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245)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第422章 不能暴露

“这话说得明白。”

赵子诚看着小媳妇通透的模样,忽然一笑,便伸手去捏她的小脸。

“就是有些老成了。”

“哼。”林小福白了赵子诚一眼,抬手拍开他的魔爪,扭头就往外走。

这话题可进行不下去了,她还是赶紧去河边的好。

在她回来时,小弟就蹬蹬地跑去了河边帮忙了。

与赵子富相比,她的小弟可懂事多了。

赵子诚不能暴露自己“伤”的问题,只得继续在家扎盘箕,看家。

林小福又背了一只空篓赶到河边,正好赶上木耳快洗完了。

很快,她就背了背篓,水泡过的木耳当然很重,她没有交给娘亲来背,只让娘拿了端盆,小弟搬了凳子,小妹却是轻松了不少。

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回家,路人见了都很感慨。

孤儿寡母虽然不容易,但这日子也是能过下来了。

回到家里,赵子诚立刻接过背篓去晒木耳,林小福和小妹一起做晚饭。

林余氏今天上了山又去了河边,很久没这么忙过了确实有些累,便回屋歇歇去。

林小禄到是劲头十足,一会儿跑进厨房要帮忙烧火、一会儿又跑出来找大姐夫说话。

正忙着,杨家又送来两担水,让林小福感激不尽。

赵子诚却是有些惭愧,夜里沐浴时便和林小福商量,明天他还是去挑水吧。

“没事的,夫君下次打渔时再送他们几斤好了,没有现钱交易,我们成本低,他们也好收下这谢礼。”

林小福却不以为然,人情本就应该互相往来,付出能得到回报才算值得。

不管是他们之于杨家,还是杨家之于他们,都是如此。

赵子诚想了想,便不再说什么了。

夜里,初尝人事的年轻夫妇说不得又是一翻亲热,只是第二天早上,林小福醒来后立刻就溜下了炕,就怕被男人逮着。

赵子诚睁开眼见她一副逃跑的架势,不禁好笑又无奈,只得也跟着起身。

今天起得早些,林小福去蒸了馒头,便坐在阳沟边上开始洗衣裳。

赵子诚往灶下添了一把火,便拿了书在一旁坐着陪她。

晨曦渐起,天空亮了起来,其他人也陆续起来,见他们今天竟然早起了到是惊讶了一下。

好像自下雨以来,他们便起得比其他人晚,尤其是林小福。

“姐,我来洗衣裳。”林小春立刻跑了过来。

“和禄儿去院子里跑十圈儿,别数错了,之后洗漱,那时馒头应该快熟了。”

林小福却推开小妹。

之前她起晚了没好意思再交代他们,但晚上饭后走,边走边背书,到是坚持下来了。

看到小弟小妹都开始背《千字文》了,林小福忽然拧了拧眉,低喃道:“得赚钱给他们买些课外读物了……”

“课外读物?”赵子诚好奇。

“你看的就是啊。”林小福朝他手中的书看去一眼。

“他们还在认字,看这个有些困难吧。”赵子诚不禁好笑。

“但是可以买些诗词读本嘛,若是可以,我想让小妹也认认药草,将来咱们若是开医馆,都能帮上忙。”

林小福又有了主意,忽而一笑。

既然小妹读书能跟上,那就不妨再多学一点。

第423章 寒伤入骨

早饭之后,林小福便跟娘坐在院子里做针线活儿。

这些日子她总算是学会从哪里下针,怎么去缝一件衣裳了。

林小春在厨房里忙,林小禄就帮着赵子诚把干货都晒到院子里。

林小春忙完就背了衣裳去河边清洗。

中午林小福做了三个菜,饭后一家人继续上山摘木耳,换赵子诚在家洗碗、继续看家。

傍晚时她们又在河边洗木耳,这次没有人再表示好奇了,只是背后议论时都不约摇了摇头。

原来这娘儿几个竟是傻的,晒个干货还这么老实。

第二天就不上山了,赵子诚去河边下了两网收就工,村里人都没来得及找他们买鱼,他们就洗网回家了。

理由是,赵子诚的伤没好,下两网已是极限。

拿了几条大鱼装在背篓里,赵子诚和林小福一起去华家村。

他们从药庐附近上山时,也送了两条大鱼给林郎中。

“不是有伤在身么,既然我收了你们的鱼,就帮你们看看吧。”林郎中爽快地说道。

赵子诚有些犹豫,林小福却是立刻就答应了,见她不在意,赵子诚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的伤在好,怕被林郎中觉得他是在假装,那就说不清楚了。

谁知林郎中把了脉后却表情严肃起来,又让他卷起裤脚,捉着他的脚捏了捏。

林郎中捏的是几处穴位,赵子诚立刻痛得拧起了眉。

“寒伤入骨挺严重的,夏天时要扎银针拔寒才行,雨天、潮湿的地方、冬天,都要十分注意,不可凉着。”

林郎中只是村医,没研究过毒,将正在恢复期的寒毒诊成了寒症,也不算出错。

只不过寒毒比寒症更严重罢了。

“这腿确实要好生养着,不可勉强,不然以后走路要拄拐杖了。”林郎中目光复杂地看着赵子诚。

“最好以后别去打渔了,河边湿气重,你打渔难免还要湿脚渗着,回头我给你配些药,每晚泡脚半个时辰。”

“二伯,你刚才的诊断,还请你去赵家说说,公公婆婆一直觉得,我夫君是在装病不干活呢。”

林小福听了却托请林郎中传话,对于治病一事,她却另有盘算。

“配药的话,恐怕要记在帐上了,不能打渔,我们就没赚头了,还不了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