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妻是面瘫怎么破(54)
“是,孩儿领意。”
送走大家,言堇云也算是高兴的,原已商定初十的回程,现下估摸着十五以后了,便能在丞相府多呆几日,这于言堇云而言,何尝不是好事。
——TBC——
第三十五章 沉默的爱
两人均带病在身,长辈们也自然不便再过多打扰,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再让下人送了些补品来,也便散了。
言堇荣没有同大伙离去,而是私下找到苍暮,苍暮深知他的来意。
“大公子。”苍暮向他行礼。
言堇荣摆手,“免了。”
“大公子想必是为了昨晚之事。”
言堇荣也开门见山,“正是,哪家的郎中?”
“城东赵氏,善康堂的赵郎中。”
“其父还是其子?”
“其父。”
“赵老是个明事理的,我也跟他请教个制药之法,此人可放心。”言堇荣了然点头,“可都安排妥当?”
“大公子放心。”
言堇荣上前拍拍苍暮的肩膀,“你办事我放心。”说完扬长而去。
谢渊夫夫俩被府里长辈限制在清凝院里养着,头几日两人还是规规矩矩的好生呆着,毕竟谢渊不会拿言堇云的身子去冒险。
经过这次的意外,言堇云也仿佛大胆了些,似已打开了心扉,谢渊可以不顾一切的为了他,他为什么不能放下一些芥蒂,尝试着接纳他呢?
两人名义上是静养着,实则是多了独处的时刻。谢渊会选在午时,风小些拉得言堇云在院子里踱步,扬言待春暖花开,给他的清凝院添上新物,换了这冷清气。
有时他们会出现在府中后花园,有时他们会在荷花庭处陪长辈同膳,有时他们会相互依偎在风竹园的翠亭里作画。
言堇云会不知所措的接受谢渊的拥抱,会面红耳赤的接纳谢渊的亲吻,会在谢渊哄他喝下补药时对他耍起了小脾气,一切安逸如愿。
新岁初八,丞相爷终于返早朝,下朝时还带来了君上的赏赐。
听闻丞相爷说二人年里归来探亲,武帝高兴,说起来他还是这夫夫两的半个媒人,说什么也给两人送了份新岁贺礼,以表祝福。
武帝的贺礼,收礼的喜悦,除了丞相爷和谢渊是真心谢恩,其余人都心有顾虑。言堇云更甚,君上越是对他们上心,他心里便是多一份不安。
谢渊体健,短短几日,伤寒之症已痊愈,既然在大都还要多留些时日,他自然抓紧时机,打听筹备酒楼之事。
谢渊近来,晨起与言堇云用了早膳,便会外出,在外一呆就是一整日。
有时言堇云在府中乏味至极,想出去逛逛也被禁,想练练剑术也不许,只能陪年幼的小侄、弟妹们温书或亦瞎闹。
初十一一早,除了上朝的丞相爷,府中一群人乘着马车,浩浩荡荡的向灵安寺出发。
天气有稍许回暖,已不像前段时日那般寒冷。言堇云自意外那日起,就未曾出门。
他体内寒气未解,出门还是依旧被包裹如粽,行动起来不甚方便。
出行人数多,又有孩童跟随,大家准备了一早上,直到巳时五刻方才启程。
灵安寺位于大都城外,灵山山间,是皇城权贵祈安之地。如今积雪渐渐退去,通往山寺的大道上也车马不绝。
直到未时三刻,丞相府的四驾马车,才稳稳当当的停在灵安寺石阶下,领头马车是丞相夫人,依次是侧夫人与双生子,再是言堇荣夫妇与其子,最后才是谢渊夫夫的马车。
丞相夫人被贴身侍女扶下马车,前面便迎来两个和尚,一个是上了年数的,带着一个小沙弥。
“阿弥陀佛,夫人远道而来,住持已等候多时,请随贫僧来。”
“有劳师父。”
一群人跟在丞相夫人的身后,开始登石梯。灵安寺门前的石梯统共九十九个台阶,寓意九九归一,九同“久”音,愿登梯者,长长久久,一切皆所愿。
进入大殿,灵安寺的住持已在此等候,丞相爷早遣人来报,住持不敢怠慢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一路劳顿,贫僧已等候多时。”
“住持客气,此次前来,想为孩子们求个平安。一切照旧,住持无需再劳烦。”丞相夫人在和住持寒暄。
“贫僧多谢夫人体恤,诸位施主先敬柱香吧。”
住持引大家跪拜,嘴里念着佛词,手上的念珠不停的翻转。
方才迎他们上石梯的和尚喊道:“净手。”
下人们端来净手盆,他们洗了手,温的,看来寺庙是真上心了。
待用帕子擦干了水渍,那位和尚又喊道:“请香。”
众人接过已点燃的香火,诚心拜佛,祝愿与祈愿默念于心。只有谢渊的祝愿放在眼睛里,落在了旁边人的身上。
直到人家喊了“敬香”,他才回过神来,扶起那人一起上香去。
“禅房已备,诸位请。”
“住持请。”
灵安寺的禅房位于寺院的后山,此处倒像一出独立的院落,清静幽深。
“还劳烦住持亲自送我们前来。”丞相夫人客套话。
“应该的夫人,右丞相照顾本寺,贫僧只尽微责,不足挂齿。”
住持立在门外,“诸位施主稍作歇息,斋饭一会儿便送来,贫僧不便入内,法会启时,再来请诸位施主。”
“住持请便。”
“阿弥陀佛,贫僧告退。”
和尚们退下,进入院子,只剩下自家人,自然没了方才的拘束。
言兰这时直接甩开余氏的手,跑到言堇云身边,拉起他的手,抬头直盯着他。
“诶,你这孩子,方才还夸你在大殿上听话,怎现下又皮实了?”余氏朝言兰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