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506)+番外
刘贺山闻言,脸色变得很古怪,他表弟,人才?
陈平这会也还记得姜长运这个人,是个心黑手狠的角色,想当初他给施焘下巴豆,为了洗脱嫌疑,把自己都药倒了。现在吕大人再次提起他,是他又干什么了吗?
两人在回去的路上,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当初在和鲜卑谈判一事上,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事后,他们向朝廷递了折子,想换个平安一点的地方为官,也没要求升官什么的,就这点要求,还被驳回了。
现在吕大人一升官,就着手拉拔他们……
有些人不能对比,有些事不能深想。
陈平叹息着道,“老刘啊,咱们别想着调离平州的事了。”
刘贺山点头,“嗯,以后咱们就提着脑袋跟着吕大人干吧。”
他们既然觉得平州危险,就努力让它变得不危险起来!
辽西郡
案子一结,林染便下令将施家人以及牵扯进来的像卢奕良这样的,都押解回长安了。
不过他领人先走一步,将抄家所得,带回长安复命,剩下一部分属下则押着犯人回去。
林染出马,动作挺大的。
平州刺史施焘被罢黜,外加牵扯出了不少人,平州空出两个郡守之位的消息,在林染回到长安之前,就已经在长安隐隐流传开来了。
特别是如今到了年底,回长安述职候缺的大臣大有人在。这不,有资格更进一步任职郡守的官员,其府邸附近消息传得更密集。
听闻消息的官员,人人自危。
一想到有可能外放到平州,这些侯缺的臣子们一个个都退缩了,在心里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首先,平州在大黎东北最边远之地,就和穷山恶水差不多。其次是,他们去了,便要屈居吕德胜之下。
一想到这个,他们就觉得窒息,算了算了,他们打死都不能落到吕德胜手里,而且平州也不是什么好去处。
于是这些官员,频繁开始在外走动,速度快的,很快就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职位,并且迅速就职。
林染刚回到长安,王东便让水军撤退了。然后他留下一笔银子给长安这些残存势力,便骑着小毛驴慢悠悠地回平州去了,他可太喜欢现在的生活了。他的小弟们不舍极了,一直把他送到东城门才挥手作别。
而此时宋墨考虑到平州空缺了两个郡守的职位,有意派两名大臣外放到平州。
但他目光转了一圈,发现合适的人没几个了。特别是当他的目光落到其中两名大臣身上时,两人两股战战,下朝回去后就称病不起了。
宋墨见此,脸色很不好。
张献在一旁劝道,“皇上,平州那边确实艰苦,大臣们不愿意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墨想着,既然略低一级候缺的大臣没有愿意去的,那就将低阶的提拔到郡守的阶级外放。
林染在两日后给皇帝的汇报中,叙述施焘一案中,略提了一下无虑县县令刘贺山提供了一些证据,让战果扩大了。
刘贺山?宋墨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他边上的太监总管梁安立即提醒,这刘贺山和另一个县令陈平年初在辽东郡与鲜卑王庭的谈判中也立功了的,只是当时给两人嘉奖并不厚重。
宋墨又让尚书那边查一查这两人。果然在尚书处有两人请求调离辽东郡的折子。
宋墨记得,因两人刚立功不久,当时尚书还特意来请示他,他那会心情不好,就驳回了。
这两人一心想调离辽东郡,想必和吕德胜也是不合的。如果他将两人提拔上来,和从朝中派两个官员过去,是差不多的。而且这两人在之前和鲜卑王庭的谈判中还立了功,提拔到郡守之位,朝中大臣也无话可说。
而他将他们从县令之位,提拔到郡守之位,两人势必会对他这个皇帝感恩戴德。
第412章 属官班底
望平县
如今的望平县,因紧挨着侯城的关系,发展得很不错。
而且和以前相比,公务也变多了。
最近望平县还挺忙的,陈平应邀去了侯城,李旦就留了下来。
两人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但李旦觉得陈平去的是侯城,又不是龙潭虎穴,他自然不必像第一次见吕大人那样跟着。
陈平回来后,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像是受了什么刺激。
李旦不由得关心道,“你怎么了?”
“旦啊,我以为我这辈子,做个县令就到头了。”毕竟他出身平民,在朝中又没什么人脉,他的能力也不够惊艳卓绝,年纪也上来了。
李旦心中一动,“然后呢?”
“没想到,吕大人竟然说平州空出来的两个郡守之位,分我一个。”
“另外一个分给了刘贺山?”李旦猜测。
“嗯。你不知道,当时吕大人说的时候,把我和刘贺山都吓了一跳……”
再听他说完整个谈话的经过,李旦只能说,“吕大人真厚道。”
“可不是吗?我和刘贺山都说好了,以后就在平州好好干,别折腾着外调了。”
“嗯。”现在吕大人对他们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跟着他干就对了。
陈平突然就振奋起来了,“旦啊,等你老爷我成了郡守,就任命你为功曹,管一郡人事!”
“好哇。”
侯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施焘倒台后,跟着他的下属僚佐全都被清走,其实里面有一两个是得用的。但吕德胜父女一个没留,空出来的权力真空带他们需要奖赏给自己人。
刺史是具备招募人才做自己的属官的权力。这些属官并不是朝廷任免的官员,而是刺史府的个人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