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孙皇后这里,她和李世民的感情很好,李世民跟她生的孩子也最多。
她几乎每隔一年半载就会怀孕,和李世民一共诞育了三子四女,就在去世前两年还生下了小女儿新城公主。
基本上还没有好好调理身体就又怀孕了,是李世民的妃子之中怀孕最多的。
——嗯,就是李世民在跟长孙皇后感情好的同时,也还没有忘了跟其他的女人联络联络感情。
男人的爱和下半身是分开来的,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共识,也是封建社会一个男人的特权。
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好几个女人似乎就会被人看不起,但是一个女人要是有一个以上的男人那就是水性杨花了。
也……嗯,挺无耻的。
或许后来长孙皇后过早的逝世也和这个有关,毕竟她也是真爱李世民的。】
李世民握紧了拳头:“观音婢……”
如果真是天幕说的那样,他就太可恨了。
现在他的王府之中便有了很多女人,有些是父皇赐来的,也有些是他自己纳来的。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是他对不起观音婢啊……
可是每次他问观音婢的时候,观音婢总是表示自己不在意,让他放手去做……
算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自己都觉得自己无耻了。
观音婢那是不在意吗?只不过是她表现出在意的话,他也不会改变决定罢了。
而此时还在秦王府的长孙氏听着听着眼泪便落了下来。
她和李世民少年夫妻,当真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吗?
不过是不得不罢了。
之后她又一心投入了教导孩子的事务之中,以及其他琐事,倒是也没有时间来管李世民到底和其他的女人有没有感情了。
只要他还能回来就是好的。
旁人也对她羡慕非常,因为李世民与她的感情非常好,哪怕是府中有了新人,也从没有动摇过她的地位和宠爱。
无数人跟她说,这样就够了。
可是真的够了吗?
每一个李世民不知道在哪个人哪里睡下的夜晚中孤枕难眠的寂寞,和沾湿衣襟的眼泪都告诉她,不够。
现在总算有人站在她的角度说了一些问题,长孙氏想了想,郑重的走了出来叩拜。
“虽然不知道姑娘能否知道妾身的举动,但是妾身万万感念姑娘仗义直言。”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长孙皇后实在是个贤后了。
身为一个女子,哪怕是十三岁成亲,限制了她在其他地方的发挥,但是在秦王府中,长孙皇后还是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因为那时候的李世民一直忙于征战,或者是政事,根本没有时间料理家事,长孙皇后身边也没有人能够帮衬,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锋芒过盛,这点从他和李建成的兄弟关系上便可以看出一二。
在这样尴尬的环境下,长孙皇后为了能让李世民有多一些的喘息空间,还是时常进宫给李渊请安,
与此同时,还要讨好后宫的宠妃。
哦我之前是不是没说,李渊是个老婆死了之后就忘了太穆皇后的人,因为自己后面纳的妃子们没少为难李世民,这个人……嗯。
在这样的忙碌中,长孙皇后还要带孩子,她本身就很擅长书法,在她的影响下,儿女们的书法都不错。
而且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皇后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李世民身旁,从容勉励将士。
整个秦王府可以不需要担忧后顾之忧,长孙皇后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李世民:“……”
他只知道观音婢为他稳定后宅,但是到底做了什么,观音婢却从来不说。
现在他总算知道了,这些事听起来好像不多,可是做起来却一定不少。
他……
实在是太过忽略平日里观音婢的付出了。
他当然也知道,观音婢做了很多对他好的事情,也经常夸观音婢是一个贤妻良母。
可是现在看来他感谢的远远还不够。
【这些也还是个开始。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长孙氏理所当然的被封为了皇后。
她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大了,除了依旧要做好之前要做的事情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她操心。
比如当皇帝之后地位和心态都逐渐改变的李世民,和外戚。】
第98章 第九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外戚, 这个在汉朝的时候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来没有歇息过的存在,在唐朝当然也存在。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 就算没有外戚,依旧有权臣。
人心本就难测, 多少屠龙者终成恶龙,哪怕是在贫贱之时发誓要成为为民请命的好官,到最后成为了高官, 又有几个人能保持初心呢?
只是这个时候如果是外戚的话,自然要多加上几层了。
一个后妃,在自己得宠的时候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外戚了。
所以长孙氏在成为皇后之后, 为外戚的事情没少操心。
但除此之外,她也要做好一个贤后的本分,那就是想办法劝解登基之后心态逐渐改变的李世民。】
外戚?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
这个外戚自然是说的自己了, 不过他现在还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毕竟李世民都没有登上皇位呢, 他还是李世民最好的大舅子和最贴心的臣子,对自己将来做什么也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