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千岁不干了(13)

作者: 炎炎原燎 阅读记录

郝瑾瑜:“一座埋葬你我的坟墓。”

“大人何处此言?”苛信长颤惊惊地问道。

郝瑾瑜喝口茶水润润嗓,慢悠悠道:“月满盈亏,盛极必衰。如今满朝文武无不向你我低头屈膝,盛荣无人匹及。要不想早早埋进棺材里,必要先人所想,考虑后路。”

苛信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试探地问道:“所以大人对太子殿下才如此纵容?”

“不错。如今太子大了,野心也大了。正好是你我显出为人臣子贴心周到的时候。

太子想要什么,你一定要尽力配合,莫要使绊子。待到太子完全信赖于你我,不就是又一位明帝。”

“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太子殿下想要百官们出钱赈灾,此种做法会令百官心生怨怼……”

苛信长想到白日太子一声“仗杀”的狠绝神情,担忧小太子不似老皇帝那么容易遭他们摆布。

郝瑾瑜轻笑一声:“所以你我更应配合。太子政事推行困难,而洒家全力帮扶于他。谁忠谁奸,一目了然。

放心,太子是洒家从小看到大的,何等脾性洒家清楚得很。你只管行事,保你二三十年的首辅地位稳固。想要银钱,往后的机会多的是……”

画饼,很轻松。

郝瑾瑜循循善诱,苛信长顿时信心倍增。言明一定配合太子行事,督促百官多出些银两。

郝瑾瑜目送苛信长离去,擦了擦额角并没有的冷汗。

大宦官当真属于高危职业,指不定哪天被下属拉下马,亦或被野心勃勃的小太子斩首示众……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太子看他识时务的份上,放他退休,出宫做个闲散人。

“庆云,银子办的怎么样?”郝瑾瑜问道。

这可是他投诚太子的第一次表态,务必不能出差错。

庆云沉浸在“大人深谋远略”的崇拜情绪中,慌忙回神:“都已按照大人的吩咐,准备好了。”

“大人,您为何不在义卖时把银两捐出去,还能挣个好名声,要废那么大的周折……”庆云不解道。

郝瑾瑜拇指捏食指,弹了庆云一个脑瓜崩:“糊涂!你想全天下都知晓你家大人是绝世大贪官不成?义卖,拿出一万两银子意思意思就行,正头还得看洒家的绝妙办法……”

庆云委委屈屈摸着脑门,内心甜蜜蜜:大人弹他呢……大人还从未对他这般亲昵过。

苛信长出了赐卿宫,总觉得哪里不对。

半响后方恍然大悟:提拔官员的名单好像……不冲突!

大人是担心在赈灾的关键时刻,如此行事惹太子不满?大人神机妙算,谋求甚远,只好由他来安抚那几个人……

-

两日后,朝堂举行义卖。

一向不问国事的明帝也出席了。

他并不关心什么赈灾事宜,只觉得拍卖的形式颇为有趣,特意拿出亲自书写的“河清海晏”的墨宝,作为拍卖品。

有了皇帝的赐画,后宫妃嫔、皇亲国戚们不敢怠慢,纷纷拿出珠宝字画用于拍卖。

这些东西大都是稀世珍宝,品相不凡,即便众官仍旧要出超乎物品价格的银钱,心里多少宽慰一些。

太子做事不够毒嘛。

郝瑾瑜撇撇嘴,要他非整些破木家具坑死这帮贪官污吏。

拍卖正式开始。

太子赠予一套徽州产的笔墨纸砚。

郝瑾瑜记得小太子格外喜欢这套文房四宝,没想到舍得拿出来,真下了血本。

未来储君,想巴结的人不知凡几。

官员们纷纷出价,郝瑾瑜也象征似的举了两次牌子,三千两后便没有再跟。

刘子骏看在眼里,忽而心生气闷:依郝瑾瑜的真情,怎么也得出个万两吧。

贪婪又小气,迟早弄死他!

最终这套笔墨纸砚被陆明远以五千两银子拍下。

好老家伙,郝瑾瑜挑挑眉,颇有私财啊。

接着便是妃嫔出的金银首饰,皆以比较高昂的价格拍出。

郝瑾瑜坐于太子的后下方。

小太子掩袖喝茶时,便有几名户部官员轮番向上抬价。当太子放下茶盏,那几名官员便会停止举牌。

小太子找托!这等腌臜伎俩,小太子到底哪里学的?

别看原身又贪又狠,教导的可是仁义刚正之类的正统思想。小太子咋学的这般……嗯……无赖。

一轮轮的竞拍过后,轮到孙皇后的拍品,一对凤凰玉镯。

孙婉翊皇后年龄三十出头,容貌国色天香,未出阁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人。”

她娘家乃是大梁的开国功臣的后人,世袭宣国公之位。其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虽是虚设的职位,处于退休状态,但大梁武半数出于宣国公门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郝瑾瑜与孙皇后是合作关系,与宣国公家沆瀣一气,把持朝堂大事。

所以孙皇后的面子,他得给。

郝瑾瑜举了牌子,道:“一万两。”

百官哑然。

这狗宦官贪银子也忒不遮掩些,到目前为止就属他出的银两最多。

孙皇后听此,艳丽华贵的面容流露出三分笑意。

无人敢于他争,郝瑾瑜顺利把这对凤凰玉镯收入囊中。

最后压轴的是皇上墨宝。

书法稀松平常,要不是用镶金框裱着,加盖玉玺宝印,放到集市上,怕三文钱也没人买。

百官纷纷出价,这人五千两,那人八千两,再有者一万两,哄得老皇帝笑逐颜开。

刘子骏出口道:“两万两。”

三皇子刘子佩立刻道:“两万五千两。”

刘子佩母族势力不凡,区区两万五千银子,于他而言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