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也提到他们了,但是没有具体说他们在这场政变中做了什么, 那就一切都还有转机!
只是……
太平公主和李旦都同时同情了一下自己远方的哥哥李显。
无论之前武则天的决定是什么,现在都不会再给李显这个机会, 让他染指皇位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给他们解决了一个竞争对手。
【以前在大权在握的时候,武则天尚且有心思梳妆打扮, 即便八十多岁了也不觉老态。
但是在她被逼退位之后,这位女皇陛下几乎是瞬间就衰老了下去,
不再梳妆打扮, 面容憔悴。
一次,李显入见武则天时,为此而大惊。
就……怎么说呢, 儿子在这个时候联合大臣把自己给弄下来, 李显是怎么觉得自己的母亲会无动于衷的?
不过这可能就是皇家之间的演技吧, 李显这样,武则天当然也不吝惜于显示一下自己的母爱。
她解释自己的现状是“我自房陵迎汝来, 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
李显内疚不已。】
【李显这个人吧,优柔寡断, 软弱无能,
说实话并不适合当一个太子,也不适合当一个皇帝。
在这个时候, 好不容易群臣帮助他夺回了皇位,如果他聪明一点, 会用人一点,就知道武家跟他是绝对不能共存的。
——在武则天还有权利之时,武家就已经和李家势成水火了,
武家的几个除了阿谀奉承和假造祥瑞之外没什么长处的废物,因着自己有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姑姑,也养大了心思,觉得自己也可以一争帝位了,
这个时候李显已经登基,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将武家的人逐出朝堂。
尤其是武三思等没什么本事还野心很大的家伙,更应该尽早驱除。
但是或许因为武则天这句话,让李显依旧留着武三思等武氏族人参与朝政。】
【失去了权利的女皇陛下并没有继续她的长寿,在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便于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这个年龄哪怕是在所有的帝王之中,都算是长寿的了。
尤其是在这患有祖传高血压风疾的李唐皇室里面,武则天的长寿那是鹤立鸡群的。】
【纵观女帝武曌这一生,都是精彩绝伦,空前绝后的。
千古一帝虽然稀罕,可是前后一数,也有三个。
但是实实在在被所有人承认的女皇帝,那是只有武曌这么一个。
纵然她的崛起有着时代的因素,唐朝时期,对女子的束缚还没有后世那么强;
唐高宗李治的身体多病,为了权利的稳定不得不依靠武则天来替他治理天下;
贵族政治的初步解体……
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武则天本人出色的政治才华,非凡的能力和永远不会放弃的性格。】
【一个女子,从先帝不受宠的才人,然后沦落到感业寺出家,最后成为了皇帝的宠妃、皇后、太后,最后成为皇帝……
其中每一步有多少艰辛,恐怕只有女帝自己知道了。
而且她身后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助力,武家人不给她拖后腿那都算是女帝烧高香了。
这其中哪怕有一个时候,武则天想要放弃,她可能会死,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后,
甚至是和长孙皇后一样成为一个贤后,然后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
——你看,在她给自己起名“武曌”之前的名字,历史也没有记载呢。】
【这么传奇的一个女子,居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她的本名。
反而你看这个废物的唐中宗李显的原名李哲都传下来了呢,真是不公平。
不过武则天这一生,都在向这种不公发起反抗。
从她个人上来说,这种反抗不可谓是不成功的,她站在了全天下最高的地方,俯瞰着全天下所有的男子;
但是这种反抗又是不成功的,因为一个男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几乎可以说什么事都没有,但是武则天这一生,从她的自己这种不自信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
武则天喜欢频繁的换年号,尤其是在她登基之后,几乎是一年多就要换一个年号,最频繁的时候一年换三个年号,
她想要用这种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从我们后人看来,好像多少有点幼稚,但是从此事上去端详女皇的内心,又能从中感觉到她退位后所做决定的苗头。】
【是的,虽然女皇陛下打破了男权社会的桎梏,成为了一统天下的女皇,
她做的比大部分男皇帝都要强得多,是武周帝国的开国之君,
可她也成为了武周帝国的亡国之君,在她去世时前下遗诏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要求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这么一来,几乎是将自己一生之中所有的努力,尽数付诸流水了。】
【这也太可惜了。】嬴稷挑了挑眉,【不是她儿子继承的皇位吗?怎么还这么做?】
【但是李显,也一样是我李唐的后人。】李昞并没有争论什么,只是淡淡的说出了一个事实。
【是的,女性被压制的太久了。
漫长的时光里,她们不允许有除了母亲和妻子之外的身份,
如果做出什么样的成就,那必然是要就交给她的丈夫或者是父亲或者是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