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917)

“我没做生意。”顾秋实不耐烦,转而扯着嗓子喊:“我还没吃晚饭,娘,有吃的吗?”

顾氏心里有点怕儿子和大伯子吵架。

晚辈和长辈吵,肯定是要吃亏的。

“有有有,刚好还剩一碗粥,我去给你热。”

顾秋实直接进了厨房。

赵继强没有追进厨房,而是在外头扯着亲弟弟说话。再三强调不能做生意。

赵继发面上一脸恭敬,心下不以为然。儿子对外说是在镇上帮人跑腿,但他知道,儿子又在做一些小生意,去城里也不是单纯地帮人接货,自己也有带货。

赵家姐弟三人正围着那一堆东西叽叽喳喳,赵志东前面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两个,三姐也已经定亲,这会儿在摸着那细滑的料子。

顾氏将厨房的门关上,低声问:“志东,你以前买东西也没这么张扬,怎么今天一下子买这么多?搞不好一会儿你爷爷要过来教训你了。”

她一边说话,一边熟练地烧火。

“读书的人是赵志鹏。”顾秋实想了想,“七年前朝廷就已经下发了文书,商人也可以科举。”

只是这份文书发下来才短短几年,而在此之前,商人不能参加科举的规矩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家有读书人的人家,为了不冒风险,都不肯做生意。

万一哪天又来一份文书,家里做生意的不能参加科举了怎么办?难道寒窗苦读十年,就只能被拦在考场之外?

赵家老两口也是这样的想法,宁愿不赚那份钱,也不能担风险。

村里好多人不知道科举的规矩,但赵家有读书人,顾氏也听说过:“你爷奶他们就是怕变数。毕竟,商人不能科举是老规矩!据说很多人都不服,包括大人都想改回去。”

“科举的是赵志鹏,跟我们二房又没关系。”顾秋实摆手,“娘,不要管他们,我好饿。对了,我买了一些酱肉,让三姐切了,每个人都再吃点。”

这顿饭注定是吃不清净的,酱肉还没切,老两口就赶了过来。尤其是赵老头,一脸的不高兴,脸上皱纹深刻,眼神阴森森的。

“志东,我听说你在做生意?”

事实上,今天不是大集,顾秋实在镇上卖料子又已经是下午,而赶集都是早上,可以说,村里还没人看见他做生意。

方才赵继强问起,顾秋实可是否认了的。

“爷听谁说的?”

赵老头也不回话,只问:“你就说有没有这事儿吧?”

顾秋实好奇:“有如何,没有又如何?”

赵老头一怒,提起手里的拐杖就拍了过来。

第448章 打秋风的穷亲戚 四

不说顾秋实不会站在原地乖乖挨打, 就是原来的赵志东,也没那么老实。

赵老头到底年纪大了,拐杖来势汹汹, 落在顾秋实眼中,他的动作特别慢,慢走两步就散开了。

没打到人,赵老头更生气, 怒吼道:“你还敢躲?老子打断你的腿,看你还怎么跑?”

赵继发急忙上前抱住亲爹:“爹,手下留情啊!”

赵老头儿挣脱不开儿子的拉扯, 怒气冲冲道:“从今天起, 不许他再出门。志鹏读书,那是光耀门楣的大事,不能让这个老鼠屎给坏了事。”

顾氏见状, 急忙上前拉扯儿子:“志东,赶紧跑啊。”

她的意思不是让儿子赶紧离开院子跑进屋子里躲, 而是希望儿子即刻跑出大门, 此后想做生意还是如何都行, 只是不能再回来了。

当然了,她可没打算跟儿子断绝关系,不过是当着老头子的面不再来往而已。

赵继发也在给儿子使眼色。

顾秋实不走, 如果赵志鹏没有干那些缺德事,为了一家子面上的和睦,他愿意离开暂避。

但赵志鹏不干人事,顾秋实觉得, 要离他越远越好。

只看他短短一年就花出去了八两银子……这还只是面上的,私底下谁知道他借没借?要知道, 赵志东送去的那些咸菜,他对孔红儿都说了是花钱买的。

这银子没有到赵继东的手里,然后他又说花掉了,那去了哪儿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这样的情形下,顾秋实认为,有必要跟他们撇清关系……他明明可以分批买东西,悄悄拿回来,但却却大张旗鼓拉了一车。为的就是等赵老头发作。

“我又没做错,凭什么要跑?”

这话让赵继发很是担忧,他用眼神几次示意儿子快跑。

赵老头气得够呛:“你要是敢跑,我非打断你的腿不可。从今天起,你给我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许去。”

顾秋实面色淡淡。

对面的赵老头放完了狠话,认为孙子不敢忤逆自己,便也放下了拐杖。又一把推开了抱着自己的儿子。

“拉拉扯扯做什么?这个是你们太宠着这个混账,所以他才敢胆大包天。志鹏是读书人,以后要参加科举的,家里有人做生意,那会拖他后腿!你们到底明不明白这个道理?”

赵继发心里也很不满。

家里的孩子多,分给他的十亩地有一半是薄地,那地方土肉薄,随便怎么养,每年的收成都不高。这么多的嘴等着吃饭,儿子出去找一条活路是好事,结果这老头非要拦着?

家里揭不开锅,老头也不会管,赵继发心里不高兴,面上却道:“我懂我懂,爹放心吧。回头我好好跟继东说。”

赵老头觉得孙子应该被自己吓住,以后再不敢跑出去做生意,终于满意了,嘱咐道:“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赶紧相看,成亲了就会更稳重更懂事些,跟老人家犟嘴,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