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心(88)

作者: 李书锦 阅读记录

杨娟搬出小板凳给他们坐,家里不常来客也没什么好拿出来招待人的,只能找出一袋红枣干和一袋葡萄干。

应小澄坐在小板凳上,小口抿着解渴的温水,眼睛悄悄打量环境,满眼都是好奇。

原来他的家是这样的,应小澄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是个穷苦的山里孩子。

进屋后,杨娟的视线一直落在应小澄脸上,她什么也没有说。但柏浔感觉她已经看出来了。

应小澄喝够水放下碗,好奇地问杨娟,“妈,爸去县城给我快递什么东西了?”

“一些土特产,牛肉干、黑枸杞、奶片这些,送给你们教练的。”杨娟笑着说:“你忘了?就是你打来钱让我们看着买。”

应小澄微怔,哪里记得还有这回事,点头不说话了。

应家的房很小,只有土炕的那间房能睡人。应小澄小时候都跟父母挤在炕上,大点了就住校,周末放假回来睡折叠床,就这么糙养着到他成为运动员,去了西山。

折叠床还在,应小澄睡是足够了,可柏浔该睡哪?

杨娟不得不愁这个问题,起身对两人说:“你们坐,妈出去买点菜。”

应小澄等人走出去了才说:“她好像感觉出我不是以前的应小澄。”

柏浔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杨娟走了,应小澄终于可以大胆地起身走走看看。虽然这里很小很旧,但他只觉得亲切,感觉这就是医生说的熟悉环境有利于记忆恢复。

房子小,他转了不到一圈就回来了,对柏浔说:“我只看到一张收起来的折叠床,你晚上睡哪?”

柏浔不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自己考虑,“都可以。”

“噢。”见他都不操心,应小澄也不操心了。

两人安静地坐了会儿,应小澄突然想起来,“你小时候住隔壁?”

“嗯。”

“我想看看。”

应小澄走到院子,人在墙下一踮脚就能看到隔壁。好像比他家大一点,没住人,但也没有荒败,感觉是有人隔段时间就会去收拾一下。

“没人。”应小澄对柏浔说:“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吗?”

柏浔记得应小澄跟他说过,“县城。”

“原来搬到县城了。”应小澄又踮脚抻着脖子,“那为什么我爸妈他们不搬去县城住?”

“不知道。”

柏浔回屋搬了张小板凳出来,想让他踩在上面,但应小澄已经跑到门外了。他只好放下板凳跟出去,无奈地说:“不要乱跑。”

应小澄对一切充满好奇,“我爸妈不走是想在这养老吗?虽然是挺合适的。”但县城肯定要更热闹,也更方便。

这村子好像有一半的人都搬走了,他们到现在都没瞧见一个年轻点的人,小孩儿也没看见。

“我能不能往远一点走?”

“别走太远。”

“好。”

应小澄和那只黄狗刚走没多久,杨娟买了新鲜的菜和肉回来,笑着进门说:“等小澄他爸回来了,我让他上王庆家把折叠床搬过来,他们答应借咱们用用。”

柏浔点点头,并无意见。

杨娟放下东西从厨房里出来,发现不见应小澄,问:“他去哪?”

“出去走走。”

不等杨娟问,柏浔已经拿出应小澄的所有病历,“他在法国被铜像砸到头,人没事,但忘了所有事。”

杨娟脸色变得苍白,“什么意思?”

“他失忆了。”

杨娟接过那一沓纸张,翻了翻,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那……还能想起来吗?”

“能。”

听到这声笃定的能,杨娟脸色稍微缓过来些许,但捏着病历的手指还在发颤。

柏浔往门外看了眼,答应过不会走远的人还没回来,说:“我去找找他。”

杨娟不知道应小澄刚走出去没多久,甚至忘了自己都是快去快回的,惴惴不安地跟到家门口,心里怪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柏浔摇摇头,往刚才应小澄离开的方向找过去。

-

五六月份,西北播种早的地区已经在收麦子了。水阳村种的晚收的就晚,麦子还在地里长。

应小澄走路快,狗跑起来也不慢,一人一狗也不知道跑哪儿撒欢,柏浔找了一路也没看见。

从村子里的路走出来,这里几乎就是村子土坯房群的外围了,能看到农田清晰的田垄。他找了许久的人,还有那只狗就在农田外转悠,时不时往地上捡起什么东西。

柏浔没过去,就站在原地望。没有高楼的田野视野异常开阔,晴天日头不是特别晒,有很多云从远处飘过来,再飘向远方。

应小澄知道柏浔在那里,但他没有跑过去,反而带着狗越玩越远。

神奇的是,每次他感觉自己已经跑出去很远了,心想应该看不见了,可回头看还是能看到柏浔。因为那个人一声不响地跟过来了。

刚开始应小澄还觉得挺好玩,但在他又一次和狗往前跑出许远后,他再回头,那个原本气定神闲的身影竟然跑起来了。

应小澄的运动员神经就是见不得有人追着自己跑,看到柏浔追过来了,他扭头跑得更快。黄狗在身后使劲追。

他是现役运动员,要认真跑,狗都很难追上他。柏浔就更不用说了。

很快,柏浔被他远远甩在后面。看着越跑越远的人缩成小小的黑点,好像再也不回来了。柏浔心慌得整个人像往深不见底的悬崖落,失重感比剧烈运动后,脑供氧供血不足更让他觉得无法忍受。

他站在原地看着就快看不见的应小澄,怒火和慌乱失措几乎是同时往外喷发。

上一篇: 容归 下一篇: 副本Boss只想吃瓜[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