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气急:“这还能有假?阿知亲口告诉我的!”
“那个混账满口谎言,他的话你也信?”顾父恼怒不已,“反正我不信。他分明就是自己受伤了跑来讹诈我儿子的……小时候你独独偏爱他,处处护着,压着秋实被他欺负,如今他一事无成还谎话连篇,这都是你的报应。”
最后一句,算是戳着了赵氏的肺管子。
周知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真的可以说是一事无成。他甚至荒唐到镇上的活计都干不长……原先赵氏离开周家后把儿子带着一起,就是怕儿子学了姓周的一身臭毛病。她一直以为父子俩只是容貌相似,性格脾气和为人处事都不一样。
如今回过头来看,周知只是长相好些,嘴甜一些,其余和他爹一模一样。他不好色,不逛花楼,但却对自己的继妹下手。
想到这些,赵氏整个人大受打击,面色灰败,连站都有些站不稳。
顾父皱眉:“你站好,别摔着了。”
赵氏一向疼爱周知,看着儿子长大成亲生子,娶的还是村里有名的一枝花。她一直与有荣焉,觉得自己老了有靠。
可现在,她猛然发现,周知根本就不是个踏实的人,和他那个爹一模一样……赵氏真的很讨厌周父,之前人没了,她特别高兴,没忍住还买了鞭炮去放。
家中有丧,有亲戚的人家都会买鞭炮来放。赵氏的做法并不突兀,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人哪怕不是一家人了,还生了个孩子呢。
都说人死债消,不管外人怎么想,周父死后,一家人该原谅就要原谅。赵氏放鞭炮,旁人都以为她是伤心,其实她是高兴。
结果,送走了老的,又来了个小的。更让她绝望的是,这小的是她亲自生下,亲手养大。
真的是报应吗?
赵氏脸色越来越白,浑身都在冒虚汗。顾父也不知道自己哪句话扎着她了,把人打击成这样,伸手将人扶住,再次强调道:“不管发生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你都不可以来烦秋实。他这做儿子的狗够对得起我这个爹了,光是回来那天送的礼物价值,已经足以将他养大。他不欠我的,更不欠你,反而是你亏欠了他。”
听着身边人喋喋不休,赵氏渐渐回过神,她长长吐出一口气,面色也缓了过来。
“阿知在这件事情上没有骗我。我是他娘,我能看出来他有没有撒谎。”
顾父一开始认为儿子不可能打人,后来劝说赵氏时,想到周知干的那些混账事,又觉得有这可能。兔子被逼急了还要咬人呢。
“那也是周知太过分,他活该被打。”
赵氏眼泪汪汪:“那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你……”
“是你教的,没教好。”顾父不客气,“你觉得我说得不对,不爱听我说话。回头你收拾行李走吧,我不拦着你。”
赵氏:“……”
人到中年,她离开了顾家,又上哪儿去找一个婆家?
别看顾父做得是小生意,平时又早出晚归,大多数时候都在忙忙忙,其实他这个铺子挺赚钱。
赵氏从来就没有想过再嫁,此时见顾父不像是开玩笑,满心惶惶然:“不!我不走。”
顾父就知道她不会走,立即道:“既然不走,以后别再管周知的事,再让我发现,我绝不留你。”
第664章 如玉公子 十三
赵氏不想离开顾家。
但是, 让她不管大儿子的死活,她也做不到。正如她不能出钱给儿子治病就找旁人帮忙一般这会儿他也想说服顾父。
“阿知是你看着长大的孩子,不能算我一个人教……”
顾父强调:“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帮你教儿子, 当初我娶的是你。谈婚事时媒人说孩子是跟了他爹,你很贤惠,嫁过来会好好帮我照顾孩子。所以我也承诺会照顾好你。但是,你才过来几天就把周知接了来, 一开始我有没有让你把孩子送回去?”
他确实说过这话,赵氏当时也送了 ,不过是把孩子送去了赵家。孩子在外祖父家里, 怎么可能长住?
没多久, 因为跟邻居家孩子打架,他额头被打破了,需要人照顾, 于是又重新搬到了顾家住。
顾父平时太忙了,知道这件事情后心里很是不满。不过, 他没有时间照顾儿子, 这人心都是肉长的, 又说真心换真心,如果他对周知太过刻薄,不让赵氏照顾亲生儿子, 却又非要让赵氏对他生的儿子视如己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在顾父看来,如果冷漠到连亲生儿子的死活都不管的人,对待不是亲生的孩子,也不能指望她有多好的心思。
周知在家住了下来, 一住就是几个月,额头上的伤养到毫无痕迹, 顾父再次提了把孩子送走的事,并且强调孩子就该给孩子的亲爹养着,亲戚只能照应一二,不可能长期照顾。
赵氏听话,把孩子送回了周家。不过前两天周知就哭着回来了,说是父亲头一日出门,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都还没回来,他已经饿了一个日夜,粮食都吃了几把,险些没噎死。
孩子饿了,当然是要把人留下来吃饭,吃完后,孩子就困得睡着了。
周知又一次留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赵氏已经有了身孕。
顾父这么快娶妻,只是想找个人回来帮忙照顾儿子。并没打算再生其他孩子,但这孩子都有了,他也不可能逼着赵氏落胎……原先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真正再娶之后,有些事情就不由他了。比如这生孩子的事,落胎伤身,他如果不让赵氏生孩子,那就只剩下满心的算计。他不是那么缺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