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659)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但若将百灵丹的红利算进来,便是去那白水县,也称得上有家底的大户了。

“你又不靠种荷赚钱,若只是平常赏个花、摘片荷叶,或是吃个莲蓬,买那带花园有荷池的宅院便可。”

赵子诚这才开口,免得小媳妇又在那儿琢磨不停,以她手中的钱,买这样的院子自然是够的。

“也对,有钱了当然要让日子过得更舒坦些,家里有个荷池,看的吃的都有了……嗯,再丢些鱼进去养,平时还能捞个鱼吃,方便。”

林小福一听不由笑了起来,为自己这个绝妙的主意而得意洋洋。

赵子诚却是哭笑不得。

他只听说有钱人家养的都是喂着赏玩的鱼,贵得很,谁会想到捞出来吃?还方便?

那只能将河里的鱼扔进去养了,撒网是肯定不能了,只能钓。

“夫君,到时你肯定撒不了网,只能站在荷池边上,拿着鱼叉,瞅中那条就扎下去。”

谁知这时林小福也想到了,笑嘻嘻地说道。

赵子诚扬鞭的手抖了抖,无奈地瞥了身旁还在那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的人儿一眼。

无奈道:“媳妇儿,我拿鱼叉去扎鱼没关系,你别想着自己下水去捞就好。”

“……”两人在捉鱼的问题上越跑越远,到也平添几分欢乐。

回了村先把坛子送回家,这一路有人看见,虽不再像以前那般询问,但也在心里琢磨开了。

这小福丫头又要做什么羹了?

不过看到赵家的驴车也让大家惊讶了一下,以前不都从村里借驴车的吗?

也有人诧异,赵家竟然把车借给他们了?

看来上回那一担担、一篓篓送过去嫁妆确实不少呢。

林小福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呢,只是客气地回应了几句。

驴车便穿过了村子,过了田畈,这边的人家似乎又习以为常了,连多问几句都没有。

把坛子搬进家门收好,赵子诚便去还驴车,却征询地看着林小福。

“之前我去赶驴车时,看到柴房里柴不多了,怕是这阵子大哥也没空去砍,我送一担过去吧,左右我这边砍柴方便一点。”

因林余氏想自己给爹娘做衣裳,又还没有做完。

林小福只能将去余家的日子再次压后,心中虽有些着急,却也不便说出来。

因而,明天他们还不能去,看娘的进度,后天是可以去的。

明天自然可以去砍柴了。

“那就送一担吧,明天把柴砍了再放到咱们小木屋里,到时你和大哥一起上山去挑回来,也能用上好一阵儿了。”

林小福提醒赵子诚,小木屋从赵家那边上山也不是很远了。

当然比之林家这边的后山,又要远得多,不然也不会在那儿搭间小木屋,直接回家不是更方便?

第1151章 靠山吃山

赵子诚砍的柴都是很大捆,因林小福提醒了他,他便只放了一捆上车。

“那就不给一担,那边近,明天我们上山,你摘木耳,我在附近砍柴,把柴搁到木屋里。”

“明天也让大哥同去认认路,到时就是从村里找个工,一并挑下来也容易。”

上山挑柴走一趟,算半个工也差不多了,最多他把柴捆弄小一点,免得村里人不惯走山路,挑不下来。

“行,那你快去快回。”林小福自然没有异议,催促着赵子诚。

“不,我去帮大哥下两网,天黑前回来,这样明天他就能早些跟着我们上山了,木屋附近有木耳林子,若他敢上去,摘了木耳也是钱。”

赵子诚却又说道。

如今鱼没有之前多,赵子添只能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放在捞鱼上。

若明天上山,自然就没空捞鱼,从山上下来,累都累趴了,如何还能去打渔?

又不是赵子诚。

也因此,赵子诚才有此考量。

赵家离山脚也近,村里人也会在山坡、山腰上砍柴,并不是不会上山,只不过村里人能上去的地方,连枫华岭的外围都算不上。

他们认为的山腰,实则还是枫华岭的山脚,赵子诚和师父搭的小木屋,才算是山腰,不过也仍是外围。

枫华岭深处,才是他们打猎时常会去的地方,普通村人是不可能到那地方去的,也会迷路。

如今,村里人砍柴的地方自然没有那么多柴可砍,不过是继续向上走走,再给砍过的地方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再折回来砍。

也有的人家会有山地,像林小福家这样就在自家地头砍野树自然方便多了。

因为只有自家砍,消耗怎么慢,这边砍了那边长,可不就方便得多么。

这也是为何以前赵长禄过来,知道赵子诚砍柴立刻索要的原因,除了有人砍、也是有柴。

靠山吃山,并不是你生长在山脚下,那大山便由着你刨,也要你有本事刨才行。

深山里自然柴多、野物多、干货多,前提是你有能耐上去。

北山村田地少、猎户多,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不过是在云枫岭另一头。

林小福现在偶尔做的上山,于他们却是经常的事,打猎、打不着也顺手弄些干货回家。

因赵子诚要帮大哥打渔,林小福就没有跟去,而是看着他用一只背篓装下了自家的网,就赶着驴车离开了。

林小福就打了水把买回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坛子都给洗了,林余氏想过来帮忙却被她拒绝了。

“娘,你忙你的,我现在闲着呢。”

她只不好说,娘你快些把衣裳做好吧,再耽搁我得去镇上了呢。

善良的妇人哪里知道自己的一片心意,会给大丫头带来不便呢,她也没多想,到也知道是赶进度的,于是又去做针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