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猫鼠同人)玉鼠案(7)

作者: live/稚儿 阅读记录

现见他脸色已缓,方才敢进来说话:“包大人有请。”

“嗯。知道了。”

展昭点头,随那马汉往后厅而去。

***

后厅内,包拯和公孙策坐于侧椅,正品茗香茶。

展昭入内拜见,包拯笑而不言,公孙策是别眼旁看。

心中轻叹一声,展昭弯身抱拳:“属下有负大人重托。”

“哦?此话怎讲?”

包拯放下手中杯盏,炯目中难掩好笑神色,显是明知故问。

比起呵责,这种半调侃的询问更教人如芒在背,展昭无奈,只得照实道:“昨日包大人吩咐属下劝止白玉堂闹事行为,属下办事不力,劝阻无效,致使他今夜大闹开封府。”

“展护卫莫要太过自责。”

包拯知他总惯将错往身上揽,便亦不愿再与他为难,菱角面容松了一笑,道:“白义士少年心性,行事异于常人,本府知道展护卫已尽力劝说。今夜只是惹了小小骚动,展护卫无须自责。”

“多谢大人。”

展昭方才松了口气。

又闻那公孙策道:“听马汉所言,夜闯开封府者尚有一紫衣青年。此人轻功了得,飞檐走壁之能与白义士不相伯仲。”

“哦?”展昭奇怪。

另外一人想来应不是其余四鼠。白玉堂偷出陷空岛,那四位义兄若与他碰到早把这麻烦家伙押回岛去,断不会跟他一同胡闹。

只是,此人到底是谁?

展昭一时茫无头绪。

那厢包拯亦无追究之意:“许是白义士的江湖朋友。展护卫,此唤你来并非为谈此事。”他转头看了看公孙策。

公孙策会意,接口说道:“御书房失物之事已有回报。本来偶尔遗失小摆设并不足奇,据管事太监所述此物细小,除了其玉白洁无暇之外并无特别之处,所以即便遗失多时亦无人察觉。但此玉石小鼠丢失期间,有一名负责打扫御书房的小太监无故失踪。”

“此人恐有窃盗之嫌。”

“展护卫说得对,此人嫌疑最大。”公孙策点头,继续述道,“该太监姓廖名为。后据王朝再查,发现廖为自六月二十八出宫之后再无回来。”

展昭皱眉一想,随即道:“那摆设虽然值钱,但不至价值连城,便是偷去变卖亦不过是几年俸禄。”

包拯点头:“不错。所以廖为绝非为偷玉鼠而逃,但事发后不知所踪却教人蹊跷。”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王朝到那廖为家中查访,未见一人。房中布满灰尘蛛网,至少半月无人居住。听邻里之言,廖为尚有一母,但已于本月初失踪。”

展昭更奇,失声道:“母子二人接连失踪?!难道真是畏罪潜逃……”

公孙策摇头,亦是脸带困惑:“但金银细软却仍安放家中。”

“……”

事述至此,众人实在莫名其妙,便是连足智多谋的公孙策亦百思不得其解。

还未待他们细细研究,门外突然传来急速步音。

张龙赵虎匆匆来报,城南豪富齐寿家中发生灭门惨案。

***

天子脚下开封城,富贵人家众如星。

齐寿便是其中表表,祖业丰厚,虽身为平民无官无爵,但年年贡岁入宫,在仁宗面前奉上种种海外奇珍,南北古玩,甚得皇上喜爱。

齐府更是极尽奢华,雕栏弄柱,金壁辉煌,虽未及皇宫阔落,却直比其豪华气派。

但这人人艳羡的富家府邸,今夜却透着阴森鬼气。

包拯等人匆匆赶到齐府,府门前已有衙役把守,严禁闲杂人等出入。

一股血腥恶味,迎面扑来。

展昭神色冷凝,以他多年办案经验,内里死人不止十数,否则这血腥何以如此浓烈骇人。

诺大庭院,本是富贵辉煌,此刻却有如人间炼狱。

横七竖八的尸体或躺或趴,已再无任何生息,满地鲜血横流,踏地无不沾鞋。尸身虽无明显伤痕,但同一时间看到如此多的死人,便是那些久经场面的捕快衙役,也顿感毛骨悚然。

王朝上前向包拯禀报:“大人,死者合共三十二名。据此地保长辨认,实为齐寿家眷及长工侍婢。”

马汉接道:“据忤作初验,三十二名死者皆为一剑毙命,咽喉被断。”

“嗯。”包拯点头,“王朝,你领人将尸体收拾整齐,随忤作再验,莫要遗留半点线索。”

“属下明白。”

“马汉,仔细搜查大院,看那凶徒可有留下蛛丝马迹。”

“属下明白。”

二人领命下去,那包拯抬目看这可怖景象,但觉此案殊不简单。

便问身边张龙:“可有人证目击凶案?”

“禀大人,首发之人乃一更夫,他打更经过之时发现齐府门前倒卧一具门卫尸体,于是立即报案。除更夫之外,再无人报称目睹凶案。”

“那更夫何在?”

“已带回开封府候审。”

展昭静静站在血泊之中,一种江湖熟悉的杀戮腥臭教他难解眉锁。

有种莫名预感,仿佛这场屠杀只是开端。

不安袭上心头。

眼光及处,忽见府门外有一人影闪过,也不及细想,展昭脚下一点,电般飙出门外将那鬼祟之人截住。

定眼看来,只见此人獐头鼠目,神情闪烁。

“你是何人?”

展昭凛然一喝,顿吓得他跪倒地上连连磕头:“官爷饶命,官爷饶命!”

他越是慌张,便教人越觉可疑。

包拯等人见展昭突然追出,连忙赶来一看。

公孙策仔细观察跪倒在地之人,已所有猜测,与包拯说道:“大人,此人鞋侧粘有血渍,恐怕与凶案有所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