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动物诊所病历记录簿(295)
“吡!——”——理由同前,没有骆家老妈带路,他离家多年,光棍似的这样找上门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混不下去破产来借钱的呢!呃,不过以他那家小动物诊所那种极度坑爹的经济状况,其实离破产还真不太远。
最后到了三个星期之后到两个月的时间,是老朋友老同学的聚会……
“吡!——”初中那个班他没上个几天就出国了,估计那些同学对他的脸还没认清。但不是还有小学同学吗?所谓的小学同学……那不都是隔壁邻居家的吗?都搬得七七八八了,估计街上碰到只要不打架估计是认不出来了。
倒是还有隔壁那位巾帼英雄刘奶奶……
“吡!——”——人家老奶奶事儿多着的!今天要去参加街道组织的文艺演出排练,明儿要参加老年人英语教学课程,可没空跟无所事事的小年轻絮叨。
于是,骆赛森森地寂寞了。
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你妹!
医生抬头,还真就有一轮圆月当空照。
外面是烦嚣盛世,却唯独他被遗忘在这个摸鱼巷的小角。
本以为早已习惯了身在异乡的孤独,却在此时此刻因为在家而不见家人的失落,感到那份浓浓化不开的思乡情,实在是神伤难治。
有见是清风明月,鸟倦归巢,斯人独立,心有所思。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苍凉,气势磅礴的潮涌在胸中翻滚不休,文思泉涌眼见就在此刻。
文艺小青年扶了扶眼镜,仰天长吼一句:“我胡汉三回来了!!!!”
“呱——”一只乌鸦在树杈顶上踩错了爪子。
“汪——”一头狗狗被吓了一条差点把正在啃的拖鞋一整个囫囵吞掉。
“咕——”一只蟾蜍栽了个筋斗。
嗯?!稍等一下!
蟾蜍?!
骆赛连忙回头,就看见一只大蛤蟆两条前肢死死扒着石凳的边缘,后腿蹬啊蹬,好不容易,真是非常不容易地终于爬上了石凳,然后蹲在上头呼呼喘气般,就差没辛苦到甩把汗了。发现好像有人在看它的时候,连忙挪正肥胖的身体,摆出雕刻中常见的那种伏蟾之姿。
医生忍不住扶了扶差点滑下鼻梁的眼镜,借着月光稍微看清楚了蹲在石凳上的大蛤蟆。
宽大的头部,阔长的大嘴,吻圆棱分明,眼凸出,后方有圆形鼓膜,躯体短宽,黑绿色体表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一只中华大蟾蜍?
而且,还……好大一只!
一般来说,中华蟾蜍的体长大概也就十厘米左右,这只却绝对超过了这个正常的尺度,有一面盆那么大,再加上那肥厚臃肿的体型,实在太惊人了。
像龙眼核一样圆滚滚的眼睛非常突出,感觉就像不管骆赛站在那个角度,它都是直愣愣地盯住他来看。
啊,可不管怎么说,不过是一只癞蛤蟆嘛!
等等,为毛院子里会突然蹦出一只蛤蟆啊?
水陆两栖的大蛤蟆不都比较喜欢河边草丛天边菜园之类潮湿阴冷的地方吗?再说现在都已经冬天了,早就该钻到土穴或者潜入水底冬眠了吧?
“你好!”
“?!”
满腹疑惑的医生觉得自己很可能是出现了幻听,用手指掏了掏耳朵。
“别害怕,我只是一只普通的蟾蜍。”
“……”啊……原来不是幻听啊,还好还好……
还是幻听比较好吧?!
会说话的蛤蟆哪里普通了请问?
如果内心的羊驼能够跑出来的话,绝对能把这只大蟾蜍踩成蟾蜍饼,像被车轮碾过的老鼠一样。
大蛤蟆抬起头,呃,应该说,它试图抬起头,毕竟没有脖子又肥胖顶多也就是嘴巴向上了仰起了点:“现在的城市灯光太亮了,把月亮和星空的光芒都掩盖,繁华障目,难有清净啊……”
这声音沉而雅,又带铿锵,语中深意难尽揣测,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在看遍世间浮华后发出了悠然感叹。
但前提是,别去注意说这话的不是什么仙风道骨的白衣老人,而是一只蹲在石凳上体态臃肿肥胖的大蛤蟆。
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骆赛回应道:“那是因为在城市里夜间照明和装饰灯光设备非常多,加上粉尘类大气悬浮物反射了灯光,造成了夜间光污染,特别是公园里头,在晚上也经常灯火通明,这样做虽然比较有利于游客夜间游玩,可同时也破坏了原生态的暗夜环境,对公园里夜行性小动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
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根本无法正常沟通了这两位。
“医生,你想吃些饭后甜点吗?”正在这时,打破了尴尬的人是从厨房里出来的青年。俄耳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的木托盘上有一碟巧克力蛋糕。
“好的,谢谢。”
甜点能够舒缓神经,减轻压力的好东西啊,跟一只蟾蜍聊天的他正需要呢!
特别是他最喜欢的俄耳秘制浓情巧克力蛋糕。切成方形的两块黑色蛋糕散发出浓郁、细腻又甜美的巧克力香味,上面点缀式地放上了半颗切开了依然娇艳欲滴的红色草莓,呈现出心形的红嫩果肉,加上白色的碟子上勾出了浪漫花纹的巧克力浆,简直就像高级西餐厅提供的饭后甜点。
当然,前提是不要去考虑骆家老妈的厨房不可能有蛋糕模子和烤炉,也绝对不要去想那个小巧可爱的草莓很可能是用大菜刀给一分为二。
减压好物啊,为什么那些大公司开董事会或者高层会议的时候,会议桌上一定要很牛逼哄哄地摆上一圈的黑咖啡而不是一圈的提拉米苏切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