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还从谏如流,在中晚唐的君主之中,可谓是一股清流。
这点完全是在学习他的祖先太宗李世民李二陛下了,李二陛下从谏如流的主要谏臣是魏徵,李忱纳谏的主要谏臣是魏征的五世孙魏谟。
魏谟是唐文宗李昂读《贞观政要》后,思慕魏徵,而在魏征后裔中找来的。
魏谟入仕后也不负皇帝们的期望和祖先的光彩,再现了魏徵直言极谏之风。
李忱登位后,遂拜魏谟为宰相。其他宰相进谏,唯恐君主不快,都委婉而谏,独他开门见山,无所忌讳。
李忱执政期间,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他统治的时期也被称之为“大中之治”。
看看,人家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方式,学习好点的!】
李世民神色稍缓。
总算有个还能拿得出手的后人了,不然再说下去,他自己都没脸见人了。
【当然了,李忱也不是那么完美,如果真那么完美,也不会有后来的太子风波了。
大中八年的时候,和令狐绹密谋除去众宦官的计划居然也能被人获悉,使得宦官专权的问题不但未能得到根除,还加剧南衙北司之争;
统治后期,所任将帅管理不当,各藩镇也相继发生叛乱,虽然后面也平定了叛乱,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他对子女非常严苛,不立太子,对女儿尤其要求严格,不知道的以为他的女儿不是女儿,女婿才是亲儿子呢。
李世民在这方面可没有犯过这种篓子。】
【最重要的是,李忱也跟自己的前几位一样,沉迷嗑药。
大中十三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
可笑吧,想要长生的药,反而成为了李忱的催命符。
连李世民那样的皇帝都不敢奢望长生不老了,李忱居然还想,那也就不意外他会有这个结局了。】
李世民:“……”
收回刚刚夸赞这个后人的话,还是个愚蠢的家伙,居然还想要长生?
自古以来,哪些皇帝长生了呢?
蠢货!
【不过李忱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已经是中晚唐时期的一个高峰了,
所以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他为“小太宗”。
在他之前,唐朝皇帝们的操作多少还是上下有所起伏的,在他之后……】
李昞提起了心。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因为李忱未立太子, 所以在其病重的时候,宦官王宗实等矫诏立其长子李漼为太子。
没想到吧,虽然李忱打击宦官, 但是宦官还是能左右皇位的更迭呢。
不过李忱还算是英明,李漼……
只能说可能是老天都看着唐王朝时间太长了该完了, 所以才放了这么个坑货下来。】
众人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接下来陈曦的话就印证了众人的预感。
【如果说前面几个皇帝,是精明中偶尔有着糊涂, 整体还是可以把控朝局的,
甚至是唐顺宗李诵都有着雄心勃勃的,那么这个新帝, 就是从头到尾,一气儿烂下来的。
或者说,他想要登上这个皇位, 其实可能就是想名正言顺谁也不能说他什么的寻欢作乐吧。
他在位期间, 怠于政事, 不能纳谏。
《新唐书》在评价这个皇帝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多渲染什么了, 直接便是“以昏庸相继”。】
李昞:【……】
他本来还是很生气,很愤怒的,但是想了想之后,却又释然了。
看看大汉多么强大吧, 看看大秦多么不可一世, 可是不也逃不过一个灭亡的命运吗?
现在陈曦已经说了那么多皇帝,就代表他们大唐也传承了很久了, 这还不够让人欣慰的吗?
对比一下秦朝和隋朝,不是二世而亡, 就是二世而亡的,大唐已经足够幸运了。
【盛极而衰,已经有人为大唐续了那么久的命,够了。】李昞摇了摇头,【也确实是到了一个极点了。】
陈曦愣了一下,对李昞的释然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很快续上了话题:【李世祖通透。
按照封建社会的制度情况,王朝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
尤其是在遇上这种昏君之后,那速度是加快了来的。
前面李忱好不容易将大唐的气数救过来一点,李漼那是加速的开始造。
李漼非常喜欢吃喝玩乐,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
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
宫中养了五百多个乐工,就为了给李漼观看享受,赏赐动辄就上千贯钱。
王公大臣们陪同李漼出行还要自备坐骑,因为李漼还有点哈士奇的风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跑出去了,他们还得陪着,也是苦不堪言。】
李昞:【……】
虽然不知道哈士奇是什么,但是整个下来还是能理解的。
是个喜欢拽着人出去玩的皇帝。
前面并没有什么,但是加上后面就让人生气了。
【不务正业,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