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重用的文臣在打仗的时候都是废物,根本打不了一点。
原来他可以用的武将都被他爷爷给杀掉了,所以才导致他现在没有武将可用的尴尬局面。
原来他的叔叔们真的是心怀不轨的!
最后一点才是重点!
没有人会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尤其是当了皇帝的人。
朱允炆能力不一定很高,但是自负是有的。
从他上位之后没多久就开始削藩,削藩之后下罪己诏都还要骂两句朱棣就能看出来了。
削藩势在必行,但是这次一定要好好谋划了……
跟这个朱允炆同样界面的朱棣:这次要提前起事了。
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其实朱允炆这个皇帝, 在某些方面是和朱元璋完全相反的,
比如说在朱元璋时期,他不光颁布了《大诰》来规定全国的法律, 有事没事还会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
简单的说, 就是补充的特别频繁。
朱允炆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
据说,他在朱元璋生前即已敦促朱元璋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
在他即位以后, 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 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
【在这点上朱允炆是好的,不过他的改革在朱棣登基之后没多久就被一扫而空了,
朱棣恢复了太祖的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还有在经济上, 朱允炆也减轻了洪武时期的许多重税, 还限制了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
当然这些政策也反向给朱棣那边送了点人是后话了。
但是在另一点上, 朱允炆又和朱元璋是很相似的。
就比如说在残忍的这方面。
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是极其残忍的,朱允炆对皇亲国戚是极其残忍的。
可以说, 若是朱允炆这个皇帝当稳了,日后估计是不会有明朝宗室太多,把明朝给吃垮的情况存在的。】
【所以无论怎么说,虽然历史的胜利者是朱棣, 可是朱允炆也绝对不是没有丝毫可取之处的。
只是他确定继承皇位的时间太短了。
相对于老谋深算的朱棣来说, 朱允炆缺少的教育不是一点两点。
毕竟在他之前,大明王朝的下一任掌舵人一直都是太子朱标, 接受教育的也一直都是太子朱标。
朱标自己也还是太子,自然也不会怎么去培养自己的儿子。
等到太子朱标早逝, 朱元璋又已经年迈,为了孙子杀了个血流成河已经是尽力了,他还能怎么教导呢?
所以朱允炆真的是处处都透露着一股天真的愚蠢。】
朱允炆:“……”
天真的愚蠢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讽刺他这个皇帝吗?
这天幕上说话的人未免也太过对皇帝不敬了!
朱棣却拍腿大笑:“哈哈哈,天幕这话说的还真是精准,朕那侄儿确实是有种天真的愚蠢。
若是他老老实实的按照老爷子的路线来,朕就算是心中不满,也绝不会反。
结果反而还真是他自己把这把柄给送过来了!
甚至他削藩的时候如果能借鉴汉武帝削藩,朕都无可奈何。
只能说,这人真不像我们老朱家的啊!”
这个时候的朱棣还没察觉,自己话还是放的太早了。
后面他要踢出老朱家族谱的人还多了去呢。
【反过来我们看看朱棣。
朱棣这个人,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根据正史记载也是马皇后所生的。
——不过也有说法,说马皇后终生没有生育,记载在她名下的几个儿子都是别人生的。
可见明朝对于皇帝的这种乱七八糟的猜测还是很多的。】
朱元璋勃然大怒:“什么东西,居然敢质疑老马?
史官呢?给朕滚过来!”
朱标连忙道:“父皇息怒!天幕说了,正史记载儿臣等人是母后的儿子,说明史官是正确记载了不是吗?”
朱元璋:“……”
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但是这帮后人实在是离谱!
连老马生的孩子他们都敢乱记,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
“不行,史官还是得把老马什么时候怀孕什么时候生产的事情给记清楚,不然后人又要乱想!”
“陛下英明!”
朱棣尤其开心:“父皇干得好,就该这样!别让儿臣知道到底是什么人编排儿臣和兄长的出身,否则的话……”
朱家父子心中都闪过一句话:扒皮萱草!
【朱棣是在战乱之中出生的,一开始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是在他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即将要登基了,才有空给自己这七个儿子起名字。
也正是这个时候,朱棣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还领到了子孙后代二十世的辈分。
朱元璋的控制欲那是很强的,从这里可以再一次看出来了。
在这之后,朱棣也开始了艰苦的童年生活。
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
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