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923)
毕竟大棚蔬菜顺利建成,成批的蔬菜源源不断送往各个军区,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想当初,周璇给他们提出大棚养菜的主意后,怕他们走弯路,就给他寄去资料。
闺蜜学的专业是农学,笔记本里储存不少,大棚种植相关的资料。
但真正实施起来还得专业人士辅助,周璇便将那些资料誊抄出来,给二哥寄过去。
周卫国正是拿着这些资料,才顺利的让农科院那边,迅速组建一支研究小组出来。
真正实施完,他们才了解那套资料有多么完善。
而弄出这项细致研究的人,无疑是个人才,也是他们研究院急需招揽的,如果能请到此人,无疑能壮大他们的队伍。
一事请求周卫国,打电话给周璇询问,是否知道这人的去向。
这些资料是地球上,后世农科院专家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验的研究成果。
非一人之功,周璇怎么可能找出这么一个人,于是就想出这么套说辞。
这一晚大家聊得很晚才散。
翌日一早,大家就起来忙活。
光周家一大家子人,人手就尽够了,并不需要村民们来帮忙。
在姜二妮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忙着各种菜肴。
猪肉昨日已处理好,先焯水煮熟放在阴凉处通风,今日再行烹饪就好。
掌勺的是周璇苏青和秋月,江晓希林念娣慧芳帮忙切菜。
男人们则负责洗菜、处理鱼虾,杀鸡杀鸭。
周安平和姜二妮夫妻俩今天是主角,小辈们都不愿意让他们帮手,两人乐呵呵的在屋里各处看着大家忙活,时不时给指点一两句。
提早来看热闹的村民们,瞧了无不羡慕。
这老两口命真好。
儿孙满堂皆孝顺,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孩子们的孝敬,老夫妻俩只负责快快乐乐的悠闲养老就好。
一不小心活成大家最想要的样子。
辛辛苦苦一辈子,临老不就想过上这样的日子吗。
廖锐今天特意请了假,早早就过来了,车上拉了不少饮料。
进门内容就招呼孩子们去搬饮料,却被秋月抓了壮丁。
催着去抱柴火,他笑呵呵的应了声就去,屋后柴火堆搂柴火去。
到了下锅的时候,周家附近就散发出一阵阵馋人的香味。
吸引来不少,被勾起馋虫的孩子们在附近驻足。
开席前,依照过寿的流程,儿子们先挨个上前给老爷子磕头,而老爷子给他们发红包。
作为陪伴他一生走过来的枕边人,姜二妮自然得陪在他身边,享受着幸福的时刻。
两位老人全程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让人看着就能由衷共鸣到,他们心中的满足和幸福。
午饭时间一到,准时开席。
人数太多没那么多桌椅,让各家自行带碗筷席地而坐,颇有一种野炊的即视感。
不过乡下地方大家也没多讲究,只要菜色够丰富,就足够让人夸赞不已。
第1588章 实践课
而周家做事向来敞亮,出手也大方,从未让人失望过。
席面办得特别丰富,一桌十道菜,有八道都是硬实的肉菜,还给提供可乐和啤酒。
可以说一顿饭吃的宾至如归,热闹非凡。
吃得高兴,那吉祥话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的向寿星公抛去。
周安平在一众儿孙的包围下,感受着这番景象欢乐的庆生宴,激动欢喜感动等情绪,让他从始至终都红光满面,久久不能平静。
悄声对笑容满面的老伴说:“等后年你70大寿时,咱也给你办这么热闹的寿宴,也让你跟着乐呵乐呵。”
姜二妮面上不显嘴角,已经快翘上天了。
“算你有良心,可不能光嘴上说说,我可认真了哈!”
“欸!你跟我受了大半辈子苦,帮周家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对你好都是应该的!”
这话,周安平说得真心实感。
都说娶妻娶贤旺三代。
正是娶了这么有远见的妻子,在孩子们成长的中途中,每当碰到要做选择的节点,都如此有大局观,这五个子女绝对不可能有今天这番成就。
热闹的寿宴结束后,周璇母子俩如期老地方进行义诊,也就是是最初周璇用来办卫生所,靠临村道旁的一个房间。
自从周璇离开村子,村子就改为丰泽农场,干部们就在办公室对面,重新盖了一个卫生所,周璇这边院子里的也就归还给她。
村民们很珍视,周璇每次回来安排义诊的机会,有病没病都让把把脉求个安心,提早就在这里排着队。
让大家稀奇的是,这回坐在诊桌后的不是周璇。
而是今年才十八的养子。
周家从来没隐瞒几个孩子的来处,对于这几个从震区收养回来的残疾孩子。
村民们非但没产生任何歧视心态,反而对他们很是心疼照顾。
但如此年轻就开始独立坐诊,也是让不少人感到惊奇。
有人见同村伙伴这么惊讶,一脸大惊小怪的表情提醒:“想当初周大夫回程当镇卫生所医生,也不才十七八,宏晓从小跟着她学医,怎么就不能出师了?”
“就是!瞧你们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小心被外村的人看笑话。”
周璇搬了张靠背椅,放松的坐在宏晓身后给他压场。
但凡他开的方子,总要过目一下,如若对症且放行,遇到不对症便当场教学。
他整过脉的病人,也亲自再给把一下脉,来判断是否正确。
简而言之,这次就相当于一次,考验宏晓功底的实践课。
学医这么多年,宏晓没少给身边亲人把脉实践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