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总撩我(70)
"现在,唯有你了,眼下,国库亏空,贪污成风,朕虽有心,却也无力,现在的大清,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空有其表。"
"你刚正不阿,一心为民,不惜为孤臣,也要讨伐欠款,不怕得罪人,这一点,朕很是欣赏。"
康熙说完,已是咳嗽不止,胤禛赶紧被他倒了杯水,拍了拍他的背,这才好点。
胤禛道:"皇阿玛,您说的儿子都知道,您还是保重龙体。"
"朕若此刻不说,便没有机会了,朕将胤祥囚禁近十年,并非朕狠心,也非气他结党营私。不过他为人不稳重,太冲动,又意气用事,这样,如何帮你,朕是怕,朕怕他会代替你去争,这样朕如何护你们。"
"都是朕的儿子呀。"胤禛皱着眉头,眼里不再是算计,而是心疼。
康熙什么都知道,多年来,他的心思他都知道。
非但如此,还一直维护他,康熙道:"以后的路,就要靠你们自己了,朕护不了你们了,朕累了。"
"现在,朕只有一个心愿,不到万不得已,切莫为难你的兄弟。"
康熙说的,再明白不过,不过以后如何,他不想让康熙忧心,他点了点头。
康熙总算是放心了,为了大清,为了皇位,他劳累了一辈子。
现在终于解脱了,终于可以去找孝诚仁皇后了。
"跪安了,朕想好好休息了。"
胤禛行礼,准备出来,康熙忽然叫住了他,道:"你曾祖母在奉安殿搁放了多年,让他早日入土为安。"
"是,皇阿玛。"胤禛道。
康熙闻此,闭上了眼睛,这一睡就再也没醒过来。
噩耗终于传来,康熙驾崩了,举国齐哀,康熙遗诏"皇四子,人品贵重,深克朕躬,必能继承大统,着皇帝位。"
康熙驾崩,继位人不是深受拥戴的胤禩,也不是手握重兵的胤祯,而是醉心山水的胤禛。
这让所有的人,措手不及,同时,也叫苦不迭,胤禛的手段,他们都是知道的,在胤禛手下当差。
还有他们的好日子过吗?听到康熙让胤禛,胤禩是第一个不服,他率先进宫,胤禛已成皇帝,为雍正皇帝。
虽然胤禩已经没有继位的可能,可是,他的势力还在,朝中的大臣也有些向着他,即便继位的不是他。
也不应该是胤禛,他和胤禟,胤俄入宫,胤禩一声不吭,只是看着,胤禟坐不住了,一阵冷嘲热讽。
胤禛淡然处之,他有先皇的遗诏又有年羹尧的兵权,还有隆科多的支持,不怕他胤禩会做什么。
只是胤禩的势力还是不能小觑,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
好在,胤祯现在不在京城,而年羹尧的军营就驻外京城,随时可以听他的号令。
正在他们争锋相对,各不相让的时候,年羹尧带兵进宫,表面上是保护圣驾,实际上,是在警示胤禩他们。
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是执意争执,只会两败俱伤,他们也讨不了好处,胤禩也是意识到这一点。
只得认命,胤祯的军队都在前线,胤禛却有年羹尧,真正争起来,他们讨不了好处。见胤禩认命。胤禟,胤俄也认命的跪下。
胤禛的危机算是暂时解开了,但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还不能与胤禩他们硬碰硬。
所以他采用安抚的方法,封胤禩为廉亲王,胤禟和胤俄都有赏赐。
康熙驾崩,胤禛登基,为了避讳胤禛的名字,所有王爷改名"允"。
胤祥也从养蜂夹道出来,十年了,十年的青春,都耗损这里,从一个翩翩少年郎,到现在白发苍苍。
看样子,比胤禛还要老,可是那个人却是自己的皇阿玛,他可以怨所有人,却唯独不能怨他。
允祥从养蜂夹道出来,阳光照的他有些刺眼,他从未觉得,阳光向今日这般明媚。
他从养蜂夹道出来,就意味着,他的皇阿玛去世了,而他的四哥继承了皇位,他悲喜交加。
喜的是,胤禛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悲的是,他的皇阿玛没了,那个小时候对他疼爱有加的皇阿玛驾崩了,他再也见不到他了。
他坐在养蜂夹道里,却没有着急出去,这一出去,不知道会有怎样的血雨腥风。
可是他的四哥需要他。无论如何,他都要陪着他,一起面对。
康熙临终前,要他好好辅佐胤禛,他就要不辜负康熙的信任,不辜负胤禛的兄弟之情。
胤禛站在门外,允祥被释放,他比任何人都开心,忙完手头上的事,他迫不及待到养蜂夹道,亲自接他。
允祥也发现了胤禛,他看着胤禛,多年未见的兄弟,再次相见,确实这番情景。
胤禛进去,伸出手:"十三弟,四哥接你回家。"
胤禛没有用"朕"这个词,而是用的四哥,这次,是允祥的四哥来接他,而不是皇上。
允祥犹豫了一下,把手递给他,不管以后的路有多么艰难,他们兄弟一起走。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登基了。
话说我这么拼命,都没人心疼我一下,不收藏,好歹评论一下嘛,不然耍赖皮。(打滚。)
第63章
康熙大丧之后,胤禛登基大典在即,可是身为胤禛生母的德妃,却拒不出席,也不允许别人叫她太后。
在她的心里,一直钟意的人,是允禵,为了允禵,她付出了多少心血。
可是最后继位的,却不是她钟意的儿子,这让她,如何接受。
德妃寻死觅活,甚至扬言要追随先帝而去,如此异常的行为,让众人议论纷纷。
胤禛是不是真的篡位夺权,要不然,身为生母的德妃为何如此反常。
而且,德妃不是胤禛的生母,不管怎样,她不是应该维护胤禛吗?
可是,德妃非但没有维护,还不接受太后的封号,不移居太后的寝宫,也不允许别人叫她太后。一时间。流言四起。
胤禛自然也听到了,他的皇位名正言顺,可是有些人却不这么想,他岂非不知道是何人在散发谣言。
但是,即便他现在已经是帝王了。可是,流言四起,纵使他有千张嘴,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过几日,便是登基大典,允禵也会回京祭奠先帝,只是德妃这边,却让他很是头疼。
他几番相劝,终是无果,最后胤禛也没有耐心,以允禵相要挟,德妃为了允禵,勉强同意。
本以为,水到渠成,可是德妃却在登基大典之上,成心让他难堪。
登基大典,按照惯例,新皇帝要像生母行礼。以报养育之恩。
可是德妃却拒绝,声称:"皇帝诞膺在委,理应受礼。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此话一出,底下的大臣,议论纷纷,德妃这句话,很明显,胤禛登基与她无关。
这让胤禛十分难堪,可即便如此,胤禛还是隐忍不发,大典继续进行。
册封典礼开始,胤禛封嫡福晋那拉懿宁为正宫皇后,侧福晋年雪颖为年贵妃。
侧福晋李墨晴为齐妃,格格钮钴禄惜云为熹妃。格格耿如烟为裕嫔,格格宋氏为懋嫔。
册封礼毕后,登基大典结束,出人意料的是,苏斓并没有被册封,原以为她会和她们一块儿册封。
毕竟在别人眼里。苏斓已经是胤禛的人了,可惜并没有,连个贵人,常在都不是。
这让别人百思不得其解,若说苏斓不得宠,那是不可能的,若说她得宠,却没有被册封。
而且现在她的身份,很尴尬,说是主子,却是名不正,言不顺,说是奴才,连高无庸都要敬她三分。
苏斓现在也就是没有被册封。但是一切穿戴,待遇都如同贵妃。
这是胤禛目前,唯一能给他的,苏斓的父亲,是年羹尧的人,而年羹尧现在手握重兵。
他不得不忌惮,年雪颖已经被册封为贵妃,苏斓就不能被册封,不然只会让年羹尧的势力。更加强大。
到时候不好掌控,胤禛心里对苏斓有些愧疚,这只是暂时的,等他根基稳点。他在册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