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千岁不干了(62)

作者:炎炎原燎 阅读记录

-

翰林院。

“陆老最近在忙什么?也不同大家说话,不如一起到云楼吃蟹?”

晌午时分,有官员邀请陆明远一同吃午饭。

陆明远涨红着脸,慌忙遮盖正在书写的话本,摇头道,“老夫有正事要忙,你们自己去吧。”

众人退了出来,恰好从窗户,瞥眼侧屋正在奋笔疾书的蒋晏。

“要不要喊他?”有人问道。

“人家清高得很,怎么屑于同我们这群蒙荫祖庇的草包混为一谈?”说话之人的声音陡然提高,故意说给蒋晏听。

蒋晏撂下笔,腰板挺直地站立:“钱六,知道自己是酒囊饭袋,没必要大声宣扬。”

“休要叫我小名。蒋晏,你个不识好歹的家伙,也不看看自己德性?”名为“钱六”的官员怒骂道。

蒋晏抬起手臂,认真打量自己一番,淡淡道:“我衣着整洁,相貌堂堂,文质彬彬,德性好得紧。和你这个脸大膀粗的肥猪对比,尤其显得英俊。”

钱六脸色铁青,撸起袖子,就要干架。

蒋晏手指对方,不仅不怕,还得寸进尺:“哇,肥猪要拱拦了。”

旁边的人拉住钱六,劝解道:“你同他置什么气?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平白惹一身骚气。”

蒋晏其人口若悬河,嘴巴又毒得紧。不仅如此,听说父母是开镖局的,别看着书生样,实则一身腱子肉,武艺高强,揍起人来能下死手。

这样的人死猪不怕开水烫。有人曾给他使小鞋,奈何他们家和地痞流氓似的,往人府上扔屎扔尿袋子,跑出门来寻,便找不到人影。

真能惹一身骚气。

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而远之,当他空气。遭到这样的冷待,普通人早遭不住,请求调职了。

偏偏这人脸皮厚得如城墙,照常上值、到国子监讲课授业,悠然自得。

正在闹得不可开交,有太监前来宣口谕,请侍读学士蒋晏觐见太子。

众人微顿,这家伙连皇宫都没去过几次,太子怎么会突然找他?

蒋晏掸了掸一尘不染的官服,姿态优雅走到太监面前,询问道:“敢问公公殿下为何召见在下?”

“去了便知。”太监哪知道那么多,敷衍地说道,“速速跟上。”

“在下要去觐见新帝了,诸位同袍。”

蒋晏得瑟地觑他们一眼,大摇大摆,目中无人地离开,惹得在场的人恨不得啐他一口。

-

“臣蒋晏叩见殿下。”

蒋晏恭敬地叩首,听到太子应允站起身来,抬眼便瞧见太子身侧的大宦官笑看自己,别说笑得还挺好看的。

“蒋晏,你知孤为何宣你?”刘子骏问道。

“臣猜测殿下是为了询问郝瑾瑜贿赂群臣的事情。”蒋晏说道。

郝瑾瑜乐呵道:“你说洒家贿赂你,你有证据吗?”

蒋晏微怔,旁人收了礼也不会承认,他没收礼,没有证物。

“我有证据啊。”蒋晏龇了龇牙,“大人送我的是一对罕见的玲珑玉笔,臣没有收。这对玉笔,定还在提督大人府上。殿下派人一搜,便能知晓臣所言非虚。”

“洒家有这玉笔,在府上,但知晓的人不少啊。”

郝瑾瑜继续道,“蒋大人,您这是诬告。”

蒋晏眼睛一转,理直气壮反驳道:“臣绝非诬告,那庆云公公说得一字一句,臣皆能复述一遍,甚至是哪只脚先进我家的门,喝了几口茶水,挠了几下痒,臣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殿下若不相信,大可要庆云与臣对峙。若还不信,到提督府上搜罗一遍,真搜不出什么,臣当场撞死,给提督大人赔罪。”

郝瑾瑜冲刘子骏挤了挤眼。

这人赖皮得紧,是个好用的人才。

刘子骏袖下的手轻轻挠了挠郝瑾瑜的手心。

他轻咳一声道:“蒋大人怕是误会了瑾瑜。今日,瑾瑜向孤举荐你,说你清廉端正,颇有贤才,明年的恩科想推荐你为主考官……”

蒋晏面露诧异,郝狗能揣什么好心思?

“孤亦觉得颇为合适。等到先帝丧礼结束,孤会擢升你为翰林院学士,负责科举事由。你没有组织考试的经验,好好研究学习一下。”

刘子骏拍了拍身侧足有半人高的卷宗,“这是以往恩科取士的卷宗、奏本以及试题,你都拿回去看看。”

“臣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殿下信赖。”

蒋晏虽狐疑,却也欣然应允。新帝登基,新人新气象,没准就是他蒋晏腾飞之时。

刘子骏为表亲近,主动道:“你随孤一同用午膳吧。”

郝瑾瑜识趣地离开。新皇未登基,他不想逾矩太过,被旁人发现猫腻,徒生波澜。

刘子骏见他忙不迭地退下,没有丝毫留恋,好像生怕旁人看出来他们的情愫……

总觉得郝瑾瑜对他,没有他对郝瑾瑜上心,甚至有些糊弄。

-

蒋晏很小便随父走镖,闯南走北,民间趣事一讲一箩筐。他用词也不像寻常文人酸腐古板,言语甚至有些粗俗,很合刘子骏的胃口。

一顿饭下来,刘子骏很喜欢他。

蒋晏回到翰林院,腰板绷得硬直,手上拿着一块芝麻馍招摇过市。

有人好奇询问,他便道:“这不是普通的馍,这是殿下赏赐的御馍。”

又有人问他为何赏赐,蒋晏信口胡诌:“殿下听闻我言辞犀利,颇有唐朝魏征魏丞相的忠胆铁骨,特意召我共进午膳。我与殿下相谈甚欢,殿下对我赞誉有加。知晓我祖籍关中,特意赏赐的家乡食物。”

他这一说,一干人等有几分不相信,更有些嫉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