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娇宠:毒医娘子山里汉(80)

作者: 燕七雪 阅读记录

“大娘,你这样可真是让我为难呢。”林小福看了一眼,尴尬地笑道。

第137章 开价

“上回我就说啦,这鱼我们是要拿去卖的,在镇上小鱼都是五文一斤、大鱼得有八文到十文呢。”

“早上我还和我夫婿说,去镇上太远,不如就在村里换几斤粮也是好的,毕竟我家没有存粮,只能靠买的呢。”

一斤磨好的麦面在村里要卖十文,在镇上卖给粮行得有十文到十二文,粮行再卖出来,得是十五文以上,高时能卖到二十文了。

当然这都是风调雨顺日子的价钱,若遇灾荒年,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被人囤了粮,就会坐地起价了。

但那都不是眼前的事。

眼前,这个婆子竟然还拿六个鸡蛋来换两条鱼,当她的鸡蛋金贵些?

因而,林小福还得费些心思开价,不然人家以为他们的鱼是河里捞的,不要钱呢。

“这……”周大娘愣了愣,随即讪笑道,“你看,大娘都把鸡蛋带来了,你就再换一回呗。”

“呵呵,大娘你到是提醒我了,正好我家粮没了,我一会儿就去挨家问问,谁要拿粮换鱼。”

“我就按小鱼的价钱来卖这大鱼,按斤论称,我也不要钱,就拿麦面来换。”

“大娘你别怪我不要鸡蛋了,先前买鸡蛋,是我娘病着,家里没有补身子的吃食,而今我娘的病治好了,家里缺的是口粮,要不,您拿麦面来?”

“行,我回去问问你周大爷,他同意拿麦面来换,我再过来。”周大娘脸色难看地转身就走。

“大娘,一斤麦面能换两斤鱼,两斤鱼可够家里吃上一顿好的了。”林小福连忙喊着,提醒周大娘,大鱼也是有价钱的。

今天的小鱼固然多,但大鱼也有不少呢,最小的都有筷子长,也有大的足有一、两斤重呢。

若由着周大娘来换,六个鸡蛋三文钱,得换走两斤到四斤的鱼。

“福儿,怎么不换一条给周大娘算了?”

林余氏刚才没开口,看着大丫头这般说话,也是惊讶。

人家都拿着鸡蛋来了,竟然让人空手而回?

“娘,上回换的是两条,虽然鱼小一些,但人心若不足,你就是把这一桶都换走,人家也绝对不会嫌多的。”

林小福严肃地开口,看了娘一眼,难怪总被人欺负,这心肠也太好了些。

那周大娘,她可没什么兴趣结交,跑到一个病弱之家来占便宜,也是狠。

“春儿,你继续晒鱼,我去附近问问,若有愿意拿面来换的,咱们就卖光了也划算,若没有,咱们自家吃也不影响。”

林小福心思转动着,立刻就往外走去。

与其拿去镇上卖,要花费人力和时间,换了钱还招恶婆婆的眼,不如直接换成粮,争辩之时也能多个理由。

毕竟她家确实没粮吃嘛,总不能一直拿钱出来买,到时被人问起哪儿来的钱?

她还不好解释呢。

以物易物,能解燃眉之急,而且是赵子诚的优势,明天就村里挨家卖去。

五文钱的价,对一个猎户来说,真的不贵。

猎户上山只要不空手而回,少说也得一吊以上的收入了,这可是赵子诚自己说的。

第138章 以鱼换粮

很快,林小福把上回买过粮的那几家都跑了一遍,最后有三家愿意来买鱼。

其中就有杨三爷爷,他提了一只竹篮子就跟着林小福出了门。

林家没有称,林小福直接让人家自己带秤,自己称。

大小两条差不多重量也就能到,若是超过了,那就多加些麦面也一样。

虽然口粮紧,但不花钱喝鱼汤,还是很心动的。

要知道一斤猪肉还要二十文钱呢,这鱼才五文,可不是便宜了么?

大家都觉得,虽然口粮紧,还是自家占便宜。

而林小福却是打的另一个算盘,这买卖做得很开心。

很快就卖掉了七条,一共八斤六两,以杨三爷爷居多。

而林家,也换回了四斤三两麦面。

在旁边菜地里干活的赵子诚见这动静,也是感慨。

原本他们是计划去镇上卖鱼的,活鱼价钱比干鱼略低,但干鱼要晒出成色来也很麻烦。

他们固然可以一试,但他们现在没有人手去镇上,原也打算攒几天再去上集的。

但他明白小媳妇的心思,再好的买卖,都不如及早把钱赚到自己手中。

以鱼换粮,于他们,只是花了一早上的力气,而林家缺粮,换到粮就有饭吃。

当然,村里并不是谁家都可以每天吃鱼的,将生意放在村里并不明智。

但今天的买卖,恐怕还和周大娘那一趟有关。

赵子诚只是在旁边菜地里听了些对话,自己猜测着。

浴桶里的鱼还有一半,继续养着。

林小福等小鱼晒完,又交代小弟把笋子翻边儿。

她和小妹去河边洗衣。

早上就把脏衣裳背过来了,忙到现在才得空去洗。

晌午了,太阳升了起来,天气晴朗,风便小了许多。

林余氏也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把女婿买回来的新布拿出来,开始缝衣裳。

虽然精气神都在恢复,但久病之后身体仍是虚着,盯着针线忙了一会儿,林余氏就觉得有些累,只得歇一歇,再继续。

林小禄翻晒完笋子,就端了一碗茶送去菜地里给赵子诚喝。

不久,姐妹洗完衣裳回来,又领回来两家要买鱼的人,再次换到两斤麦面。

而周大娘没有再过来,却一直在自家门前关注此事,和村里走动的妇人嘀咕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