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1410)

同村住着,自然要照顾人家的生意,所以,早在半个月之前,冯铁柱就已经和那个姓周的中年人说好进城接人。

接刚出狱的人,有些人会忌讳,认为马车被坐过牢的人碰了晦气,冯铁柱私底下都已经跟何氏说过,到时多给人家一些铜板。

顾秋实转身就出了门。

何氏对冯父的怨气很深,念叨道:“慌什么?咱们也不是一两步就能到,哪怕我们即刻就出门,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赶到他面前。”

她一边说话,一边去柴房拖了柴火,还是准备做饭。

顾秋实到了周家,这会儿的周车夫已经套好了马车,正在给马儿喂嫩草。

“铁柱,什么时候走?”

关于冯铁柱这个名字,当初冯父在孩子生下来后听说妻子伤了身子就知道自己多半只有这一个儿子了,想着贱名好养活,所以取了个铁柱。

这铁柱一直喊到五岁,等冯铁柱开始读书,夫子就给他改名为长胜,为了这名字,冯父还特意给那位夫子送了一块十斤重的肉。

有了大名,冯铁柱在学堂里就叫长胜,外头有好多人都改了口。但冯父叫顺口了,一时间改不过来,又觉得儿子叫铁柱不怎么容易生病,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便也没改口。

这个长胜的名字随着冯铁柱不再去学堂,渐渐地也没人喊了。何氏长年叫儿子老大,现在村里还有不少人喊冯铁柱为冯老大。

“周叔,如果你收拾好了,那现在就走。”上辈子冯铁柱害怕周车夫在自己父亲面前露出鄙视之类的神情,提前就说了会多给车资。

顾秋实也一样:“我跟我娘商量过了,我爹他……到底是做了错事,又是从大牢里出来,确实不太吉利。所以,一会儿我们会给你封个红封。”

周车夫就靠马车养家糊口,同村人找上门来,不管他心里乐不乐意,这生意都必须要做,不说赚不赚钱晦不晦气,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要是嫌弃人家,以后还怎么相处?

他没有什么不情愿,是真的打心眼里觉得这不是大事,毕竟,他马车没少进城里载客,谁知道那些客人都是些什么人?都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他发了那么多的客人,里面绝对就有坐过牢的。

外人都能拉,同村的人为何不能?

他想得开,倒是家里的母亲妻子还有儿媳妇都有些想法,为此还念叨了几句。

但如果给个红封,那情形又不一样。

挂了红,就等于去了晦气。家里人对此肯定再无异议。

周车夫心中最后一丝顾虑尽去,笑着道:“你太客气了。”

顾秋实也不进到车厢里,长腿一迈,就坐在了周车夫的另一边。

马儿小跑起来,特意路过冯家门口。

马车到门口时,何氏还没有换衣裳,头发也没梳,反正不像是要进城的模样。看见马车,她立即道:“铁柱,吃了饭再走,我都说了不急这一会儿,咱们走了家里人吃什么?赶紧回来做饭。”

说完这话,又冲着周车夫笑了笑:“他叔,你先下来等会儿,我们吃了饭再走。”

村里人不爱到别人家吃白饭,周车夫往日遇上这种情形,那都是先回家去等,约定好了时间再过来。

顾秋实抓住了就要说话的周车夫,道:“我不吃,咱俩走!”

第634章 犯人的儿子 二

周车夫有些意外。

院子里的何氏满脸不可置信:“你一个人去?”

虽说村里到城里只有半天的路程, 也有不少人都去过城里,但进城于村里人而言,还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好些人不敢单独去,都是与人结伴。

“怕什么?有周叔陪着我呢,你在家等着吧。”顾秋实丢下一句话,接过周车夫的绳子一甩, 马儿吃痛,顿时小跑起来。

马儿都跑出村口了,周车夫还满脸意外。

“你胆子还挺大。”

顾秋实叹口气:“我娘不单是我一个人的娘, 而我爹……只有我这一个儿子。”

周车夫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

何氏再嫁, 有了另一个男人还生了三个孩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念着家里的男人和孩子, 对先头的男人哪里还有什么感情?

尤其当初冯父被抓入大牢那段时间,母子俩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村里的孩子甚至还编了歌谣笑话他们母子。

周车夫感觉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 其实他想问一问冯父回来之后要怎么住……吴志富说是有宅基地和安家费, 但话都放出来一两个月了,吴家村那边也没什么动静,等冯父回来, 要是继续住在这里,像什么话?

洛水村每年都能收不少上的米,在村里到城里的路,哪怕还没有上官道的那一截也修得齐整, 马车不怎么颠簸。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官道上, 路旁时不时就有个草棚子卖茶水和包子之类,顾秋实选了个看起来干净的草棚,买了十个包子和两碗汤。

周车夫有些不好意思:“我吃过早饭了,在外面一般是不吃东西的。”

外头的东西很贵,他架马车看着是赚得挺多,可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他不敢胡乱挥霍。

顾秋实塞了三个包子给他:“今儿是个好日子,我心里高兴,周叔不用跟我客气。”

两人出门早,赶在中午时,马车进了城,又花费了半个时辰,总算是到了大牢门口。

上辈子冯铁柱依了何氏的意思吃过早饭再走,又因为进城时刚好遇到一个大户人家的礼佛归来,在城门口耽误了一会儿,等他们赶到大牢外,已然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