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对赵构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韩世忠也接连上书十余次,坚持反对和谈。
对此,赵构都置之不理。】
岳云听到这里又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
父亲脸色沉痛,显然对官家这个要死要活都要议和的心态十分不理解。
“天幕能把官家说清醒吗……”
岳云隐隐约约听到了岳飞的呢喃,一时之间甚至有些无语。
为什么非要寄希望于这个官家啊……
算了,精忠报国精忠报国。
【现在的赵构,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康王的模样了。
那时候为了国家能独自出质金国的康王,或许随着他的生殖能力消失的过程也死掉了。
只剩下了一个胆小如鼠,出卖国家和忠诚熟练度满点,没有当皇帝的担当却有着一众臣子哪怕损伤百姓也要拥护的完颜构了。】
宋高宗时期的臣子们:“……”
他们只是忠君爱国而已,为什么天幕上这么说的,他们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呢?
但是……
除了那些坚定的议和派、投降派,其他的臣子看着高坐在龙椅上的赵构,神色复杂。
天幕说的没错,他们现在确实看不到官家身上有昔年的影子了。
他和他的父兄越来越相似了。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他的父兄还要残忍,还要无耻啊……
【既然大部分朝臣们不同意议和,那赵构自然是需要找点同盟的。
这个同盟便是秦桧。
十月,赵构先后罢去了刘大中的参知政事和赵鼎的相位,把议和大权全部交给秦桧,从此开始了秦桧长期独相的局面。
同月,金国金熙宗遣签书宣徽院事萧哲为江南招谕使,来和宋朝议和。
这次议和的诏书不称“宋”而称“江南”,并用“招谕”一词,是要赵构代替刘豫,成为金人的儿皇帝。
哎,熟悉吗?儿皇帝,就是那个石敬瑭死活要成为的职位。】
嬴稷嗤笑一声:【哈,还真是,
石敬瑭为了当个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送了出去,这个赵构虽然没当儿皇帝,但是送出去的江山恐怕也不少吧?】
【是这样没错了。
在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为了维持一下自己的尊严,赵构好歹还是表现了一下他的坚决的。
在这个群臣沸腾,觉得金国欺人太甚的时候,赵构也表现了一定的义愤填膺:
“朕受祖宗二百年基业,为臣民推戴,已逾十年,岂肯受其封册?
兼划疆之后,两国各自守境,每事不相关涉,惟正旦、生辰遣使之外,非时不许往来。
朕计已定。”】
【……】嬴稷捉摸了琢磨,总觉得还是不太对。
【他会这么有骨气吗?】
不得不说,嬴稷作为秦王的敏锐度是在的,他很轻松便找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陈曦点头:【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不然那不是就遗臭万年了嘛。】
【……现在不已经是了吗?】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嬴稷十分不解。
你说你要脸吧, 做的也都是不要脸的事。
你说你不要脸吧,偏偏偶尔还是会注重自己的脸面,做些有的没的的事情。
当然, 整体看起来还是没什么用的。
就,很迷惑。
赢子楚见状对自己的爷爷说:【祖父, 可千万不要试图去理解这种人的想法。
不一定能理解成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恐怕会拉低祖父的水准啊。】
嬴稷:【!!!】
如梦初醒, 恍然大悟:【子楚说得对,寡人真的是有点太大意了。】
赵构:“???”
不是,你们赢家人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了?
这话是随便能说的吗?他就算不是个合格的皇帝, 那也是九五之尊。
你们最多也就是个秦王吧,还没有一统天下,哪里轮得到你们来教训朕?
想到这里, 他又突然低头去看自己的臣子们。
这些东西们该不会也和天幕上一个想法吧?
秦桧第一个反应过来。
现在在天幕的宣传下, 基本上已经没人不知道他是个主和派, 甚至是个投降派了。
如果不抱紧皇帝的大腿,他出门可能都会被百姓的愤怒给砸死。
所以秦桧很快道:“官家息怒, 那秦王迂腐不堪,只知道扩张领土,杀人如麻,自然不知道官家的良苦用心。”
赵构脸色好看了些, 看着秦桧的眼神也开始带了些遗憾。
他能一直宠幸秦桧, 当然是因为这人十分会来事儿,能把他想做但是不好说的事情都做了。
可是现在天幕如此说, 他就算是想要保住秦桧都不可能了啊。
可惜……
【庄襄王说的对,赵构的思路, 那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虽然他表面上表示金国欺人太甚,但实际上还是坚持议和,支持秦桧,并贬黜了反对议和的左相赵鼎和主战派官员胡铨。
十二月底,金国的使臣萧哲一行抵达临安的时候,南宋便以赵构正在为宋徽宗服丧、不宜亲受诏书为由,改让秦桧代为跪受诏书。
说白了其实就是名声上好听了一点而已,其他的实质性内容还是没变。
就这样,赵构以向金朝称臣纳贡的代价,换得金朝“赐与”原刘豫所据河南陕西之地,以及归还徽宗梓宫和韦太后、钦宗、宗族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