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276)+番外

作者:烽火尽染 阅读记录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支鲜卑军队乃鲜卑八大贵族之一的拓跋氏拓跋连所领,南下不为别的,只为看上了一美貌汉女。那汉女不从,从望平逃到了辽阳。而拓跋连直接挥兵直追。

秦珩问道,“长官,我们家四个男丁,能不能去三个,留一个在家啊?”打仗,他们不怕。但家里也不能没个男人。

小兵为难,不是他不愿意通融,而是上头下令了,所有流犯,只要满十五的,全部都得抽调。而军屯的流犯,很多都是一个人,而秦家不一样。

就在小兵为难之际,进来一个明显是小兵的长官,看所穿的官服,官阶应与莫连峰平级。

“什么事?”

小兵连忙解释。

那人直接说,“不行!只要满十五岁,就得全部去抗击鲜卑大军!”

说话的时候,那人的眼神落在秦家的蔡氏和吕颂梨两个年轻女眷身上,粘腻得很。

二嫂蔡氏厌恶地撇过脸。

吕颂梨表情未变,只是原先还算温和的神情瞬间冷了几度。

秦晟上前,挡住那人的视线。

秦家兄弟几人相互间隐晦地对视了一眼。

那人一挥手,“带走!”

“等等——”莫连峰赶回来了。

“莫连峰,你敢妨碍军令?”

莫连峰可不怕他,“邱大山,抽丁不是你这么抽的!”

莫连峰拦着人,“他们是一家人,不说一户抽一丁。最过分的也就是二丁抽一,三丁抽一,没有你这样一户四兵的!”

邱大山嗤笑,“那是良民,这些流犯配吗?”

“抽三个,留一个!不然你休想将人带走!”莫连峰直接亮出底线,他也懒得与邱大山周旋。

“行,那就三个!”邱大山也知道这是他的底线了。

莫连峰对秦家人说道,“给你们一会儿功夫,将人选商议好。”

第218章 洞察真意

莫连峰不忍心,但他已经尽力了。给秦家留一个男丁,万一有个好歹,秦家也有个男丁支撑着门户。

秦家只是给他送了一点礼,他就为他们家如此着想,他可真是有良心啊。

秦昭看着其他兄弟,特别是看着大哥和小六,有些踌躇。

他这次是必须去的,剩下的大哥二哥六弟,谁留下来呢?每个人都有留下的理由。

大哥和小六是嫡子,大哥还是世子,小六刚新婚不久,连子嗣都还没有:可二哥和他是二娘所出,但老四老五已经没了,二哥再……

秦珩对秦晏说道,“老二,你留在家里吧?”

老二这一路从北境流放过来,亏着了,在家休养一阵子也好。他们三兄弟的状态都比他好。

秦晟和吕颂梨都很平静。

吕颂梨很清楚,对于秦晟来说,出征,决不是他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秦晏看着小六。

“二哥,你身体不好,你留在家,我去。”秦晟瓮声瓮气地说完,就去看他媳妇去了。

秦晏:……说谁身体不好?这臭弟弟啥都好,就是长了一张嘴。

秦母拍板,“听老大的,就让老二留下。”

秦家人代代打仗,牺牲在战场上人秦家人不计其数。所以,秦家人即使努力地生养,也养不出一族的人。

到了这一代,只剩下阿珩四兄弟了,嫡庶各二,她不能只护着自己亲生的孩子。

如果,她是说如果,真有不测,那也只能说是命该如此。

听到世子和顾氏这个嫡母做下的决定,沈二娘说不清自己心里什么滋味。

外头在集合,时间紧急,秦家这边的人选一定下,就得出发了。

吕颂梨迅速回房,拿了一些止血止痛药粉给秦晟,低声嘱咐他,“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归来,带着大哥三哥他们一起。”

秦晟郑重地点了点头,眉眼坚毅。

得知秦家三兄弟要去战场了,屋子里的聂云娘和苏氏带着孩子们都出来了,默默地作别。

邱大山很快就将集结好的流犯们带走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秦母、聂云娘都情绪低落,两人回了屋里,沈二娘倒还好些。

苏氏默默地担起了做午膳的活,进了厨房忙碌,吕颂梨进去帮忙。

两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做着手上的事。

苏氏看了坐在灶前烧火剥蒜的六弟妹一眼,忍不住安慰了她一句,“六弟妹,你要相信世子爷和小六的本事,他们不会有事的。”

吕颂梨正在心里想着事,闻言,先是讶异,然后浅浅一笑,“谢谢四嫂,我知道的。”

苏氏见此,就没再说什么了,她向来不多话的。

其实吕颂梨的内心还算平静,担心归担心,但是她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她也早有心理准备。

当初得知他们流放平州时,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了。

平州北边的边境全线与鲜卑接壤,鲜卑强势。

而平州的最高行政官——负责监督各郡的刺史,只顾着对宋氏王朝忠心,能力却不足,故无法护卫边境当地的老百姓。

而负责平州武备的各郡都尉,大多是平州本地人,他们的家业都在平州,焉能不尽力?

如此一来,平州最高的行政官员与平州武备是不和的,故而是有可为之处的。

吕颂梨在此处看到了机遇,看到了有机可趁。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地方,格局已定,任何势力的进入,如果想在此撷取权力或者利益,势必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但是,如果那个地方格局不稳呢?那么他们就会有机会。

秦家三兄弟被抽调去战场一事,在她看来,就是机会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