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双骄(249)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服丹一事,百害而无一利。
但这是最便捷的成仙之法,不需要潜心修行、澄心遣欲,只要简简单单服下一枚丹丸,便可得道成仙,哪个君王不会心动?
所以神妙真人献给圣上的丹丸有问题,她不感到奇怪,她对此觉得不解甚至心惊的是,盛隆和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来的态度。
他……难道不怕圣上在服下丹药后……
觅瑜轻轻咬唇。
她看着镜中专心给她梳发的男子,容貌俊美,举止典雅,气质矜贵,让人怦然心动,无法移开目光半分。
“如果……”她怔怔开口,“神妙真人献上的丹药,属于这种情况,夫君……待如何?”
盛隆和将她的一缕青丝一梳到底。
“不如何。”他道,“事亲以得欢心为本。父皇欢喜,我便欢喜。”
觅瑜心尖一颤。
她张张口,想要说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看着镜子里的他,陷入沉默。
反倒是他笑了笑,放下玉梳,取过一串红珠烤蓝的额饰,虚悬在她的眉心前,比了比。
“纱儿莫要误会,你的夫君并非冷心冷血之辈,只是当年的他既不在乎我们母子的死活,如今的我也不在乎他的死活。”
“正如我从前所讲,上行下效,家风而已。”
“来,看看这串额饰,还喜欢吗?”
……
长春殿。
觅瑜向皇后请安。
皇后免了她的礼,目光扫过她的额间,浮现出一抹笑容,询问贴身宫女:“瞧瞧这串额饰,眼不眼熟?”
洗红笑着回答:“奴婢记得,这是太子殿下前些日子从殿里拿走的。”
“当时,尚服局的司饰拿着单子来给殿下过目,恰逢太子殿下过来请安,听了一耳,便要走了这串额饰,可见太子殿下待太子妃之心。”
皇后掩唇而笑:“正是这桩。那会儿本宫还想着,这额饰会过多久出现在太子妃的身上,没想到不过几日,就瞧见了。”
主仆二人的善意打趣,听得觅瑜双颊羞红,想不到这串额饰有这样一桩来历,难怪盛隆和会特意问她喜不喜欢。
他也真是,哪有给长辈请安,结果要走长辈东西的?要走也算了,好歹跟她说一声呀,让她有点心理准备,没得像现在这般臊得慌。
况且,他在外头时,不是一直以沉稳持重自居吗,怎么要东西时不想着稳重,变得随心所欲了?
觅瑜心中暗诽,面上羞唇轻咬,绞着手帕,忸怩回答:“儿臣……儿臣惭愧……”
皇后慈祥笑道:“你何愧之有?你是瞻儿的妻子,瞻儿待你好,是应该的。且这额饰也的确配你,阖宫上下,无人能比得过你的风采,瞻儿眼光甚好。”
洗红笑道:“殿下眼光更好,给太子殿下挑了这样一位可心的太子妃。”
觅瑜更加局促,不知道该作何应答。
见状,皇后善解人意地移开话题,没有再促狭她,和蔼地招招手,道:“来,坐到母后这儿来,咱们婆媳俩说说闲话。”
觅瑜乖巧应是,上前坐着,陪皇后闲聊。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神妙真人献丹一事上。
“今年可真是气运飞鸿,竟一连献了两次丹。”皇后举止优雅地品了口茶,“要知道,往年别说一年一次,便是两年一次,也不奇怪。”
觅瑜拣着合适的话说:“许是真人修行精进,丹道大成。”
皇后一笑,将茶盏置回桌案上:“或许吧。反正只要皇上开心,真人一年献两次丹也好,两年献一次丹也好,都不打紧。”
她的笑容温婉,一副为夫君之乐而乐的模样,觅瑜却看得心中一跳,禁不住想,皇后知道丹药有七分毒性,多服于身体有碍,会伤及寿元吗?
皇后又知道盛隆和的想法吗?还是说,这本就是他们母子俩的共识?
觅瑜心绪纷乱,但没有表现出来,恬雅地笑着,当好一个乖顺的儿媳:“母后说的是。”
皇后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头看向洗红,吩咐:“去看看吉祥糕蒸好了没有。”
“上回瞻儿尝了一个,觉得味道不错,本想带回去给太子妃尝尝,但因着此糕放凉之后味道会差,便作罢了。”
“今日太子妃过来,定要让她尝一口热乎的糕点,也算是全了瞻儿这份心。”
洗红领命离去,室内一时只剩下皇后与觅瑜两人。
觅瑜不自觉端正了坐姿,因为通常而言,这代表着皇后有话要对她说,还是不能被心腹宫女听到的话。
果然,皇后开口:“马上就要到十月,往年,瞻儿都会在这个时候成为奇王,前往太乙宫,今年如果没有意外,应当也是如此。”
“是。”她恭谨应道,“殿下对儿臣说过,届时会带着儿臣同往。”
皇后莞尔:“瞻儿这么喜欢你,肯定不舍得将你留在东宫。不过,有一个问题,你们想过吗,你准备以什么身份陪同奇王上山?”
觅瑜一呆。
她是盛隆和的妻子,随他去太乙宫天经地义,不会有任何人对此表示异议。
然而,问题在于,身为奇王的盛隆和,照理是不会知道自己有妻子的,这个妻子还有着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他的嫂嫂,他兄长的妻子,太子妃。
这个问题,她在刚嫁进来时想过,但因为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便暂时放弃,准备等日后再想,不想日后到了,她却忘了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