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668)
“听说姚部长曾是在空军部门任职过几年,您有没有幻想过,咱们也能拥有自主研发战斗机的一天。”
听到年轻人这句话,姚衡心脏不由自主狂跳个不停。
定定看着他,试探性答:“这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每个进入空军服役的军人,就没有不期盼,咱国家能生产自己的战斗机的。”
旁边有一个类似学者的中年人,满脸期许附和道:“这也是所有研究人员,最终的梦想。”
想起什么又是遗憾叹气,“可惜咱们国家掉队太久,咱没人才没基础。
想要自主研发出自己的战斗机,可以说难如登天。
或许需要许多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努力潜心研究,不久的将来或有希望吧。”
话中的语气未免太过悲观,但恰恰是国内的现状。
在如今国际上科研技术,对我国层层封锁的状态下。
想要获取造飞机的核心技术以及材料,简直难如登天。
陆骁认可他最后一句话,“咱们的国人骨子里潜藏着,一股认识不服输的韧性。
先辈们早就用无数的成就,向我们证明这一点。
早期那些西方国家的人不是嘲笑,我国绝对不可能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制造出原子武器。
结果又如何,那朵在戈壁上绽放的蘑菇云,无疑狠狠甩了他们一记耳光。
我被科研人员真正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上面派来的八个成员中,有四位是国家各种项目的一级科研人员,属于国宝级的人才。
听了陆骁的话,由内而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更好了。
陆骁站了起来两份资料推到,刚刚开口的两位学者手里。
“这是晚辈一些心得,眼下恰逢其会,请几位前辈帮我评估一下。”
冯院士原本出于好奇与尊重的心态,去拜读对方的研究成果。
结果看到项目标题,激动得差点从椅子栽下去,赶紧坐直身子掏出眼镜认真看着。
接到另一份资料的李院士,就没这么稳重了。
看到标题的那一瞬,直接猛地站了起来,起得太猛还带倒椅子。
眼睛死死盯着资料,惊呼:“战斗机的发动机原理与生产纲要!”
第1151章 制造国产机的野望
姚衡纳闷看着陆骁的举动,心里简直好奇极了。
不明白对方为什么没有答复自己的邀请,反而把话题扯到讨论学术去。
不过出于对科研人员的尊重,依然耐心的等候,并且端起茶杯小口啜了一口茶。
谁曾想,李院士忽然来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差点没让他被茶水呛着。
另外两个科研人员惊疑不定地从座位上出来,探头去看冯院士那边的资料。
“二代机、三代机、四代机的区别与优点,三代机的自主生产……”
两人一副见鬼的表情盯着,正一派怡然自得喝着水的陆骁。
心里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能形容。
如果这份资料,同前面十五份研究资料一样真实无误。
那这人的妖孽程度属实太过逆天。
想不通究竟是怎样的脑子,才能成就出这么一个,同时涉及多方面领域的研究人才。
惊才绝艳、绝世天才等等词汇,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这等多方面怪才。
姚衡此时同样震撼得失去表情管理。
啥形象都不顾了,嗖的一下来到冯院士身边急切追问。
“冯院士,怎么样?这份资料真实性有几成?”
冯院士现在整个人彻底沉浸在资料中,压根听不到他的询问,所以也根本不会给他回答。
姚衡急得抓耳挠腮,抬头瞥见始作俑者,还有心情和季首长拉家常。
实在压抑不住好奇,向来稳重的他,过去逮住陆骁一通询问。
“陆同志啊,能详细跟我说说这些资料吗?你知道的,在科研方面我是外行……”
陆骁请他坐在身边,随手从行李箱拿出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姚衡和季首长像看稀世珍宝一样,灼热地盯着那个简陋的行李箱。
随手就能掏出震撼全国的科研资料,这就不是普通行李箱了,而是需要重兵护送的秘密珍宝。
陆骁态度谦和向他们介绍,他接下来想要申请实施的项目。
制造国产战斗机!
更夸张的是,从机身材料零件到发动机,每个环节通通都是自主研发的。
为了不将领导们和科研大佬,给吓出个好歹。
陆骁选择以低调保守的方式,先放出二代机战斗机的研究生产资料。
二代战斗机在50年代末,50年代初已经开始装备空军,最大速度为二倍音速的战斗机。
像浪漫国度的幻影系列,米国的F系列,就曾经一度制霸高空。
其实在70年代中期的时候,那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装备三代战斗机。
三代机的高机动性,爬坡率,盘旋半径等等,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就算如此,他们的科研人员也不曾松懈,已经在着手研究第4代机。
如今国内百废待兴,研究生产战斗机的资料几乎为零。
这方面的人才,也是被这些发达国家紧抓在手。
别说二代机,即便是一代机的资料也无从获得。
陆骁此时拿出二代机的整套完整系统的研究资料,对国内来说无异于,在平静的水面扔下一颗鱼雷。
让原本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彻底有了翻盘的机会。
第1152章 昏迷不醒
即便这种机型已经过时,但是通过研究二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