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不想再走捷径了(265)+番外

作者: 临山海 阅读记录

原来竟然连其中穿着的麻绳,也同样腐朽了。

洛千淮捡起一根竹简,上面的刻痕清晰可辨,但字体却是笔画极为繁复的大篆,她根本就不解其义。

她想了想,从裙下撕了一根布条,将这一卷散落的竹简捆扎起来拎在手中,继续探索。

再向外走,就见到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水池,确切地说,是冰池。

细细的冰线,自石壁上方蜿蜒而下,汇入了池中,冻结在一起。

洛千淮越过了水池,继续向外行去,余光忽然扫到了墙侧一角,心中一震,慢慢走了过去。

一具枯骨正盘坐在那里,看骨架的尺寸形态,应是位成年男子。一块青玉牌子就落在地上,穿孔的地方仍然可见一截黑色的绳头。

想来是时日过久,系绳风化,才让这块原本系于颈上的牌子脱落了下来。

洛千淮前世见过的尸体多了去了,不管是大体老师,还是人体骨骼模型都不少,并没有因着这个生出恐惧。

她的目光落在枯骨身侧,那里不同于其他地方,地面并非是石质,而是不知从何处挪来了一块十平方米左右的土层。

土层连着那方水池,此刻似乎也被冻住了一般,看不见任何生机。一根无叶无花的枯枝就插在其中,看起来很像是一根早已死去的植物。

洛千淮的心却呯呯地跳了起来。她前世曾经见识过冬季的人参,脱去叶子陷入冬眠,看起来就是这副毫不起眼的模样。

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经明白系统此次要领的奖励,究竟为何了。

今日她穿的是一件绯红色夹袄。她从夹袄的表面抽出了一根红线,带着近乎虔诚的面容,将它绑到了那根枯枝之上,然后在附近找到了一支锈迹斑斑的青铜小铲,一点一点地将周边的土层挖开。

为了尽量保持参须完整,这个工作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最终的成品约有八百克左右,连参带须长接近两米,堪称品相绝佳。

若是放在前世,这种参王至少会拍到几千万元,被人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以备关键时候使用。

但眼下受到条件的局限,这根罕见的三百年参龄的人参,就被洛千淮随便地卷了起来,用撕下的裙摆缠了几圈,同那卷竹简一样提在手中。

除了人参之外,洛千淮还在土层一角找到了一只巴掌大的檀木匣子。

匣子没上锁,很轻易地便能打开,里面装的是一些比芝麻还要小的黑色颗粒,形如肾脏,个头却不到一毫米长,很像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洛千淮轻轻拈起几颗,想要认真辨识一番,却见那些种子一出玉匣,瞬间便化成了灰烬。

也是啊,什么样的种子能够留存这许多年呢?洛千淮放下了匣子,提着竹简与人参,迈步走了出去。

石室之外是一道斜斜向下的窄径,看起来应是天然形成,上方高不见顶,不见丝毫斧凿之迹。仍有风自前方涌来,比石室之内更加明显。

不知道走了多久,久到她感到疲累不堪之时,眼前却突然出现了一片宽阔的,可容千人的空间。

这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就着微弱的火光,洛千淮隐约能看见上方层层叠叠的钟乳石。

它们似乎就在火折子闪现的那一瞬间活了过来。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还请大人指一条明路

尖锐刺耳的鸣音从四面八方响起,无数黑影拍打着翅膀向她撞来。洛千淮猜得到它们的身份,但仍然压抑不住恐惧。

她尖叫着用斗篷紧紧地蒙住了头与耳朵,用尽全力向外跑去。

长陵邑廷。

蓟州王世子虞申这会儿已经行止如常,身上的绳索早就被除去,正大咧咧地坐在案前,一边吃喝一边跟霍瑜说着话。

“令尊前儿还来求见父王,请他对你多加关照。”他说道:“要是换了旁人,父王连门都不能让进,但你们父子就不一样了。”

霍瑜微笑着举起了酒杯:“王爷厚爱,瑜与阿翁愧不敢当。”

“说这话就生分了。”虞申摆摆手,饮尽了杯中酒:“父王说你们都是能臣,我以往并未深入了解,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所以,照世子的意思,今日之事该如何了结呢?”霍瑜垂眸,轻轻泯了一口酒水道。

“最近京畿不太平啊。”虞申叹气道:“前有匈奴人混入刺杀乌孙使臣,后有明月楼内部分赃不均,买通山匪杀人劫财。”

“至于大人您,不过几个时辰便侦破此案,将所有暴徒绳之以法,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霍瑜唇角微微地勾了起来,眸中的暗色在烛光中半点不显:“然则世子的所求,莫非就系在那朱娘身上?”

他望向堂下被押着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的朱娘,心中若有所思。

“大人是聪明人,明人不说暗话。”虞申不以为意:“本世子可以保证,未来我造的不羡仙酒,不会短了长陵邑的税收,但在其他地方就未必了。”

“原来是为了不羡仙。”霍瑜点头:“钱帛动人心,这世间很少有人能全不在意。”

虞申似乎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表情变得更加轻松,连称呼都改变了:“霍兄在此事中出了不少力,本世子自会投桃报李。未来便算你三分收益如何?”

见霍瑜面上没什么喜色,他又说道:“你莫要嫌这三分利少,待到此酒行销大豫,甚至西域与南洋,所获之利必是惊天动地。”

“所以为了这份惊天之利,那十几条人命又算得了什么。”霍瑜轻声笑道。

“所以本世子以霍兄为同道中人——那些酒坊伙计太不识相,为谁酿酒不行,偏生一个个死心眼,最后落死无全尸,又怪得谁来。还有这位朱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