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双骄(320)
觅瑜含笑回答:“自然不是,是慕荷在制作糕点的时候,用茶水浸泡了面团,这才沾染了茶香。怎么样,味道是不是还不错?”
桃米认真点头,夸赞道:“慕荷姐姐的厨艺又厉害了,等会儿我让小师叔去她那里偷个师,叫观里的大家也尝上一回。”
觅瑜笑着应了声好:“你有心了,大家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
“这里还有许多糕点,用了不同的法子做出来,有些是慕荷自己琢磨的,有些是学着宫里御厨的,还有些是太乙宫的,你若喜欢,就都拿回去尝尝。”
桃米欢欢喜喜地应了,也不和她客气,吃完手头的梅花糕,便又拈了另外一枚糕点,咬下一口一尝,又是一番夸赞。
谈笑间,觅瑜不期然想起一件事,询问:“对了,先前你在领路时,说的什么‘忘记师叔叮嘱’,这是何意?师叔叮嘱过你什么话吗?”
第176章
桃米道:“哦, 就是我刚才同姐姐说的,师叔让我不要多话。”
“原本,师叔是不准备安排我在山门处迎接的, 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又改了主意, 让我去了, 只叮嘱我不要忘了形,莫像从前一样和姐姐闲话家常。”
“结果我还是忘了……得了师叔好一通训斥。”她有些懊恼地挠了挠头,但也只懊恼了片刻,很快又重展笑颜, 看向觅瑜,目光里带有几分好奇。
“说起来,还真是没有想到, 姐姐会成为王妃, 难怪当年姐姐对王爷爱答不理, 王爷都不生气,依然笑吟吟地同你说话, 原来是喜欢姐姐。”
觅瑜也有些感慨,那时的她因为听信娘亲之言,对盛隆和的态度太过于小心谨慎,导致在旁人眼里看来, 便是她高傲冷漠,不愿意搭理人。
被桃米指出这一点后, 她还为此感到过惶恐, 不知是否会因此得罪奇王,不想在如今, 那些茫然和不安全部成了甜蜜的回忆,当真是世事奇妙。
她莞尔应道:“是啊, 我也没有看出来。”
虽然依照盛隆和的说法,他没有隐瞒过半分心思,明晃晃地表现了出来,是她自己迟钝,才没有察觉,但桃米也和她一样,可见这并非是她一人的问题。
桃米道:“姐姐人美心善,又救了王爷的命,得到王爷的喜欢再正常不过,只是……”
她凑近了,压低声音,悄悄道:“我听说,王爷不仅是王爷,还是太子?姐姐在嫁给他时,用的就是太子妃的名号?可他现在怎么又成王爷了呢?”
“小师叔说,这是因为王爷有疾,但我问什么病,她又答不上来,末了,还叮嘱我不要去问旁人,尤其是师父和师叔,免得我们俩被罚抄经书。”
“觅瑜姐姐,我知道,王爷是天潢贵胄,他的事情,不是我能随意打听的,可我就是不明白,姐姐怎么一会儿是王妃,一会儿是太子妃呢?”
觅瑜一怔,没想到她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也是,太子有疾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并没有到天下皆知的地步。
她会清楚,是因为娘亲给太子看过病,爹爹是朝廷官员,她与诸家贵女亦有所往来,闲话时难免会提到一两句,她听得多了,便也明白了。
不像桃米,自小生活在道观,只能从他人口中知晓事宜,而清楚情况的师长不会和她讲这些事,会和她讲的,本身也不知晓个中详情,自然说不明白。
这恐怕也是寻常百姓对太子的看法: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如处云雾。
觅瑜想了想,决定瞒下实情,一来没有这个必要,桃米不是追根究底的性子,二来,这种事不能随意同他人谈论,哪怕她是太子妃也一样。
她遂道:“宫中的规矩就是这般,他既是太子,也是奇王。”
桃米果然没有追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难怪小师叔说,宫里的规矩多得很,奇奇怪怪的,说不清,让我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
“那,觅瑜姐姐也是这样,既是太子妃,又是奇王妃了?”
“你说得没错……”
姐妹二人闲话一阵,眼见着天色逐渐昏沉,桃米忽然一拍脑门,道声不好:“我今天的功课还没有完成!觅瑜姐姐,我先回去了,改日再和你聊天。”
她说罢,急急忙忙地起身,还不忘了拿几块糕点。
觅瑜失笑,安抚道:“不要急,这些东西都是你的,跑不了。”唤慕荷进来,用油纸包好,送给了她,又额外多给了一份蜜饯。
桃米高高兴兴地收下,离去了。
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垂帘外,青黛抿嘴笑道:“一年多不见,这妮子怎么还是这样,冒冒失失的,半点没有长进。”
慕荷轻声细气道:“桃米妹妹虽然年纪比我们小,辈分却不低,按理,我们该称呼她一声道长。”
青黛不以为然:“什么道长?她还没有收徒呢,就想成为道长?也不怕被人笑话,还是先摆脱小道童这个身份吧。”
她说着,忽而话锋一转,笑道:“今日一行,倒让奴婢想起了两年前的旧事。”
“那时,王妃被王爷指名要去,奴婢还在心中嘀咕,怎么有这样厚颜无耻的王爷,让姑娘家贴身照顾,并且不让奴婢们跟着,只允许王妃一人过去。”
慕荷诧异道:“姐姐不是早就想明白王爷的心思了吗?我还记得,姐姐那时同我说,王爷一定是看中了王妃,才会做此要求,难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