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皇帝视官爵为私物。
只要皇帝喜欢,他可以随意地任用官员,从而破坏皇帝与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平衡。
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官爵原是“天下公器”,皇帝这样的行为,无疑将官爵变成了“人主私器”。
虽说这个时候还是家天下,但是从古到今那么多例子还不够证明,一个皇帝要真把国家当自己的私有物想干啥就干啥,那就离灭国不远了吗?
而且一个人如果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当官,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也就说明其中大部分人是没有本事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官职的。
简单的说,传奉官中多数是一些佞幸之人,靠着结交宦官或者行贿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职,他们的在职也就大大地败坏了吏治。】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传奉官由宫中旨意直接传授,而又不需要经过吏部覆核,
因此,掌握宫中大权的嫔妃及太监就可以借皇帝之名,大行私利,卖官鬻爵。
据说,梁芳取中旨授官,累计达1000人。
传奉官的泛滥,引起了许多官员的不满。
成化十九年,御史张稷上疏,谈及传奉官给朝政带来的混乱:
自从有了传奉官后,文官中竟有一字不识的,武官中竟有从来没拿过弓箭的!】
朱元璋:“???”
他已经开始想到底要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揍他的祖先一顿了,主要是这个家伙太远了揍不着。
不过……
朱元璋深呼吸了一口气。
有“叫门天子”珠玉在前,他其实已经接受度很高了。
这个生气了一下子,也就过去了。
就算是他搞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官员,但是好歹并没有替瓦剌叫门不是?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朱见深比自己的爹强多了是真的。
就是希望他能在看到天幕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这点。
现在上面说的,还是很好改正的。
【皇庄这个东西,也是朱见深搞出来的。
天顺八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
皇庄土地一般来自以划拨官田和侵民田为来源;
其管理落后,多推行农奴制经营方式。
庄田上的劳动者地位极低,在朝廷的诏令中被称为“佃仆”,身份世袭,一人沦为佃仆,则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充当佃户,不准羁脱佃籍。】
第235章 第二百三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所以总的来说, 朱见深虽然是个比朱祁镇强很多的皇帝,
但是也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
而且朱见深最后的去世也让人十分唏嘘。
前面我说过了,朱见深在年幼的时候, 一直是由万贞儿这个宫女照顾的。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就造就了朱见深对万贞儿格外的依赖。
这种依赖可以说是爱情, 也可以说是亲情。
虽然最后没有成为了皇后,却成为了宠冠后宫的万贵妃。】
【在这里我其实有句话要替万贵妃澄清一下,
后世说万贵妃特别善妒, 自她的儿子死了之后,她就不让朱见深的后宫再有新的孩子出生这件事。
其中被妖魔化的最厉害的,便是朱见深的太子朱佑樘的事情了。
据明朝大臣于慎行记载, 他在万历二年从一个老宦官那里得知关于朱祐樘出生的秘闻。
有一天,要陪朱见深睡觉的宫人有病,就让纪氏代替, 纪氏在与宪宗过了一夜之后就怀孕。
而当时正受朱见深专宠的万贵妃千方百计给有孕宫人堕胎, 纪氏怀孕后也不例外,
但却没有堕掉,对外宣称已堕, 实际上暗中将婴儿朱祐樘抚养于西宫,
据说朱祐樘头上有数寸许无发,就是堕胎药的后遗症。】
【后来某天,朱见深在后宫叹息自己无子, 一个小宦官说陛下已经有了儿子,
朱见深大为惊愕,询问此子何在, 小宦官不敢说。太监怀恩禀报说在西宫抚养,已经三岁, 实际上应该是六岁。
于是父子重逢,朱祐樘作为皇子也被公之于世。
周太后担心朱祐樘被万贵妃谋害,便将朱祐樘带到自己宫中抚养。
有一天,万贵妃请朱祐樘吃饭,周太后劝朱祐樘不要吃万贵妃给的东西,
于是万贵妃给他食物时,他就回答:“已饱。”
给他羹时,他说:“羹疑有毒。”
万贵妃看到朱祐樘如此幼小就对她充满疑心,长大后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忧虑成疾。】
【但实际上,万贵妃生下的儿子只是朱见深的长子,虽然万贵妃之后再也没有生育,
但是朱见深一生却有十四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了万贵妃所出的皇长子之外,
还有十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全是出生在皇长子死后的。
甚至是在朱佑樘出生前一年还有一个皇子出生呢,
所以万贵妃其他方面不好说,反正也没迫害皇室子孙到什么程度。
朱见深的后代数量,一点都无愧于他这个姓氏。】
说完,陈曦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仅仅说万贵妃残害皇嗣的事情哈。】
朱元璋:“……”
虽然他很想生气,但是听着这个后代数量,再想想之前听到的明朝后期的宗室数量……
总觉得没什么底气去反驳这句话啊。
【因为万贵妃大了朱见深足足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