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双骄(169)
圣上的这一借口,不仅把朝廷摘了干净,还将过错分给了双方,在公主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澜庄就算想发难也没理由,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诚然,这是避免两国争端的一个方法,可是,这样的方法,未免太……
盛隆和端详着她,忽然开口:“你觉得父皇这个法子太过了吗?在替盛淮佑感到不满,心疼?”
觅瑜一惊,连忙否认:“不!殿下误会了!瑜儿绝无此意——”
“那就好。”他微微一笑,“你别忘了,是他不肯吐露实情在先,影响了查案的进展,父皇才会有这个想法。”
“郡王太妃为了此事跪求母后,跪得人都晕了过去,才获得一次探监的机会,可他还是什么都不肯说,非要揽着。”
“你说,这些都是谁的错?”
她怔然:“太妃?”
“是啊,太妃。”他轻描淡写地附和,“她被拦在长春殿外时,还想转头过来求你,大概是觉得你也和她儿子一样,很念旧情吧。”
觅瑜惊讶:“太妃想过来求我?”
他轻笑:“不仅想过,而且来过,可惜空有一腔慈母之心,却胆量不足,承受不住我哥哥的半句话,被吓得差点不敢迈出郡王府的大门。”
觅瑜越发惊讶:“太妃真的来过?这,我怎么不知道?”
盛隆和道:“自然是因为我哥哥不想让你知道。”
她不解:“为何?”
他理所当然道:“理由不是明摆着的吗?你那时身子不好,我哥哥怎么可能让你为别的事操心?”
这……的确是盛瞻和的行事作风,只是她没有想到,他竟然瞒了她这么多的事,从澜庄公主遇害一案,再到汝南郡王太妃的求情,桩桩件件……
诚然,这些事情与她无关,她知不知道都无甚要紧,甚至不知道要更好一些,但……性质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盛隆和的出现,他还准备瞒她多久?
觅瑜沉默了稍顷,询问:“殿下同太妃说了什么?使得太妃那般惊惧……”
盛隆和摩挲着下巴,道:“不清楚,不过想来不会是什么好话。”
“毕竟太妃曾经嫌弃过你,真出了事,却又想着求你去救她的儿子,也是可笑。我哥哥一向讨厌这样的人,又碰上你身子不好,言语之间不可能会客气。”
觅瑜倒是能理解,太妃本就是为了郡王的安危,才信了所谓的高人之言,另寻了一门亲事,如今为了郡王的性命,来求她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不知道盛瞻和到底说了什么,使太妃害怕到了不敢出家门的地步……
盛隆和的话语打断了她的沉思。
他噙着淡淡的笑,开口:“看你这神情,不会是觉得太妃情有可原,想要帮她吧?”
她迟疑地回答:“太妃……的确情有可原。”
盛隆和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我算是明白,我哥哥为什么要瞒着你了。”
觅瑜懵懂片刻,有些迟缓地品出他的意思。
“殿下觉得,瑜儿会为了汝南郡王一事,不顾病体,劳神费心吗?”
他反问:“你不会吗?”
她轻摇臻首:“我或许会询问殿下案情,问一问郡王是否真的杀害了公主,但不会思虑更多,毕竟,我非有司,不负责查案。”
盛隆和的笑容变得有些舒坦了:“此话当真?”
她点点头,乖巧道:“当真。我与郡王不过泛泛之交,纵使太妃求到我这里,又能如何呢?自然是一切依着殿下来。”
他的笑意加深:“如此,倒是我哥哥多虑了。”
她软声答话:“殿下也是为我着想,不算多虑。”
又问道:“后来呢,太妃怎么样了?”
他回答:“母后心善,不忍太妃为了儿子伤心憔悴,特意求了父皇,让他们母子俩在狱中一会。”
“可惜郡王没有领太妃的情,依然不肯说实话,还道什么‘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让太妃险些哭晕过去。”
“所以父皇想要把他推出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表现得很像一名凶手,就算人不是他杀的,也与他脱不了关系。”
的确,在这样一桩大事上执意隐瞒,任是谁都会产生怀疑。
觅瑜诚恳应首:“殿下指点的是,瑜儿受教了。不过,殿下是怎么让郡王吐露实情的?”
盛隆和泰然自若地回答:“没什么,我不过是去大牢里看了一回他,同他说了几句话,他受不了刺激,自惭形秽,就把真相全说了。”
第93章
觅瑜愕然。
说了几句话——受不了刺激, 自惭形秽——?
他、他都同郡王说了什么,才会致使其陷入这等境地?
她试探着开口:“殿下可以告诉瑜儿,同郡王说了什么吗?”
盛隆和答应得爽快:“可以。”
“我同他说了三句话。”他竖起三指, 随着讲述一一放下, “第一句话是, 你喜欢她吗?第二句话是,可惜,她不喜欢你。”
“第三句话是,案发当晚, 郡王到底因何醉酒?郡王若是依然选择闭口不言,可就永远没有说出来的机会了。”
“三句话说完,他就全招了。”
他噙着笑询问:“怎么样, 我这审问的水准不错吧?”
觅瑜:“……殿下高瞻远瞩, 瑜儿自愧弗如。”
看来从今往后, 她要避着汝南郡王走了,因为她再无颜见后者。
真是——哪有人这么问的?不仅问出了真相, 也把自己妻子的面子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