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365)

看热闹的村里人还没有散去,江南明被狠狠砸在了他们面前,溅起了一片灰尘。

今天的李三河让众人刮目相看,他们从来都不知道,李三河居然会有这么好的身手。打人的时候一棒子一个,被他敲到的人再也爬不起身。当然了,也不排除那些人想要躲事……如果能够爬起来,肯定还要冲上去打架,李三河那么凶,再冲上去,也不过是多挨一顿打罢了。

“滚!”

村里人一时间分不清他这声滚是冲着谁说的,纷纷往后退了好几步,离江南明更远了一点。

顾秋实回头,看向院子里倒在地上哎呦哎呦的众人。

众人对上他的眼神,纷纷爬起身,一瘸一拐往外奔,就连那两个腿被敲断了的人也努力往外爬着。

余氏看着这一切,心情无比复杂。

那一群打手中,确实有几个滥竽充数的,本来没怎么受伤的他们装作自己伤得很重,眼瞅着江南明身下的血越流越多,不能再耽搁了,他们急忙将人抬起,急匆匆往镇上去了。

没有热闹看,众人也不好意思多留,实在是李三河很凶,他们不敢留!

大门关上,院子里除了有些血迹,除了地上的泥土特别凌乱外,再没有方才的混乱。

余氏看着面前的儿子,忽然出声吼道:“以前我让你不要打架,合着你都是骗我的,私底下悄悄练着……你是不是还和其他人打过架?说!”

这世上的许多男人,年少的时候都有一个侠客梦,李三河也有啊,曾经还跟母亲说过要仗剑走天涯,结果挨了一顿打。

“没有。”

李三河是真的没有练过,也是真的没有和人打架,他心中的万丈侠客情母亲一顿打给打没了。那之后连他自己做出来的“剑”都进了灶中当柴火烧了。

余氏一个字都不信:“看我今天不打断你的腿。”

她只是叫嚣,并没有动作。

恰在此时,外头有人敲门。是李父。

李父进门来:“三河,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那可是城里来的富家公子,你把人得罪了,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顾秋实不以为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人是我得罪的,不会找你的麻烦。”

“你说不会就不会?”李父气急败坏,“那么金贵的公子让你打坏了,子不教父之过,人家肯定不会放过我。”

顾秋实淡淡道:“那你和我断绝父子关系啊!”

第189章 乡下老实人 六

李父被噎得险些吐一口老血。

父子之间, 亲的就是亲的,做不了假,哪怕说了断绝关系, 又有几个人会信?

更何况,城里的大家公子想要来算账,才不会管你有没有断绝关系。

“老子要是早知道你长大之后胆子会这么大,当初说什么也不会生下你。”

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 李父咬牙切齿的说了这话。余氏很不高兴,“所以呢?你娶我,只是让我帮你带两个孩子, 我上辈子欠了你的是不是?在你家累死累活做牛做马, 还不配有自己的亲人?”

李父教训儿子呢,没想到余氏出声了,他揉了揉额头:“三河就是被你给惯坏的, 你瞧瞧他都做了什么,把富家公子砍成那样……刚才流了那么多的血, 一个不小心会弄出人命来的。就算人家不死, 又怎么可能放过我们?”

余氏上前几步, 将儿子挡在身后,冲着男人吼道:“不就是怕儿子拖累你吗?”

“他就是拖累我了呀。”李父振振有词,“老子生儿子, 是为了养儿防老。不是为了一把年纪了还要给他收拾烂摊子,老子教训儿子,你站远一点。把老子逼急了,老子连你一起打。”

余氏没有退让, 反而上前两步,梗着脖子瞪他:“你打!今天你打一个试试?姓李的, 这天底下我最对得起的人就是你了,你还要打我?你打啊,也让村里人都看看你这翻脸不认人的丑陋嘴脸!”

夫妻俩在院子里吵,看热闹的人又悄悄围拢过来。李父好面子,眼看妻子这样,他又不能真的对儿子动手,恨恨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李家兄弟早已娶了媳妇,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们在明面上从来不会与李三河为难,有什么事情都让父亲出头。

其实李父过来教训儿子,也是兄弟俩的主意。

富家公子可不会跟你讲道理。在他们那些贵人眼中,亲兄弟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位江公子如果要教训李三河的话,一定不会落下他们。

看到父亲回来,李大河上前试探着道:“爹,这样不行啊,看他们母子的样子,似乎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与这种人就没法讲道理,他压根听不懂话。”

李二河皱眉:“爹,要我说,这关系还是得断。不管那富家公子有没有耐心打听到这件事,咱们断绝了关系,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真要是麻烦上门,我们也有个辩解的余地。您说呢?”

李父满脸的烦躁:“人家真恼了李三河,无论有没有断绝关系,人家都不会放过咱们。”

“我觉得二弟的话有道理。”李大河出声,“爹,反正你和余姨已经不再是夫妻,只是缺一张休书而已。你还是跑一趟村里的老童生家中……理由都是现成的,三河闯了这么大的祸,你不能让他拖着全家陪葬。我们这些大人不要紧,死就死了,但是孩子是无辜的!”

李父知道,两个儿子想让他借着这个机会彻底休了余氏!

夫妻俩一开始的时候感情不错,后来兄弟三人长大,尤其是李家兄弟各自成亲之后,就开始扒拉家里的银子。李父呢,又心甘情愿的偏向两个儿子。而家里的事情余氏没少干,这样的情形下,夫妻俩渐行渐远,后来有一次,余氏想要给老三相看一个姑娘,结果老大媳妇先一步找了媒人上门给她娘家的弟弟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