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562)+番外

作者:烽火尽染 阅读记录

后面双方就一直合作到现在了。俚族平均每天一万多斤的货,全都被他吃下了。

几个月过去,他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李三让人清点完货,就和冼翌进行结算。先将他们指名要的物资交给他们,剩下的再用钱结算。

“下一批货什么时候送啊?”

“这个说不准,等有货时,我会让人提前和你打招呼的。”冼翌没给准话。

族人从平州将造纸法给他们带回来时就暗示他们,这买卖要做就尽早尽快,秋收后可能会不好做了。

“行吧。”

双方结清货款,就背对背离开了。

这时,谢楠也来到了陆家造纸坊。他人进来后,直奔大师傅那里。

不料刚走近,就听见几个小师傅在和大师傅吐槽。

“上面的人竟然让我们造厕纸?”

“何止,不是还让我造女人那几天用的卫生纸吗?”

“简直有辱斯文!”他们造纸坊,出产的都是银光纸这样高档的纸张,何曾这么低贱过。

“那厕纸卖三文一刀,这么便宜有什么赚头?”

听到这里,谢楠忍不了了,“你们先看看这个再说吧!”说着,他将手上的纸拍在旁边的桌子上。

大师傅漫不经心地将纸取过来,可他越看神色越不对。

谢楠欣赏着他们的脸色变幻,之前他们建议陆氏造纸坊制作这两种纸,大师傅以及师傅们,满心的不乐意。

现在看到这种他们看不上的玩意这么挣钱,大师傅闭嘴了。

谢楠解气,这帮人还清高吗?

平州

秋高气爽,整个平州,地里的水稻全都弯下了腰,变成了金黄一片,已经可以收了。

这一次秋收,军营的将士们也来帮忙了。

几乎整个平州,除了老弱妇孺,都参与进来了,很多人手里拿起新式禾镰,一挥舞,就是一大片倒下。

然后就是脚踏打谷机,两三个一台,被这些汉子们踩得冒火星子。

打出来的谷子被迅速运到坝上,地坪等地摊开晾晒。

稻杆都被勤快的妇人扎成了一只只稻草人,搁地里晾晒。

平州这么大的动静,鲜卑那边自然知道了。

好些蠢蠢欲动,却被人按下了,“再等等,等他们将粮食给咱晒干的。”

“要的。”

秋收的时候,吕德胜就亲自和老百姓们说了税收的事。

听到他们每亩地大概要多交两斤七两的税,老百姓们信任吕德胜,所以都没有意见。主要还是今年平州真的是丰收了,每亩地都多收了好些粮食。吕大人说要多交一点给朝廷,那就交吧。

吕德胜看着老百姓们仰着头,正注视着他,一张张对他信任有加的脸,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老百姓们以种地为生,家家户户都有地,二三十亩不算多。按照亩产四百市斤的标准交税的话,家里有十亩地的,就要多交二十七斤粮食。

在灾年,这二三十斤粮食不仅能活人一命,有时都能娶个媳妇了。

但计划要进行下去啊。

第461章 敌人的敌人

长安

恭亲王一回到长安,就去向皇上汇报了此行的情况。

左安民听到恭亲王的汇报,第一个想法就是,肉包子打狗。

“皇上,此事不妥,大大的不妥。臣子理应为君分忧,吕大人怎可问君上要奖励呢?”

恭亲王还没说话,张献抢先了一步,“皇上,左大人此言差矣,臣子做得好应赏,做得不好当罚。如此赏罚分明,方有秩序可依,臣等也才能更好地为皇上分忧啊。”

被张献维护了,恭亲王受宠若惊。

还没等恭亲王有所表示,左安民又道,“张献,吕德胜这是邀功。和皇上赏罚分明没有半文钱关系。”

“左安民,你什么意思,质疑我?”恭亲王这时也回过神来了,不乐意了,他是老好人不假,但他自认自己在这事上是尽心尽力了的,是有功的。

左安民一句话就否定了自己的努力,这怎么可以?

恭亲王哪里知道,左安民这是急啊,他是谢氏集团的核心,是知道他们的老对手有谋反之心的,给他们铁矿石,不就让他们如虎添翼了吗?

张献偷笑,心中呐喊,左安民再多来两句,把恭亲王得罪死。

如果张献去过后世,就会知道一个词,左安民这行为,就是经典地打成对家。

果然,他心想事成,就听到左安民开口,“先斩后奏,恭亲王这样办事不妥吧?”

恭亲王这会都要喷火了,左安民什么意思?想让他变成言而无信之人?他要是不能说服皇上将铁矿石给幽州拨下去,还有什么脸面?

“那是你没见到平州的收成有多好,如果因为农具不够,影响了收割,你担待得起吗?”

“再者,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农具又不是用一次就不能用了。有了这些农具,相信以后平州的收成会越来越好的。如此便能多交税,于国于民都有利。本官觉得值得。”

这回吕德胜答应了多交税,恭亲王觉得有一就有二,想得很美。

喷完左安民,恭亲王又冲着宋墨喊冤,“皇上,微臣一心为公,绝无私心!”

张献搭了一句腔,“是啊,皇上,恭亲王在这事上纵然有些许不妥之处,那也是一心想完成皇上交待的差事。”

恭亲王在心中不住地点头,张献知他。

左安民被堵得不想说话,他很想问恭亲王,你是傻子吗?吕德胜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宋墨淡淡地道,恭亲王此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是知道吕德胜的难缠的,恭亲王估计是为了让吕德胜答应他提出的条件,才自做主张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