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木匠冲喜后(145)
“哎哟,那怎么敢……”管事语气都慌乱起来。
两人的说话声透过薄薄一层幕帘传出来,贺枕书看了裴长临一眼,后者朝他摇摇头,拉着他在诊室门前坐下。
“实在不行,就与管事的说一声,咱们明天再来。”贺枕书小声道。
屋里那位,应当就是薛大夫了。
他们事先不知薛大夫每日只看诊两个时辰,只想着不愿插了旁人的队伍,特意来得晚了些。
谁知道却错过了时辰。
他们能见到薛大夫已经是请人通融,不能再破坏了别人的规矩。
裴长临点了点头:“好。”
诊室内,管事的不知又与薛大夫说了什么,他掀开幕帘走了出来,笑着道:“薛大夫答应啦,说愿意再看一位,快进去吧。”
他话音落下,楼下忽然响起了吵闹声。
“一个医馆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给钱就是了,你们凭什么不让看病?!”
三人往楼下看去,大堂内,一名衣着华贵的少年推开伙计,大声道:“把薛大夫给我叫出来!”
正是他们先前在青山镇码头遇到过的,那位夏侯家的小少爷。
第65章
除了薛大夫声名在外,景和堂的其他大夫医术其实也不差。因此,就算薛大夫今日已经停诊,医馆内仍有不少病患正在看病抓药。
少年那一嗓子,引得许多人侧目看去。
有伙计上前拦他,好声好气解释:“夏侯公子,我们薛大夫今日已经停诊了,看不了病。您还是先去初诊……”
“少拿你那破规矩来压我。”少年斥骂道,“我就没听过哪里的医馆有这种规矩,我倒要看看,那薛大夫究竟是多么不可多得的神医,竟比那京城的御医还难见?!”
他这话说得不好听,但也是有些道理的。
莫说是在这江陵府城,就是放眼整个中原地区,也从没见过哪家医馆是以这等方式运作。虽然大伙都明白,那是因为等待薛大夫医治病患太多,不这样做,许多真正需要救治的病患排队数日乃至数月,恐怕都见不到大夫。
可站在个人立场,谁来医馆不是为了治病,这看病方式未免让人心头不痛快。
大堂内的病患一时间也窃窃私语起来。
出面拦住少年那伙计年纪尚轻,哪里懂得该如何应对这等场面。他一时哑然无措,少年冷哼一声,继续道:“要我看,那位薛大夫恐怕也名不副实吧?”
“诸位好生想想,这景和堂才开张多久,若不是靠着薛大夫的名气,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在江陵府声名鹊起。可偏偏薛大夫每日只看诊两个时辰,还要弄个什么初诊来筛选病患,能治多少人?谁知道他的医术是不是当真有这般厉害,说不准就是靠着初诊,将棘手的病患筛除罢了!”
这种时候才能看出,这夏侯家的小少爷的确是读过书的。
哪怕是在这种情景下,他说话依旧条理清晰,内容暂且不论,就凭那不慌不忙的姿态,便足够令人信服。
“是有道理啊,上回那城东送货的葛二摔了一跤,疼得站都站不起来,可初诊过后愣是没让他见薛大夫。”
“还有那城西的王婆婆,咳嗽得那样厉害,也没能见着薛大夫呢。”
“可景和堂不是说,薛大夫先前还治好了脑疡吗,不可能医术不好吧?”
“但话又说回来,也没人见过那被治好了的脑疡病患吧,谁知道究竟有没有这人?”
众人议论纷纷,提出质疑的人也越来越多,医馆二楼,管事的神情却没什么变化。
他朝二人歉疚一笑,低声道了句“先失陪了”,转身朝楼下走去。
贺枕书与裴长临对视一眼,正犹豫着,听见老者的声音从屋内传来:“还在外头愣着做什么,不看病了?”
裴长临捏了捏贺枕书的手,牵着他掀开幕帘进了屋。
楼下议论声大,哪怕他们在二楼也听得清清楚楚,这诊室房门敞开着,自然也是听得见的。但薛大夫只是不紧不慢吸着烟袋,似乎没怎么受到那些议论的影响。
屋内弥漫着烟草气,裴长临素来受不了这味道,刚踏进来,便偏头轻轻咳嗽两声。
老者动作微顿,打眼朝他看了一眼,默默放下了手上的烟杆。
他低头按熄烟袋,一边悠悠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贺枕书陪着裴长临在桌边坐下,听言却有些莫名:“为何要后悔?”
老者一笑:“楼下那些人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不怕我真是个骗子?”
贺枕书:“……”
楼下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些,或许是那管事的下去说了什么,将场面控制住了。老者将熄灭的烟袋扔去一边,身子依旧没骨头似的倚在榻上,像是在等待二人的回答。
贺枕书认真道:“我相信薛大夫不是那样的人。”
“当真?”老者语调慢慢悠悠,“小公子,我观你相公这气色,怕是心力有损,久病缠身之相。像他这么棘手的病情,无论是用药还是医治,都要格外小心。若是遇到个庸医,非但治不好,反倒更会损害身体。”
老者偏了偏头,似笑非笑地吓唬他们:“你们不怕?”
贺枕书还从没见过哪个大夫一上来就与病人说这些的,但他神色未改,继续道:“薛大夫能一眼就看出我夫君的病因,怎么可能是庸医?”
老者不答。
他的视线在二人身上打量片刻,又问:“听说你们中午就来了医馆,为何那时没有报上来意?”
贺枕书如实道:“那时门外已有病患排队,我们不想占了别人看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