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501)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方家虽善,但也不是一味干活不知算利的人。

得了手艺、进货给钱、人手、制作、买卖、门路全是自家这边出,分一半行,抽两成也行。

打好商量后,等赵子诚把驴车系在外面,林小福又帮着包了一阵馄饨。

基本上现在他们早上来送货,就会在这里吃两碗不要钱的馄饨,而她自己来包,再往馄饨里放几颗鱼丸子,饱饱的。

等他们吃完,差不多就是馄饨生意开始好起来时。

林小福又包着包了一阵馄饨,这才离开。

方家原来没这么忙,但赚头也就够糊口,虽说家里有个拿几两薪俸的郎中,但也有个束修不低的读书郎。

就算抵消了,方家爹这才要另外找送货的活儿干。

如今有了鱼丸子的赚头,赚不赚钱立刻就显现出来了,方家人劲头这么足,自然是有利益。

只不过人手就更忙了一些,以前方长学早起还能读会儿医书,如今要先干活去。

方长宇想帮忙却被父兄喝斥了,早起读书最好,当然是优先给他读书。

因而方长宇多是帮着摆摊、洗会儿碗。

第870章 老纪来信了

林小福原是想搬到镇上来住,但因药铺不好开,就搁置了这想法。

现在只想探探药材行市,再等合伙赚头成功,就搬去别的地方。

或是窝在南林村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也不是不可。

毕竟她的本行是医者,不是商人,开铺做买卖只是为了生活。

若有时间和金钱,她更愿意多钻营这世界的医着与病例,做些医药研究工作。

赵子诚自然明白她的想法,说要搬得远远的,也不过是想逃离赵家的盘算罢了。

他们买了一只烤鸭、一斤五花肉和一坛子酒,就去了华家村。

胡不归正在萝卜菜地除草,看到他们来还拿了吃的,顿时满面笑容。

“正好没茶了,小媳妇赶紧烧点茶去,再给老头做饭吃,早上吃了面的碗还没洗呢。”

“……”林小福听了表情有些僵硬,差点转身要走。

“去吧,有烤鸭呢,把肉摘几个辣椒一炒就行了。”赵子诚低笑提醒着小媳妇。

师父虽说了一堆活儿,但其实并不多的。

“师父,我们今天就不陪你吃饭了,昨天在花果村,我媳妇儿和外公订了些晚杏想酿酒,怕外公今天送来,中午得回去的。”

赵子诚又连忙解释。

“行,那就把肉做了,饭不用煮,给我蒸一笼馒头搁着,我能吃两餐,晚上再吃烤鸭。”

胡不归听了便改了主意。

林小福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连忙去厨房里,赵子诚也跟了去,看水缸里只有半缸水,立刻就挑了水桶出门。

胡不归继续除草,等赵子诚挑了水回来,这才收拾了去洗手,再回屋里拿了封信来。

“老纪来信儿了。”

老纪,就是那位药商,纪家的家主纪正业。

拖了这么久终于来信,信中解释了原由。

原来这位纪正业当时正在阳山县处理事务,他们的一批药材被阳山县往北的阳山清风沟山匪给劫了。

纪正业是交了过路费的,没想到山匪这次还是劫了药,管事报了官,官差剿匪却要辛苦钱,最后不了了之。

管事报了纪正业,纪正业只得亲上清风沟找山匪谈判,打算再给些钱把药材弄回来。

这批药材里有些珍稀药,是要送到北阳州仁安去的,若是不能及时供货,难道要他们解释是被山匪弄走了?

清风沟的匪头王大胡子也算爽义,说弄药只为给受伤的兄弟几个治伤,寨子里恰好合用的药材用完了。

他们不敢将人送进城怕被逮着,请医也没人敢上清风沟,他们也不敢随便带生人进来,怕遇着细作。

若非纪正业的身份摆在这里,又是主家,怕也进不了清风沟。

但这谈判也谈了三天。

清风沟同意交出剩余药材,但也要纪正业出点探病钱,也保证以后不会动纪家的货。

最后,纪正业出了一万两,将剩下的药材弄回来,这一折腾就耽搁了几天。

回到阳山县才看到他们寄去的信,只是没来得及回信,纪正业又被衙门请去喝茶。

因为他只身上清风沟又安全带回了货,衙门怀疑他与清风沟勾结。

第871章 自找麻烦

一翻调查,若非查明这批货是供给北阳州仁安的,又得到了阳山县仁安的证实,他可能还有牢狱之灾呢。

纪正业的信里将经过写得很详细,大有诉苦之意。

赵子诚也未多想,看完就拿去厨房给林小福看。

林小福正在忙着切菜,让赵子诚念了一遍,听完咋舌不已。

“阳山县的官府竟是这样?那我们还是不要去了,别惹到麻烦有理说不清,咱可没那么多钱打点那两张嘴。”

“两张嘴?”赵子诚错愕。

“不都说官字两张口嘛,是非黑白由人说,他说你有罪你就得有罪,他说你没事你才没事。”

林小福撇嘴,连经营药材生意的大老板都能这般遭遇,他们小百姓又算什么?

怕是进了衙门连骨头都不剩。

“那阳山县就不去吧,只是白水县离李桥有些近。”赵子诚听明白了,有些忧心地道。

他在南林村长大,从小到大最熟的也就是跟着师父走过的路。

虽然也遇到过危险、打过架、拼过命,但没跟官府打过交道,他也不知道官府是什么样子。

“白水县不是纪家的老宅么,在本地他们应该不会被人欺负,我们去那里多少方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