉得大佬身上的农民企业家气势更浓了,浓密乌黑的头发上落了土,裤腿上沾着草屑,估计刚从山里开荒回来。
封辰看到唐圆,原本冷峻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软和下来。
“捞了几条大鱼,你能养几天的。”
唐圆高兴地道谢,示意他进来。
大富农正在打扫牲口棚,看了他们一眼,也和气地跟封辰打个招呼。
让他惊讶的是以往这混子是不搭理他的,这一次却跟他点头招呼。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过,别说,这小子是真抓人。
瞅瞅这大高个儿吧,不得往一米九上蹿?
他来给唐圆送鱼,俩人不是真……好上了吧?
想到大伯娘说唐爹唐妈要给闺女招上门女婿的话,难不成这小子愿意当上门女婿?
封辰还急着回山里去,这几天他一直住在山里开荒种地,没功夫抓野鸡野兔子的。
他是突然想起下的鱼篓子,捞起来发现有好几条胳膊长的大鱼,就回来给奶和唐圆送。
老太太非说她不爱吃鱼,让多给唐圆送几条。
封辰帮唐圆把鱼倒在一个水桶里,又帮她把鸡绑好。
唐圆:“我晒了一些山药块过几天就能种,到时候你拿点去套种在自留地里。”
封辰:“我家里也还有一些山药,你告诉我怎么弄。”
唐圆就详细告诉他方法和步骤。
封辰记忆力好,她演示一遍他就学会了,“我那里山药不少,你要是不够就去管我奶要。”
山药对身体好,他没卖,都留给老太太吃。
估计唐圆去拿,老太太能全给她。
老太太格外喜欢她。
封辰也没闲聊,说完正事儿就告辞离开,路上正好碰到大伯娘。
她早上起太早,这会儿没精神,说自己头晕,唐大伯就让她回家躺躺。
她当然不可能躺。
她盯着封辰,眼神审犯人一样。
封辰见她挡着自己的路,原本就冷淡的神情更冷几分,“你有事儿?”
大伯娘:“你去找我们圆儿了?”
封辰:“嗯。”
大伯娘:“你奶不会让你当上门女婿吧?”
封辰蹙眉,这人有病?
大伯娘:“你甭在我们圆儿身上使劲,她是要招倒插门的,你也知道倒插门被人瞧不起,没几个正经男人会倒插门的。”
封辰想解释自己没对唐圆使劲,大伯娘却摆手打断他,“你不用撇清,你们咋回事我知道呢,反正告诉你吧,我们圆儿可不能和命硬克爹娘的人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