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时候,其他受害者的心情呢?
只需要考虑加害者的心情,受害者的心情不需要考虑吗?】
李世民:“……”
刚刚陈曦说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她提到了这个,李世民也觉得有点不对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看到伤害了自己的人还能过的这么好,那种生气和失望是显而易见的。
“此事是朕没有处理好啊……”李世民叹了口气,“朕只考虑了眼前的事情,却没有考虑更遥远的后果,是朕不对。”
【不过这也是封建社会其中一个弊端,是哪一个皇帝所在的时候都有的。
那就是他们口口声声法治,口口声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王子犯法何曾与庶民同罪?
基本上法律在君王眼中不过是一场笑话罢了。
他想杀便杀了,他想放便放了。
李世民一朝相对已经是比较遵守法律的了,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基本已经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要允许他存在一点瑕疵。】
【除此之外,李二陛下还有一个蛮可爱的点。
他爱哭。
几乎遇到什么事,他都要哭一哭。
玄武门之变后,他抱着李渊大哭,哦这里还吮乳了,也不知道李渊是不是因为这么一搞所以想起来和自己儿子曾经的温暖了。
杜如晦死后,他哭,甚至想到了杜如晦就会哭。
李渊去世后,他哭。
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哭个没完。
魏徵去世后,他还在哭。
四十七岁的时候,想起自己不能继续尽孝了,也在哭。
高世廉去世后,因为不能亲自去吊唁,又哭了。
房玄龄重病的时候,看着病重的房玄龄大哭。
在自己去世的时候,看着侍疾的李治李世民又哭。】
【李二陛下英年早逝,说不定也有和自己太爱哭了有关。
哪怕是自己的身体不行,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还是哭的不能自己,
这还是一些记载,其他时候哭的更多。
每每臣下想要去劝,还会被李二陛下给带哭了。
贞观时期君臣相得,我想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李二陛下吧,毕竟能做到他这样的皇帝实在是少数。
——像是始皇帝陛下也不过是说“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但是李二陛下可是实打实的开始哭了啊!】
李世民:“……”
嬴政:“……”
两个相隔几百年的千古一帝心中同时有了同样的想法:怎么回事,感觉怪怪的。
不过无论是嬴政的朝臣,还是李世民的朝臣,这个时候都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陛下啊!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贞观朝, 被提到的几个大臣心中那是又软又涩。
尤其是房玄龄。
刚刚那个吃醋的事情,让房玄龄对李世民心中产生了些许怨恨,但是现在听到自己病重李世民哭的稀里哗啦的, 那颗心就又软了。
哎,真是让人心情复杂的陛下啊……
但是这个时候, 房玄龄惊讶的发现,李世民又开始哭唧唧了。
“陛下为何眼红?”杜如晦担忧的问。
李世民:“朕一想到日后爱卿们会离朕而去,就忍不住……”
当然还有观音婢会死在朕前面, 朕就更忍不住了。
不过李世民知道自己如果这么说的话,八成又会被魏徵一阵乱喷,所以干脆直接隐藏了这句。
魏徵闻言虽然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但是想到刚刚天幕说自己死后李世民哭的不能自己……
每天不怼两下李世民就心里不舒服的魏徵叹了口气:“陛下,还是要以身体为重啊!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没有人能脱离这个范畴……”
他的话没说完。
因为李世民直接走下来, 握住了魏徵的手:“但是玄成, 朕一想到你们会走在朕前面, 朕就忍不住啊!”
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众臣慌成一团,这可咋办哦!
【李二陛下的人格魅力还不仅仅是如此。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叫“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然, 这依仗于李二陛下那逆天的军事实力, 后面的皇帝想那么玩不一样玩崩了吗?
哪怕是高宗朝的时候,唐王朝的边境达到了最大, 不过很快也就丢掉了。
其实有时候古代的疆域不是没办法扩张,而是他们太过于重视农耕, 忽视了科技进步的力量,导致消息没办法传递,所以才会管理不过来这个疆土。
导致就算是后面打下来的疆土,也很容易分裂出去。】
【李二陛下的这种仁和宽厚的胸怀,也造就了贞观时期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政策。
如同方才李世祖说的那样,当时有为数不少的外族将领在唐朝任职,
其中名将阿史那社尔本来是突厥的王子,后率部归顺大唐,为大唐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在大唐,阿史那社尔先是拜左骁卫大将军,迎娶衡阳公主,授驸马都尉。
随侯君集平灭高昌后,因功封毕国公,
击败龟兹,迫使于阗国王臣服。拜右卫大将军,加号镇军大将军。】
【还有一位同样被封了国公的外族王族,乃是铁勒可汗。
其在贞观六年的时候与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家投降唐朝,虽然人数在大唐来说并不算多,甚至还算是少的,不过李世民也并没有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