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被异族统治,险些亡国灭种!
这两个消息宛如重雷一般,直接把所有人渣的头晕眼花。
什么情况?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尤其是朱世珍。
他刚从被异族统治的阴影中挣脱,那是他儿子的功劳!而且在蒙古鞑子之前,他完全不知道中原还被异族统治过。
老头子朴素的价值观开始联想,难道是自己儿子创建的大明之后,又被异族人给统治了?
朱世珍的想法不光他自己有,朱元璋、朱标和所有明朝的开国大臣们都有。
尤其是朱棣,他最是赞成攻打北方,把蒙古人打回草原去!
“父皇,现在看来,蒙古人还没有死心,说不定在后世就会卷土重来,还像之前一样。我们得早做防范啊!”朱棣连忙道。
朱元璋沉吟片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老四不要着急,暂且再看看。”
“父皇!”朱棣哪能不急?
朱元璋怒目一瞪:“你是不是忘了,这可不光是有蒙古鞑子,还有其他的蛮夷,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蒙古鞑子把咱们大明的江山给颠覆了?”
朱棣:“……”
这倒也是。
“老四,朕也知道你是一腔热血,但是经过蒙古鞑子这么长时间的折腾,现在的百姓还能接受连年的征战吗?”
朱棣:“……”
恐怕是不行。
朱元璋一脸阴沉:“现在还是要听到最要紧的消息,看看那个颠覆我大明朝的外族到底是哪个,不管后世子孙孝不孝,朕先把这个外族给灭了!”
朱棣恍然大悟,对着朱元璋深深行了个礼:“父皇英明!”
“陛下英明!”
朱元璋没有应,只是继续看着天幕。
会说出来吗?到底是什么人取代了他的大明!
*
刘彻刚刚已经怼了一番自己的臣子们了,现在自然更是理直气壮的看着他们。
“诸位爱卿有什么话要说吗?”
无人应声。
刘彻又看向汲黯:“爱卿呢?”
汲黯:“……陛下之前的决策是对的,只是臣还是希望,陛下能够考虑一下百姓,如果连年征战,百姓苦啊!”
这点刘彻自然也知道,他道:“这点朕自然知道。桑弘羊来了吧?”
得到消息之后赶忙进宫的桑弘羊还没喘匀气,连忙站出来:“臣在。但是陛下,国库这么多年虽然还算不错,但是要应付连年征战的高额花费还是……”
刘彻:“这个就看你的了,你可是朕亲命的治粟都尉,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那你趁早乞骸骨吧。”
桑弘羊:“……”
刘彻又看向卫青:“仲卿以为如何?”
卫青:“臣定然尽力而为!”
刘彻满意了。
这才是知道他心思的有能力的大臣啊!
第31章 第三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北宋的朝堂之上一片安静。
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意识到天幕上提到的宋朝是什么朝代,那他们也不配站在这里了。
过了好半天,赵匡胤才说:“诸位,对天幕的话有什么想说的吗?”
谁敢说话啊?
谁能说话啊?
最后还是赵普站出来说:“陛下,天幕上的人妖言惑众,危言耸听,恐怕对朝政有碍,不如……”
赵匡胤对赵普这个拥戴金匮之盟的多少有点看不惯,现在他不想着如何应对天幕上来的消息,反而因为天幕上主持的女子对儒家有意见,就对其有偏见,更是让赵匡胤心生不满。
“不如如何?你能遮盖了天幕吗?”赵匡胤有些烦躁的说,“还是你能捂住天下人的眼睛,堵住天下人的耳朵,让他们看不见听不见?”
赵普:“……”
那他确实不行。
“而且你只能看到这点吗?后世对我们大宋的评价,你看到了吗?”赵匡胤一手拍在龙椅上,“‘军事不行,骨气拉胯’、‘当朝统治者太过无能’!这些话你们都听不见吗?”
当然听见了,只是……
这种事情,就算是知道,听到了,谁又敢说什么呢?
这说的可是当今圣上的子孙啊!
只不过……
众人的眼神在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游离不定。
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看不出来未来的皇帝是哪一个,如果是赵匡胤的儿子,那现在要不要换个继承人?如果是赵光义的后代,那……
虽然金匮之盟说的是传给赵光义,却没有说赵光义之后要传给谁,赵光义现在说的是日后还会传回给赵匡胤的子孙,但是真的坐上那个位置之后,赵匡胤都死了,赵光义还会听话吗?
谁也不好说,所以现在谁也不敢说啊!
最后还是潘美上前道:“陛下,虽然后世如此诋毁我们大宋,但是也说到了,我们大宋文化灿烂辉煌,科技顶尖……”
赵匡胤:“然后都浪费了。”
潘美:“……”
有点尴尬。
赵匡胤也知道,现在发作这些还没有什么用,等到天幕再稍微透露一些后续的消息……
希望会有吧。
*
虽然陈曦抛下了一个重磅炸弹,但是对于陈曦这个主持人来说这已经是跑题了,所以她很快又拉回了话题。
【不好意思,说多了题外话,我们继续来说始皇帝。
刚刚说了始皇帝的焚书,其实是为了统一一直以来都不能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对于我们后世的统一有着深远的意义,当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现在该说的,就是坑儒了。】
【其实坑儒这个话题说起来,就更要为始皇帝叫屈了。坑儒,听起来是不是坑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