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370)

作者: 金桔柠檬 阅读记录

数完抱着110块,哭得泣不成声。

以前在丰泽大队,没有人看得起赵三。

因为他是出了名游手好闲的二赖子,没事口花花逗逗这个大媳妇,那个小婶子。

经常被人拿着扫把追着个撵,有时候还会被对方男人堵着胖揍。

干活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挣的工分还不如一个小少年。

可是自从跟郝建兵打赌,带领几个跟他一样的光棍,一起负责养蚯蚓的任务后。

大家似乎渐渐转变对他的态度,也开始尊重起他们这些人。

大多数人还夸,他们所管理项目中的蚯蚓粉,能够正常供应给各个部门,他们这些二赖子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种被大家认同的感觉,让他们既陌生又新鲜。

渐渐的他们也开始正视这份工作,尽职尽责按照标准养殖,将长成的蚯蚓如期,交给负责制作蚯蚓粉的人。

原本只当社会地位提高而已,没料到年底还能分这么多钱。

一百多块啊,他从小到大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够娶好多个媳妇了吧?

第642章 好样的

赵三心里发狠,决定过年前就得给整一个小媳妇回来。

此时的赵三并不知道,因为太过焦急结婚,被那无的良媒婆摆了一道。

娶回来一尊不好对付的大神,那吨位,那臂力,分分钟碾压得他,彻底变成一个耙耳朵。

再也不敢变回以前那样,一直勤勤恳恳的干活。

否则以赵三那惫懒的性子,手头上拿着这么一大笔钱,说不定又会原形毕露,开始散漫起来。

可惜他没这机会了,即将娶回家的母老虎,会教他怎样正确做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周璇亲了亲小包子胖嘟嘟的小脸,小家伙似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小人儿非常兴奋,不时晃动一下小身子。

望着大家欣喜领钱的一幕,周璇由衷为大家感到欢喜。

这不正是她想尽办法,为大队谋取发展的初衷吗。

想当初,刚回到大队的时候。

迎面见到的人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家庭甚至几个人,共用一套拿得出手的衣裳。

人都是面黄肌瘦的,好像一阵风吹了就倒的那种。

大队就家里过得算是稍微好一点,当属她爹,再来就是大伯,所谓的好一点,也就是尽量不饿肚子。

她爹是因为本身会木工木匠手艺,到处游走十里八乡给人家做木工活。

再加上二哥每月也会寄津贴回来,所以手头才会松一些。

大伯家也是多亏,二堂哥在外面跑长途,时不时会送点东西回来,才稍微比其他社员,过得松快一些。

周璇闺蜜主业是农科学院的技术员,笔记本电脑里都是关于,如何种植养殖的资料,可谓是拥有着宝山。

周璇不想将这些资料束之高阁,便提前将这些科学的养殖方法,教授给社员们。

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现在就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这个会议足足开了两个小时。

除了几个主要负责项目工作的,和贡献比较大,工作也比较繁重的,领了上百块,其他个人都是几十不等。

可就是这么几十块,足够他们欣喜若狂了。

要知道现在多数家庭都没有分家,一家兄弟四五个,再加上娶的妻子,能有十个人打底,一人几十加起来,那笔数可不得了。

大家简直乐懵了,所有人都分完钱,轮到周璇的时候。

宋敬梁站了起来,郑重其事的道。

“咱农场能有今天,得多亏了一个人,即便我不说,大伙都应该明白是谁了吧!”

话音刚落,下面有社员举手高呼:“周大夫好样的!”

对方激动的情绪带动了,本就感恩周璇付出的社员们,此起彼伏向周璇表示感谢。

都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鸡鸭牛羊,这些家禽牲畜,最容易得瘟病。

还有一句话叫,没有这个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在没有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以及有效的防病措施,人们宁愿下苦力去种地,也不敢肖想养殖这些娇气玩意。

但凡出一例瘟病,就得全军覆没,所以目前大规模养殖场,还是屈指可数的。

宋敬梁抬手压了压,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第643章 陆骁再归来

宋敬梁动容道:“我们农场能如此成功,都是因为周璇同志付出的贡献。”

“消毒药粉、防瘟防病药丸、鱼苗、爱科学养殖的方法。还有收成比野草多十倍量的新型牧草种子,各种项目都绕不开她。现在农场获得大丰收,她自然功不可没。”

“所以,我们商量过后,决定给她颁发奖金,就奖励一百块,大家怎么看?”

大家自然不会有意见。

周大夫一天到晚守着卫生所,尽心尽力给社员们看病,这一年多来,不知给大伙带来多少便利,治好多少社员。

有人高喊着给少了,和周璇的付出不成正比,要不就在他们这,腾出一些奖励给她。

把自己拿出来的钱分润一些给人,这事发生在往常被穷怕的他们身上,可是很少见的。

周安福当了十几年干部,最是了解这些家伙。

也就是侄女才能让这些人做到这点,心里涌起来的自豪感,压都压不住,嘴角露出得意的笑。

周璇手头上不缺钱,就这一年多和黑七交易的数额,已经达到几万块。

如果再加上那些古董金银珠宝,恐怕数目还得往上翻一翻。

这一百块对她来说可有可无,于是对宋敬梁道:“这钱就当是我收下,不过我准备把钱捐出来,放在学校账上,当储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