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耸了耸肩,【其实倒是也不算是很让人意外,毕竟软柿子谁都想要来捏一捏嘛。
你们说对不对?】
这个道理实在是太浅显易懂了,历史上那么多的血淋淋的教训,都清楚明白的表达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是很多人还是沉浸于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身份里面不可自拔。
嬴稷微微摇了摇头,【这大明,也确实是最先两个皇帝还可以,后面的……】
朱世珍:【……】
他觉得说的不好,他想要纠正一下。
可是从陈曦的话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
他不是很懂治国理政,可是听了这么多,他也不是完全没进脑子里去。
所以真的横向对比一下的话……
那可能基本上还真的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也是这个感觉。
他长叹一口气:“老马啊,你说咱们的后人怎么就……”
这么不争气呢?
尤其是那个叫门天子,和这个修道皇帝。
那么有理想,做什么要来当皇帝啊!
滚去道观啊!
朱元璋脑袋上面的乌云已经快凝成实质了。
【葡萄牙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在大明了,他们于嘉靖三十二年取得入居澳门的特权。
可笑的是,明朝甚至是在他们之后的清朝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代表了什么。
嘉靖三十四年,来自日本的仅有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
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芜湖、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
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
嘉靖三十九年爆发振武营兵变。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
此后,戚继光与俞大猷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
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这里多提一嘴戚继光,这位也是个民族英雄了。
他自幼家贫力学,博通经史。
嘉靖二十三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四年,调至浙江御倭前线,任宁绍台参将。
从此戚继光就开始了他的抗倭生涯,他组练新军,配以精良战船、兵械;
又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
次年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
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
可以说是在朱厚熜在位期间,乃是抗倭的先锋了。】
【戚继光的成功还有赖于他的夫人王夫人,
王夫人是万户王栋之女,为人“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台州之战期间,戚继光曾出城杀敌,倭寇突然来袭。
王氏亲自率部登上城墙,击退倭寇,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智勇双全!
而且王夫人对封建礼教的男人三妻四妾也嗤之以鼻,不许戚继光纳妾。
但是戚继光还是背着夫人偷偷的纳了陈姓、沈姓、杨姓三个小妾,生了五个儿子。
直到后来孩子养大了,车夫不慎说漏嘴才被王夫人知道。
虽然这个时候王夫人捏着鼻子忍下来了,但是后来还是和戚继光和离了。
估计是真的膈应的过不下去吧。】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批判戚继光的行为,反而是批判了和戚继光和离的王夫人,
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戚继光因为站错了队伍,再加上他的靠山张居正倒了,
有一群见风使舵的人一直攻击他,而这个时候王夫人居然不能摒弃前嫌和戚继光吃糠咽菜,
反而带着自己的嫁妆离开了这个渣男,所以才会被人变着法儿的编排吧。】
陈曦表现出了唾弃的表情,【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别指着女人了吧。】
第245章 第二百四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男人们对陈曦的说法实在是心中不悦, 但是这也不是第一次两次了,所以他们已经学会习惯性无视了。
反正他们就算是不满陈曦的话,也不能有什么其他的举动。
他们甚至打陈曦一顿都做不到, 就算是想要骂她,她也听不到啊!
只有戚继光, 他背后出了一身的冷汗。
天幕这个话说的,他的秘密已经暴露了!
虽然现在他暂时还只有两个小妾,但是他确实已经开始物色第三个了。
不得不说, 抗倭大将军的身份让他在人群之中是十分受欢迎的。
所以就算是找不能进门的妾,也多的是人想要报名的。
为了戚将军的血脉能流传下来,见不得人点算什么呢又?
可是就算如此, 戚继光也没胆子去告诉自己的夫人自己干的这点事。
王夫人很淡然:“老戚啊,你现在有几个小妾了?”
以她对戚继光的了解,若是未来会做出这种事, 他现在绝不会害怕到这种程度。
也就是说, 他一定已经纳妾了。
背着自己。
“孩子生了吧?几个了?”
戚继光后背发凉, 猛地跪了下来:“夫人,我错了!”
王夫人表情非常镇定,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崩溃。
或许是从天幕上说很多女子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王夫人心中就和以前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