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
别的不说,先把刘瑾砍了先!
第238章 第二百三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佑樘的想法别的皇帝不是很清楚, 但是其他的皇帝们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了,他们心中也开始怀疑自己了。
倒不是怀疑自己别的什么,主要是怀疑自己之前碰到天灾的时候就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的自己, 是有点傻的。
看来研究天文是势在必行了。
起码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什么时候可能是真出了很离谱的事情。
——他们还是难以完全放弃掉封建迷信的想法, 主要是天幕这个事情,看起来也很离谱啊。
这不肯定是神鬼之说吗?
所以皇帝们还真不敢忘记全然放弃封建迷信的想法。
一边封建迷信,一边科学武装。
主打一个两手都抓, 两手都硬。
【除了朱厚照对朝臣约束他的不满外,他在具体问题上也同朝臣发生冲突,
比如在皇庄问题上、军人占役问题上, 裁革冗官问题上、添设宦官、整顿盐法等方面,
这些本来是刘健等为他起草的登极诏中承诺改革的事项,但朱厚照维护既得利益群体, 不愿改变这些弊端, 这便引发了与朝臣的冲突。
你一个皇帝, 都这么出尔反尔,那谁还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比如在正德元年初的时候, 国舅张鹤龄、张延龄的家人控告有百姓侵占皇庄,朱厚照站在他们一方,令锦衣卫抓捕百姓二百余人,
而朝臣则集体反对, 甚至要求撤销皇庄, 朱厚照虽拒绝撤销皇庄,
但规定每个皇庄只留太监一人, 校尉十余人,不得扰民。
又比如在九月十五日的时候, 他又针对户部尚书韩文折半批给自己所派太监崔杲所奏讨的12000引长芦盐引一事反复对刘健等阁臣说:“天下事岂专是内官坏了?
譬如十个人中也仅有三四个好人,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
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朱厚照最后还是做出妥协,不再要求批给崔杲剩下一半盐引。】
【阁臣们乘胜追击,力图除掉朱厚照身边的“八虎”。
于是在正德元年十月,由户部尚书韩文出面,李梦阳代他写了请斩“八虎”的奏章。
朱厚照览奏后惊恐不安,为之流泪,茶饭不思,
不得不派陈宽、李荣、王岳等八名司礼监太监赴内阁告知刘健等说自己已经悔悟,请求饶了“八虎”的性命,
但刘健等予以拒绝。】
嬴稷若有所思:【看来这大臣们还是比皇帝清醒啊,其实寡人真的很奇怪,
为什么这开国的皇帝们能意识到宦官干政的问题,他们的后人总觉得自己的宦官没问题呢?】
【大概就是普通又自信吧。】陈曦想了想,也想不出来什么回答,只能这么说,【他们可能觉得老祖宗受到的教育不是帝王教育,
所以不如他们这么懂,他们能懂宦官的好处,坏处什么的那都是史官编造的。
然后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踩着宦官干政乱权的坑进去跌个头破血流吧。】
陈曦耸了耸肩,【只是可惜了,他们自己倒是还好,受苦受难的,总是普通百姓了。】
刘煓和朱世珍长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这两人算是最接近百姓群体的了。
尤其是朱世珍,那就是穷苦老农民,对于百姓的疾苦,当然也是最清楚的了。
朱世珍虽然看不惯陈曦总是说些对他儿子不利的话,却也没办法否认,如果在这里有个人是最站在百姓那头的,那么那个人甚至不会是自己,而是陈曦。
也正是因为她太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了,所以骂起皇帝来才那么肆无忌惮。
【不过这明朝的皇帝不都是很看面子的吗?希望自己说啥就是啥。】赢子楚的重点却和自己的父亲不太一样,【这皇帝都痛哭流涕了,臣子们都不给他面子……恐怕是要恼羞成怒了吧?】
陈曦点点头:【是的。
不过一开始朱厚照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什么,
在刘健等阁臣拒绝放过“八虎”后,他又派陈宽等到内阁传话,说自己有意革刘瑾等人之职,发配南京,
刘健还是不肯让步,甚至放声大哭,高呼先帝。
于是朱厚照又传召韩文等弹劾“八虎”的大臣,让司礼监太监李荣对他们说放过“八虎”,自己一定改邪归正,
但韩文登依然不屈不挠,要求处死“八虎”。
这时,吏部尚书焦芳将群臣准备请杀“八虎”的情况泄露给“八虎”,也有说是李荣透露的,“八虎”便向朱厚照哭诉,怂恿他与群臣对抗。】
【要不怎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朱厚照身边如果是忠臣良将的话,以他的聪明才智,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朱棣,
但可惜他身边就是这说是“八虎”,实际上跟“八害”差不多的八个宦官,也就一步一步越来越糊涂了。】
朱厚照:“???”
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满,要知道,他能和“八虎”玩到一起去,就是因为这“八虎”实在是会说话,让他很开心。
天幕居然说“八虎”是“八害”,还带歪了他,这实在是让朱厚照感觉不满。
怎么就歪了,当皇帝就不能玩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