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门好细腰(399)

濮阳漪翻个白眼,小声道:“这叫欣赏、爱慕。你以为我是李太后么?”

她当然不是李桑若。

但温行溯更不是宋寿安或者韦铮。

冯蕴道:“我大兄很是洁身自好,没有侍妾没有通房,至今仍孑然一人。我未来的嫂嫂,有福的。”

濮阳漪眨个眼,勒紧她的胳膊。

“你看我长得像你家嫂嫂吗?”

冯蕴:“不像!”

濮阳漪:“不够意思!”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一笑。

回了屋子,冯蕴让南葵将店里好吃的都给濮阳漪端过去,然后自去办事,把丛文田和邢大郎等人叫到后房。

账簿都摆在桌子上。

她以极快的速度浏览一遍,然后合上账本,说到今日引发争议的“糖葫芦”。

“文田叔,你说我在鸣泉镇开个制糖工坊如何?”

丛文田吓一跳。

“夫人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冯蕴笑了下,“糖是好物,吃了心里甜。”

丛文田:……

冯蕴道:“让人愉悦的食物,不该成为稀罕物。这世间如此凉薄、糟污,没有好吃的糖,该有多难……”

她抬头,双眼笃定带笑。

“我想让糖,成为人人都吃得起的食物……”

丛文田眉头皱得可以夹死苍蝇。

不是他说,这位夫人的脑子也太天马行空了,要的东西实在有点多。

云川搞石墨、在涂家坞试做高炉炼铁,安渡的农具坊,玉堂春、制衣坊,如今有鸣泉镇数百亩地和这些铺面……

她的摊子铺得有点大了。

多头并进,需要太多精力……

男子尚且会疲累厌倦,她一个妇道人家,背靠大将军,不该早些诞下麟儿,相夫教子吗?

何苦劳累折腾这些?

丛文田不解。

冯蕴也不便多说。

更不会在这时告诉他,她要的糖,不是市面上那种纯度不高,色泽不够漂亮的糖。

她要做的是更精细更好吃的糖。

“坐下说话吧。”

她将带来的图纸给丛文田。

“文田叔手头的店面建好,先歇一歇,我们再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工坊建起来。我想好了,鸣泉镇剩下的土地,明年开春,全都用来种甘蔗。”

“种甘蔗?”

“这里的土质,适合种甘蔗的。甘蔗用来制糖,鸣泉镇水陆交汇,以后会有好销路……”

丛文田看着图纸,发出疑问。

“夫人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

冯蕴微微一笑,眼里流露出雾气。

“家母当年携五千书卷嫁入冯家,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呢。要不是战乱,书籍遗失甚多,我会拥有更多本领的……”

丛文田感慨不已。

“夫人已是一本行走的万物宝典了。再多些本事,便该不容于世了。”

行走的万物宝典?

冯蕴不免失笑。

“文田叔过誉了,我是活到老,学到老吧。”

丛文田没有怀疑什么。

世家大族垄断书籍,也就垄断了知识,他那点手艺,是跟涂家堡的老匠人学的,到了冯蕴跟前,他才有豁然一亮,得遇名师的感觉。

有机会,跟着能耐人学点东西,那就好好钻研技艺,不要问东问西。

丛文田拿着图纸走了。

冯蕴又交代了邢大郎一些事情,出来便找上濮阳漪。

“吃好了吗?我们回信州吧。”

濮阳漪有点舍不得走。

“不等你大兄回来一起走?”

冯蕴瞥他一眼。

“你晚上不是还有夜宴?”

“大兄去吗?”

“你去问李太后可有邀请?”

濮阳漪感慨一声叹气。

“没有大兄,实在百无聊赖啊。”

冯蕴似笑非笑地看她,双眼黑漆漆的,不起波澜。濮阳漪摇摇头,连叹几声无奈,让冯蕴给塞上了马车。

第238章 房里等他

萧呈的行宫在竹河对岸。

一场疾病过后,萧呈清瘦了许多,但雅致清贵不改,一身素衣不着帝王袍,端坐上位仍然如芝兰玉树,名士风流,人间明月。

谢丛光垂头丧气地进门,礼毕,吭哧吭哧说半晌,有些懊丧。

“末将一时冲动,差点坏了大事。”

萧呈目光温和,似乎笑了一下。

“谢将军一心为国,忠勇可嘉,何错之有?”

那天皇帝夜渡竹河去见冯十二娘,谢丛光是听人说过的,但他是个武将,心思没那么细腻,皇帝城府又极深,他并不觉得冯十二娘真的会是皇帝的心肝肉。

想到冯莹痛哭下跪挨耳光的样子,他一个大老爷们,都替皇帝觉得难受。

“冯夫人今日受委屈了。”

萧呈皱起眉头,没什么表情。

“她打人了?”

她?谁?

谢丛光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他语气温柔问的“她”,是冯蕴。

为何不关心他宠爱的冯夫人一句?

谢丛光摸了摸脑门,点头。

“打了,打挺狠。”

萧呈心头微颤。

冯蕴那样一個人,会当众打人,口出狂言?

要不是出自谢丛光之口,萧呈是不信的。

谢丛光不清楚皇帝的想法,又多了句嘴。

“冯夫人出自许州冯氏,品貌尚佳,娴静温雅,原本可当中宫大任。但今日的事,难免会传出些不堪……陛下还是要慎重些才好。”

谢丛光以前对冯莹为后,没什么意见,也像其他大臣一样,认为皇帝应该早立中宫,以正国本。

但冯蕴说的那些话,他也听入了耳。

“冯夫人的身份,不合适。”

说罢又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为社稷着想,也该多进些美人,为皇室绵延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