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门好细腰(210)

温行溯讶异。

两位将军也错愕的看着她。

在他们眼里,乱世下的女郎为求生存,即使投靠敌将庇护,那也是无奈之举,不值当批判,更谈不上叛徒。

裴獗此人,抛去敌我身份,算是一个明主,她投靠裴獗,也无可厚非。

可归根结底,他们以为冯蕴要的,只是安稳地生存,对弱待她的冯氏和另娶他人的萧三郎有恨有怨,也是一些小女儿的恩怨情仇罢了。

岂料,她想得那么深远。

她甚至认为裴獗会是那个跨平南北,逐鹿天下的人……

这些已全然不在儿女私情的范畴。

两位将军侧目,温行溯亦是受到了冲击。

在这个谁都可以拥兵自重振臂称王的乱世,身为男儿,战场上的将军,哪一个没有幻想过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哪一个又没有做过名垂青史的美梦?

“大兄不必纠结。”

冯蕴微蹙秀眉,看着他沉默的表情。

“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追求。是受世情约束,还是辅佐明主,每个人,总要往心归处行走。不过,大兄将来要是回到齐国,与我们战场相见……”

她微微收住笑容,敛了敛衣袖,朝温行溯拱了拱手。

“你我战场上是敌人,战场下仍可论兄妹。你来我府上,我好酒好肉,你持枪上阵,我便以刀剑招呼。”

温行溯心里一窒,如刀绞般疼痛。

她说的这番话,竟与那日裴獗说的异曲同工。

他方才叫来申屠炯几个人,目的便是劝服冯蕴,跟随他回齐国去。

没有料到,想说的话,还没有来得及开口……

腰腰已然堵住了他全部的规劝。

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凌驾在她的理由之上。

论家?她没有了。

论国?国不曾施援于她。

论情?她心系裴獗。

温行溯苦笑。

“那你往后…要死心塌地跟随晋国吗?”

冯蕴觉得可能是自己说得不够清楚,让大兄生出了误会。

于是眼瞅着他,微微含笑。

“大兄糊涂。晋国是晋国,长门是长门。裴獗是裴獗,我是莪。”

这番话乍然听来很是深奥,细想全是道理。

温行溯从她眼里看到一簇光。

异常明亮……

第128章 拦路问心

“既如此,大兄不再劝你。”

冯蕴举起茶盏,塞一杯到温行溯的手上,又为两位将军倒满。

“今日阿蕴妄论天下,还望各位兄长不要笑话。我本女子,不为极权在手匡扶社稷,不想光宗耀祖令门楣生辉,更不想流芳百世让后代子孙承福,只愿活在当下,做一个人,实实在在的人……”

众人不语。

冯蕴:“愿来日,你我几个仍可坐论天下。”

她将茶水一饮而尽。

豪迈异常。

温行溯不言不语,神色黯然。

申屠炯咂了咂嘴巴,好像在细品杯中的茶,又好似在细品冯蕴的话。

“十二娘言善行勇,句句不提指点江山,却全是江山。某细思片刻,似乎……”

他略略一顿,放下茶盏,朝她抱拳而笑。

“十二娘所说的明主,眼下正受困并州,而齐军正往恒曲关大举增兵,新帝行事干脆利索,意图也明朗,要将裴獗围死在并州……”

他打了個哈哈,笑容爽朗。

“恕我直言,裴獗只怕渡不过眼前难关。而这次战局失利,全因他自视过高,贪功冒进……如此比较起来,明主是新帝,还是裴獗,就有待商榷了。”

“申屠大哥,所言差矣。”冯蕴语气淡淡地一笑,“裴獗绝不是贪功冒进之人,为兄弟所背叛,更不该被嘲笑。”

又缓一口气,看着他和杨圻。

“谁是明主,我们拭目以待。”

说罢,不等他们有所反应,冯蕴起身告辞。

“见到兄长安好,阿蕴心事已了。那就先行一步,为将军送药去了。”

温行溯大惊,“你要去并州?”

冯蕴浅浅一笑,“是的。非去不可。”

温行溯看着她从容的表情,心痛难忍,一脸忧虑地叹气。

知道说服不了她,他便不说了,无奈地道:

“我陪你去。”

冯蕴双眸翦翦一扬,“大兄有伤在身,不必操劳。”

“我已好得差不多了。”温行溯淡淡地道。

冯蕴以为他在说谎,不料温行溯瞟了申屠炯和杨圻一口,当真从桌案后起身,双脚稳稳地踩在地面,朝冯蕴走了过来。

面对众人的惊讶,他满面温和地道:

“我不愿效力北雍军,又不好辜负裴将军美意,只好出此下策。”

冯蕴没有想到担忧了这么久,他居然是装的重伤未愈,一时哭笑不得。

“大兄瞒得我好苦。”

温行溯苦笑,“迫不得已。”

-

红叶谷。

是目前从信州通往并州的唯一通道。

一路有北雍军所设的关卡。

硝烟刚尽,路上几乎看不到农人和商贾。

温行溯那个破虏将军的令牌,比他想象的更好用。

以前他们觉得“破虏将军”是裴獗用来侮辱他的,营里的北雍军将士,并不会当真。

然而,温行溯出示令牌,沿途碰上的兵卒,除了多看他两眼,无不表示出敬重和恭顺,没有一人敢多问什么。

温行溯没有什么反应。

与他同行的申屠炯和杨圻,却是满腹的感慨。

“有此礼遇,裴将军治军令人敬佩,我如今才知当初的齐军究竟输在哪里……”

都不说话了。

有时候沉默才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