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364)

作者: 金桔柠檬 阅读记录

怎么就把这群大神给吸引过来了。

了解了前因后果,严文烁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里面都是江记者在推动,人家把周大夫给小孩接上手掌的新闻稿,发到省里不说,还发沪市医学方面的报纸投稿。

这才引起本就重点研究,这一外科项目的医生团队过来。

周璇的小院里。

六月酷暑,天气热得在屋里待不下去。

周璇把两位医生请到凉亭里招待。

这里时有微风轻拂,比里面可凉爽多了。

两位军医一位叫高阳,另一位叫秦海涛。

聚精会神的听着周大夫讲述,“断肢再植术”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设备。

两个人都认真拿本子记着,周璇所说的每个要点。

郝建兵和林秀芹也在旁认真听着。

不过两人没有都想要学外科的想法,也就听听,了解一下罢了。

看着自信侃侃而谈的老师,让两位资深外科医生都面露钦佩。

郝建兵这才知道什么叫妖孽,什么叫天才。

高阳喝了几口放凉的菊花茶,才要询问问题,忽然听到汽车引擎声。

这声音周璇他们,一听就知道是医院的救护车。

还以为又有什么棘手的病患,需要周璇出手。

听了廖勇的话,几人面面相觑。

竟然有沪市的交流团,特意过来找周璇做学术交流。

郝建兵和林秀芹面面相觑。

什么时候老师的名气,都传那么远了吗?

周璇低头沉思,向廖勇询问对方打算休息一下,还是现在就要进行交流。

第632章 自惭形秽

廖勇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听说沪市的几个外科医生,昨天在县城休息了一天,先去拜访过县城医院。他们才坐今天第一班车来的,如果周大夫方便的话,想今天就开始。”

周璇看了手表,下午一点多,时间还不算晚,决定过去会会他们。

高阳和秦海涛自然不想错过,难得的交流机会,正好一起过去。

为了让这些人更加直观了解“断肢再植术”。

严文烁派人过去接所有做过,“断肢再植术”的几个患者过来。

美其名曰,周大夫特意过来给他们复诊。

结果是那个断掌的孩子先到的。

小石头是他妈妈陪同过来,调养了两个多月,小石头小脸气色红润,眼睛明亮有神。

忱建波半蹲着仔细打量着,小男孩握着钢笔的手。

无论是抓握能力,还是使劲时的力道,通通都在标准线。

如果不是手术缝合痕迹,忱建波都不相信,这是两月前才刚接上去的。

虽然他也成功做了一例“断指再植术”,但其中技术及成功率仍有待提高。

但就这样已经叫他们振奋鼓舞了。

忱建波深信,只要继续深入研究,一定能摸索出一套,系统正规的再植手术技巧,进行推广普及。

可就在他们摸着石头过路之时,竟有人在进行更高难度的“断掌再植手术”。

刚开始看到那份报道,没人会相信一个小城镇,竟出了个这样的天才人物。

还是忱建波抱着宁可白跑,也要来探究清楚的想法,一再向院领导申请才有此行。

现在亲眼见到伤患的恢复情况,怎不叫他们激动。

一个毫无先例可借鉴的断指续接手术,想把技术精通乃至推广,恐怕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都无法真正掌握完善技术。

可如今真真切切,见识到有人已经先一步,跨越到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高度。

患者手掌分裂式截断,不仅重新接上去,而且目前来看,功能已经恢复了七八成。

这简直就是近代,我国最伟大的医疗事件。

也让忱建波感觉自惭形秽,亏他以为自己才是首例成功范例。

没想到有人早已经具备一套完善的外科技术,比自己高明不知多少倍。

县医院院长陈忠实,上次可是有幸,参与进给孩子接手掌的手术中。

周大夫其难度之高,手法之专业,一度让他们惊为天人。

眼下亲自给孩子检查完康复结果,更是佩服得无以复加。

这何止只是帮孩子接上手,简直就是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试问一个残疾人,和四肢健全的人,长大后所面对的境遇能一样吗?

心头一动,对惊叹连连的三位沪市医生道:“我曾经好奇询问过周大夫,如果更难度的断臂,是否也可以做再植术,你们猜她怎么说?”

这话一出,所有外科医生都激动地盯着他,忱建波更是呼吸急促连声追问。

严文烁无语翻了个白眼。

这个陈忠实就是爱现,这些可都是他的词啊。

本来打算在他们检查得差不多,才爆出周大夫透露的信息,将这些大城市来的医生震惊一把。

次次都抢他风头,这朋友没法耍了。

第633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

既然失了显摆的先机,那就泼泼凉水吧。

严文烁背着手轻咳一声,提醒被兴奋冲晕头的众人。

“周大夫是有这么提过一嘴,但她也说过,理论可行。那实际操作起来,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

被严院长这么一提醒,众外科医生都冷静下来。

是啊,“断掌再植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难以攻克的鸿沟,“断臂再植”恐怕难度更甚数倍。

周璇来到会议室时。

发现小石头母子俩也在,孩子妈看到周璇眼睛一亮。

牵着儿子迎接上来跟她打招呼,周璇摸摸小家伙的脑袋,从口袋抓一把奶糖塞他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