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门好细腰(423)

环首刀坚硬的冷光闪烁,敖七的声音很是不耐烦。

“请跟我走。”

少年独有的青涩,从他写满不屑的眼神里透出来,很是讨厌。

嘴上叫着“殿下”,其实就没把她当回事。

萧榕在台城是万千宠爱长大的,要不是有这一次被俘的经历,她会因这一个眼神便大发雷霆。

好在是成长了许多,只恨恨看了敖七一眼,便回头望向冯莹。

“阿莹等我。”

她一步一回头。

“阿榕。”冯莹往前走了几步,停下,喉头哽咽般安抚她。

“阿榕别怕,我会一直等着你,陪着你。”

萧榕其实并没有怕。

她朝冯莹做了个鬼脸,微微一笑,又莫名地转头,想看一眼冯蕴。

一个笑盈盈跟她道别,一个哭唧唧让她放心。

自从她觉得冯蕴没有那么讨厌了开始,常会不自觉地审视过往跟冯蕴的种种冲突和矛盾……

既然冯蕴不该那样被对待,那错在何人呢?

替冯莹出头的小姐妹吗?

谁都没有错,为何会仇恨了这么多年。

萧榕始终想不出个头绪来。

-

议馆正厅。

晋齐双方置左右桌案,各据一方。

桌案没有繁复的雕花刻纹,却用了上好的木料,看上去很是庄重,足显威仪。

晋方上首位置的女子打扮得雍容华贵,蛾眉螓首,姿色浓艳,正是临朝太后李桑若。

晋方使臣依次而坐。

裴獗被安排在李桑若的右次位。

齐方是尚书令冯敬尧带来的十余个使臣,郡守冯敬廷也赫然在列。

就是上首不见齐国皇帝萧呈。

居中有一张紫檀圆桌,除了两国书吏,是中人云川。

这个桌序在和议前,再三探讨了许久才定下,在惯例上略有更改,算是充分尊重到和议双方。

云川世子淳于焰这次没有迟到,在中间坐下,便笑着问:

“齐君还没有到?”

李桑若轻笑,“时辰快到了,齐君未至,莫非是嫌我大晋诚意不够?”

临朝太后都亲自来了,诚意当然够的。

分明是嘲弄齐国不守规矩。

冯敬尧老脸微皱,侧目看了亲弟弟冯敬廷一眼,欠身朝李桑若施礼。

“太后恕罪,陛下前些日子偶感风寒,卧病许久,身子不适,有些耽搁了……”

“是吗?”李桑若知道竹河的事情,目光带笑,“那再等等也无妨。不过,哀家身子也多有不便,最多等一刻钟,齐君不来,哀家就不久候了。”

她一颦一笑,都摆足了上位者的气度,便是有些尖酸刻薄,齐国也得忍住。

因为晋国是战胜方。

也是她身侧的男人,让她今日坐在这里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李桑若越是明白这点,心下越是难受。

她很想侧身看看裴獗。

可想到唐少恭的话,又隐忍下来,低垂眸,浅饮水,不让自己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失态。

“将军。”左仲走过来,低下头跟裴獗小声耳语,“夫人说,在食肆为将军备了饮子,一会议中小憩,让将军过去。”

裴獗嗯声。

一个字都没有,却刀子般插在李桑若的心上。

她暗自攥拳,心下戾气忽生,冷冷一笑。

“尚书令,到时辰了。贵国是在戏耍哀家吗?”

第252章 和议之始

离正式和议的时辰,其实还没到准点。

议馆厅正门有一个巨大的刻漏,正缓缓计着时。

但任何盟约会晤,都看实力和地位来说话。晋太后非得说齐帝迟到不尊重她,齐使心里愤怒,也只能憋着。

在朝堂里,他们都身居高位,一言九鼎,可坐到谈判桌上,冯敬尧也得含笑赔礼,维护着体面。

齐军在战场的失利,让他不得不“大丈夫能屈能伸”。

此刻,就在双方坐上谈判桌的当下,鸣泉镇外双方屯兵至少二十万之多,稍有风吹草动,这阵子所做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再次卷入战争泥潭。

李桑若仗着裴獗有恃无恐,看冯家在齐国势大,更是没什么好脸。

但是,她也就嘴上发个狠,真要离席而去,不跟齐国谈了?她做不得这個主。大发雌威没人管她,要真撂挑子走人,只怕裴獗第一个不允许,第二个就是她爹李宗训。

晋太后在议厅大发雷霆。

议馆内外的双方禁军,严阵以待。

百姓无法靠近议馆,今日整个鸣泉镇都戒严,但当地的百姓还是大清早就候在那里,隔着守卫的士兵,踮着脚往里看……

冯蕴的店铺离议馆不过百余步,一排禁军就在她店面外面不远,葛义拿来几个小方凳,几个人坐在门口,一边饮茶说话,一边注视着议馆的动向。

南葵对冯蕴心悦诚服。

“若非夫人早作打算,我们也不会如此便利。”

柴缨道:“咱们家的脚店,早早就住满了人,五倍房钱,也有人抢着来……”

冯蕴笑而不答。

近距离感受国之重事,付点房费算什么?

“来了来了。”

“齐君来了……”

南齐公子,天下名士,在萧三尚未称帝前,就是齐宗室里有名的风流人物,好多人都是为了一睹风采而来,外围的百姓嘈杂声变大,人群不停往里挤,禁军手执锐器吼了好几声,才安静下来。

便是南葵和柴缨也齐齐望了过去。

一辆马车从议馆的那一头驶过来,前有护卫,后有伴驾,玉石镶嵌的车身,华贵之至,一路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到议馆门口停下。

冯莹早早候在那里,迎上去,欠身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