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48)
周安福没事整天泡在周璇院子里,自然也知道老婆子的情况,听说老伴几米开外的黑板字都能看清,欢喜得连声将她一顿好夸。
拍板将卫生所的事提上日程,毕竟早点成立大队社员也可以早点受福利。
边往外走,周璇边状若无意道:“大伯,我看这牛棚挺破旧的,顶上有些还破洞,这里有骡子有牛,而且牛到时候要是产崽,要碰到下雨天环境更糟糕。”
“我建议大队还是组织一下人手,修整一下比较好。”
周安福点点头,其实早就有修缮一下牛棚的打算。
这不是正是农忙季节,人手都紧着地里,眼下是不能拖了。
停下脚步,指着牛棚旁边的那些废屋。
“大伯为什么,不把这五间废弃的屋子利用起来?种个蘑菇,再不济,养养鸡也好。”
周安福失笑:“蘑菇还用种?山里大把。”
“但山里的是季节性的,雨后潮湿才出蘑菇,社员们还得特意放下工作,特意上山采摘,摘回来的也只够自家吃。
如果种植就不一样,技术掌握了,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有多了农副产品收购站,不是也有收购的吗?”
赵卫民一边听着就心动,直接告诉他有搞头,于是插嘴追问。
“我是见大伯这两天,因为郝主任临时往队里塞了知青过来,没钱建新知青点的事唉声叹气的,才会这样提议的,其实来钱的门道不少,就看我们怎么操作。”
这年月农村的收入就指着地里的那点微末收入,周璇想让家人光明正大多些收入,就得要借着集体的力量,让村子富裕起来。
说起这个周安福就来气,刚夸那老小子会办事就给他整幺蛾子。
冷不丁就给他塞十来个知青,还说啥是帮老友分担困难,时间还很紧,他哪里找地安置那些知青去。
旁边一直听着的赵卫民试探问:“你刚才说种蘑菇得掌握技术,可是谁会这种蘑菇的技术?”
“我还真会种蘑菇的技术,香菇、茶树菇,木耳,这些技术我还真有。”
论有个会折腾闺蜜的好处。
那妮子的副业是个扑街写手,主业可厉害着呢,农科院专家级别的研究员。
她常泡在诊所套房里,为此周璇特意给她留了一个房间,在她房间里的笔记本电脑,有许多最先进农业技术。
像这种种菌类的,是最基本最原始的。
周璇随便抄一抄,整套技术就都有。
周安福和赵卫民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心动。
殷勤地将周璇,带回办公室里继续聊。
第84章 开会
周璇闲适靠在椅背上,侃侃而谈:“我们可以成立养殖场,虽然现在按人头养家畜,但是如果我们以大队的名义集体的养殖,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人家说,家财万金带毛的不算,养那么多鸡鸭,万一遭了瘟,那可就损失惨重了?”
赵卫民一听搞养殖,就觉得应该排除这个项目,还是说说种蘑菇靠谱。
“可是我有药可以防,真发病我也可以治啊!”
空间那所前主人留下的小院,里面的可是医学古迹可是五花八门,什么药膳啊,动物防疫方子,美容方,那是啥啥类型都有。
随便整出个防鸡瘟的药,那是手到擒来。
这些天的相处,周安福可以算重新刷新对侄女的认知,知其若无把握不会无的放。
“小璇,给我们具体说说!”
赵卫民拿出纸笔认真记录。
周璇也不藏私,提出三点挣外快的法子。
第一,成立大队合作社,科学种植香菇茶树菇,技术由她提供。
第二,大量养殖鸡鸭,卖肉卖鸡蛋。
办养殖场的前提,得大量种植蚯蚓,收成蚯蚓后处理熟研磨成粉,是喂鸡鸭最好的饲料
大量的鸡鸭幼崽市面上难获取,就人工孵蛋,人工孵蛋方法及防病的药物,同样有周璇提供。
第三,成立手工皂作坊。方子同样由周璇提供。
越写赵卫民越亢奋,脸上尽是跃跃欲试表情。
周安福也知道,这三项当中只要成了一项,村里也不会捉襟见肘。
连建个像样的知青点的都没有,还要打粮仓的主意。越想越激动,目光灼灼的盯着周璇。
“小璇,这三个主意都需要你提供技术,你有多大的把握?”
“没有十成也有九成的把握。”周璇笑盈盈给出答案。
“好好好!大伯信你,小璇你就是村里的福星,这一回来就给村里带来这么多好处,放心,大伯亏不了你。”
周安福从周璇这里得到确切答案,迫不及待打开大喇叭,召集大队干部回来紧急开会。
干部也需要在地里挥汗如雨的挣工分,莫名其妙被招过来开会。
都在讨论发生了啥大事,往常开会不都在中午休息,或者晚上闲下来的时候?
周璇被留下来,她是这三个项目最主要的实施人,其他干部要有疑问可为其解惑。
赵卫民口沫横飞地将刚刚记录的,转述给后面来的干部听。
大堂哥是二组生产小队的队长,自然是站在堂妹这边,几乎无条件附和。
其他人却将信将疑。
“现在不许允许私人买卖,这是薅社会主义羊毛,咱这动静搞得这么大,别是把那帮小青年给惹过来。”
一组生产小队长,向来做事保守,先提出质疑。
周安福抽了口水烟,看了一眼在座的干部,“咱们是大队集体,不是私人办的,在政策上是允许的。”
“那个尾巴呢,按人头养的鸡超出就是割尾巴,那些人可没有道理可讲。”三组生产小队长站起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