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681)
“再把围墙修成宽檐靠山廊,防风防雨,还能挂上帘子,在这儿煮药也方便。”
林小福一听赵子诚的提议,不由来了灵感,她拉着赵子诚就往穿堂走,实地比划了一下。
“一般煎药就在这里,其他人也能帮着看火,我炼药就在屋里,就在这旁边的屋子吧,是……天字号。”
林小福记得,天、地、玄三屋是在东院进口对面,黄、宇、昼三屋则背靠东厢房,一共六间,因此标序才只标到了昼字号。
目前所有的药材只放了三间屋子,恰是天、地、玄三屋。
但她想要天字号,除了那边有后窗,后窗下还有半丈间距,可以种些矮丛花草,对面是围墙,围墙那头是别人的院子。
“再把后屋檐也加宽,围墙脚下种花,赏花也不错。”林小福笑眯眯地看着赵子诚。
“你又不住这里,要种花不如回那边种去。”赵子诚好笑地看着自家小媳妇,她竟然要种花。
不过他并未奇怪,因为他们住过纪府的小院,小花园里可不就有花,风景很美么。
他知道她想要那样的院子。
“嗯,以后我们也种一些药草,也种一些药兰。”林小福却不以为意,哪边都可以种花,有啥差别?
正院里到是没有花圃,但在四角也有桃花树,看来主家喜欢桃花,或是喜欢吃桃。
这时候树上自然结了桃,不过看结果不多,一开始没多想,现在来看,怕是已被前主家摘过,又或者被他们新搬进来的人摘吃了。
这个她自然不会多问,明年有桃花可赏,有桃子可吃就行了。
后来她才知道,主家不是独喜桃花,而是桃木辟邪,种桃保家宅安和。
镇西的宅院里上房窗前也各有一株桃树,往院门前到是没有再种什么,这样显得院子宽敞些,但以后她可以直接往院子里摆花盆,增加小院里的风景。
林小福一边规划药房、一边想着如何增加风景,让自己生活更加美好,说话间时间又过去不少。
袁乐善跑过来问方长学,药都喝完了,泡脚的药水有点儿凉了,是不是继续加热水。
方长学看了林小福一眼,就匆匆回后院去照看病人。
“义为如何了?”胡不归便问林小福。
“能治,明年不下炕,后年也能,但要上山打猎或是骑马、打架啥的,怕是不行了,就普通一百姓吧,种地也不能累着,但可以种。”
林小福如实说道。
“那已经很好,也解了他心病。”胡不归听了不由欣慰。
第1190章 村里最富有的人家
林小福没有再说什么,她是医者,擅长的便是望闻问切,自然已有了解,又何需多说呢。
和师父确认了二层的安排,药廊、药房的安置后,他们就告辞了师父和元湛,赶着马车离开。
今天除了试那点水果的行市,谁知就这么被卖掉了,也为看两住宅院和铺子情况。
如今都看过了,自然不愿意多呆,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如何安置那新家,再来找木匠打制家具呢。
那个新家,只有两边耳房有炕,西厢可以先空着,东厢他们夫妇住着,自然也要一个炕,她还想打一张床,其他时候住得舒适一些。
小妹冬天可以和娘睡,其他时候也可以睡床,一样安置在东厢这边便是。
毕竟这院子大,将小妹丢在西厢,怕她会害怕。
小弟是男子汉,一个人住西屋应该能练练胆。
回去的路上,林小福便嘀咕起来,她觉得这样安置不错,赵子诚却提醒她,要不要买些肉回去?
说到买肉,自然少不了烤鸭,林小福又去买了三斤肉,要到了剩下的半副猪下水。
回到家时才是中午。
林小福把肉拿出来让娘做碗红烧肉,鱼就直接炖了汤,一只烤鸭再加两个小菜。
又临时煮了半锅米饭,早上蒸好的馒头则留到晚上去吃。
赵子诚却是收拾西厢杂屋,准备腾出一间来当马厩,在地上扎个铁桩系马便可。
至于马车,他打算下午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再买毡布在屋外搭个凉棚,只要不让雨淋到马车便可。
为了让马车进院子,林小福去喊了杨三爷爷父子三人过来帮忙,把篱笆院折了一头,改了篱笆桩,加宽了院门。
他们家的动静,自然也招了一些人过来看热闹,又打量了那匹马。
村里也是有人见过马的,但没人买得起马车,有辆驴车都是家境很好的人家,因此,有了马车的林家,自然就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家了。
只不过大家知道林小福的脾气,到是不敢将这样的酸话直接说出来,言下之意到是时时透露了这样的意思。
充满了羡慕,也对他们如今的身家十分好奇。
怎样的赚头,才能置办得起马车?
林小福却是摇头,只说道:“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脚、一脚走的。”
“你们都是有田有地的人家,走的路就在田里、地里,我们家恰是没田没地,一穷二白,才不得不往外走,这路自然就不一样了。”
这话说得玄乎,有些妇人听不懂,只以为林小福在卖关子,不由脸色难看,但有老头听了,却不禁思索起来。
这话有些意思。
“小福丫头,你们发家不容易,赚多少都是你们努力得来的,老头不馋你家的,但也想替南林村里父老乡亲说一句。”
这时周大爷却开口了,表情有些严肃,也有些期待。
“你们都是这南林村里长大的,自己走上坡路,别忘了拉扯一把坡下的同乡,有余力略微搭帮一下足矣,南林村里人会记着你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