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527)

二老恼女婿不听话,到底是一家人,也不可能一直不说话,后来还是请了顾秋实进门,也乖乖让大夫看了。

两人没病,就是有点肝火过旺,大夫说是气的,顾秋实心里明白,这份气……他占少部分,大部分还是林知东给的。

两人生气大孙子干的混账事,偏偏又放不下,可不就憋坏了么。

果不其然,大夫一走,林老头就叹气:“满文,你说知东为何要那么做?他最近两年很喜欢跟那些外头混着的人一起玩,多半是被他们给带坏了!”

他语气笃定。

顾秋实没有多言。

人都是这样,自家的孩子学坏了,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教好,只会认为是外人带坏的。

“我找人打听了一下,听说他住在那天晚上一起喝酒的其中一个年轻后生家中,据说是在柳树巷……那边住的都是穷人,也不知道他习不习惯?”

顾秋实垂下眼眸,遮住了眼中的不屑,就林知东那种人,有人收留就不错了。

何母也是满脸愁容:“这长期住在别人家也不是个事啊,要不……满文,你明天去劝一劝?”

闻言,顾秋实一脸惊奇:“娘的意思是把人接回来吗?”

此话一出,屋中安静下来。

凭着林知东干的事,二老现在不太想原谅。这一次他闯了这么大的祸,必须要给他一个教训。

林父沉吟了下:“不管他。大不了回头他回来之后,咱们给那家人补点银子就是。”

顾秋实起身:“我明天还有事,得回去歇会儿。”

二老没有挽留。

*

翌日一大早,顾秋实又带着兄弟俩跑了一天。

林知南蔫蔫的,没什么精神:“爹,我的腿好疼啊,走不动了,你的腿就不疼吗?”

顾秋实笑了:“回去歇着吧,明天我再叫你们。”

按照他的打算,半个月之后开张。

开张之前,他都没什么空闲。

一转眼,到了开张的头两日。

这近一个月来,顾秋实一次都没有去林家的铺子,因为他开的铺子在繁华的地界,工坊又在靠近城门的偏僻地段,两者距林家铺子都有一段距离,他甚至没有从林家的铺子外路过。

快开张了,顾秋实心情不错。那五间铺子他准备卖瓷器,前两天出了一窑口,花样精美,胚胎轻薄,至少在当下是个难得的新鲜物件,他拿出了几样,只短短两天收到的定金,这些日子花出去的银子就已经回来了。

一回到家,发觉院子里的下人比往日要忙,他有些疑惑,又看见本来应该在房里休息的林晚玉已经到了吃饭的堂屋。

他走过去,还没进门就看见了周量。

周量看见他后,隔老远就起身:“表妹夫,你回来了?”

顾秋实点点头。

“好些日子不见表妹夫,我好不习惯。”周量笑吟吟道:“听说表妹夫最近很忙,生意做得不小,真的么?”

顾秋实脱下披风:“我不太会做生意,乱来而已。表哥坐,饭菜一会儿就得。”

林母招呼:“阿量,别站着,坐下说话,喝茶喝茶。”

她特别客气,周量重新坐下:“姑母不用管我,都不是外人。我就是怕表妹夫这些日子不去铺子里不是因为忙,而是生我的气。”

林母立即否认:“没有的事!你想多了!你帮了我们家这么大忙,一家子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生你的气?

“没有就好。”周量看向顾秋实,“今天我来,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知东那孩子,之前跟家里生了气跑去住在别人家……当时我还劝了几句,他很不高兴,把我撅回来了。我是舅舅,身为长辈也不会将几句难听话放在心上,就是……最近两天他居然跑去跟那个花娘住在一起了,就跟夫妻一样,据说他还到处发请帖,说是初五那天成亲!”

“什么?”林母霍然起身,激动地吼:“他敢!”

林父皱眉:“真的假的?”

“我也希望是假的,这孩子小时候看着挺乖巧的,怎么长大了倔成这样了?”周量再次叹气,“这是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脸面,也不顾及家中长辈的想法,简直就是个混账!”

第277章 赘父 七

顾秋实早就看出来了, 老两口虽然对大孙子特别失望,却也没想过真的不要这个孙子。

从他们重新修建院子就看得出来,不大的地基上修两进正好, 他们偏偏要挤三进……如果能够摆得下三进院子,当初他们买的时候也不会是两进。

现在工匠给出的图纸是有点畸形的,左右两边各摆一个院子,中间只留了一条道, 那条道可以通向后面的第三个院子。

第三个院子特别大,又清静,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大路有点远。但留出的通道有点宽, 可以直接坐着马车到后面, 其实没什么影响。

老两口以为大孙子在外受了苦之后就会回来认错道歉,两人再顺势原谅他……刚好还能提出让他和那个花娘断绝来往。

他们万万没想到,大孙子在没有告知家里的情形下居然要和那个花娘结为夫妻。

真就如周量所说的那样, 简直是个混账!

老两口气得胸口起伏。

周量见状,急忙上前安抚:“姑母, 您不要生气, 谁家都有几个不孝子孙, 气出病来无人替!”

林母如何能不生气?

她有些气喘:“小时候乖乖巧巧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我早就说过,别让他在外头跟那些人混, 你们偏不信。”

这个“你们”,说的是林老头和何满文。

其实何满文有些冤枉,教养几个孩子的事,他一般是不插手的。老两口愿意照顾他, 真的把他当做一家人,但也是真的看不起他, 更看不起乡下的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