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双骄(68)
对于目前的他而言,真人只用寥寥数语就将他送上了太子宝座,也没有真正害了他兄弟的性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他的恩人,他对真人……该是这般态度吗?
或许是她的不解表现得太明显,又或许是盛瞻和善于揣度人心,他的目光轻轻在她脸上扫了一扫,便开口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觅瑜探问道:“瞻郎对神妙真人……?”
他平静地吐出二字:“妖道。”
她心中一凛。
“……为何?是——因为十弟?”
“可以这么说。”他对上她的视线,“纱儿自小出入道观,想必对道家事宜知之甚详,可曾在哪本经教典籍中看过,消灾避祸需要以凡人性命献祭?”
“这……”她迟疑着,“我看过的经书不多,也就几本入门的,但……”
她顿了顿,想起在邪书扉页上看到的三行字:“不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道总是会留下一线生机。”
“就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之下皆为众生,没有谁的性命比谁更重要,凭什么以一人性命献祭,便可福泽天下?”
第37章
“不错。”盛瞻和轻声道, “正是这个道理。”
“大道无情。大功德如水主,尚不能以一人利天下,遑论十弟?”
觅瑜慢慢道:“纱儿听闻, 真人当初的说法, 是十弟命里带运, 又自小在太乙宫为国祈福,是以——”
盛瞻和摇摇头:“我这话的重点不在于十弟,而在于施不空。”
“不管十弟有没有救国之身,能不能救, 施不空都不该把他推出来。”
“凡修道者,无不以修身克己为要,舍身为苍生者有之, 但让别人去牺牲的——”
他讥讽一笑:“古往今来, 只有妖道才会这么做。”
他看向她:“纱儿可听闻, 有哪位祖师是通过这种方法修成大道的?”
觅瑜明白了。
那些流传下来的祖师事迹,无外乎“济世救人”四个字, 且以苍生为重。
天下盖苍生,你是苍生,我是苍生,他也是苍生。
十皇子也是苍生。
若十皇子果真有救国之能, 他可以献祭自己拯救苍生,以一人利天下。
但别人不能逼着他去救, 尤其是道门中人。
神妙真人在十三年前做下的种种, 看似是济世救人,实则却犯了道门中的大忌, 造下了一桩杀孽。
的确如盛瞻和所言,只有妖道才会这么做。
但她有些不明白:“十皇、十弟当年以身献祭, 天下皆知,如果这事当真不妥,是妖道在兴风作浪,为什么没有道门中人出来阻止他呢?”
盛瞻和道:“谁来阻止?是那些贪利敛财的宫观观主,还是不知所踪的高人隐士?”
“纱儿以为,当今世道只有他一个妖道横行?当年散布双生皇子不祥的钦天监不是妖道?正虚观里逼良为娼的女冠不是妖道?”
他冷笑一声:“不说道门里都是些汲汲营营者,保有一点灵光者万不存一,就说那些真心向道的,又有几人修出了真本事,敢对上能呼风唤雨的妖道?”
“如今的道门,根已经烂透了。”
觅瑜的心重重一跳。
这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绪,强烈得让她差点喘不过气,仿佛一排巨浪朝她兜头打来,把她淹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
这是他对神妙真人的恨吗?对道门的恨吗?
这恨意是出于身为太子的他,还是奇王的他?
抑或者——是出于失去了同胞兄弟的、真正的他的恨?才会如此痛彻心扉,寒凉透骨?
觅瑜的心弦一阵颤抖。
她眸光晃动,想说不是这样,道门并没有全部烂透,譬如她娘亲出身的清白观,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里面的人都很好很好,是真正的道士。
但她最终没有说出来。
因为她害怕她说了之后,他会反问她,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在当年站出来,拯救他弟弟的命,是因为胆量不够吗?还是因为能力不足?
她只能喃喃唤道:“瞻郎……”
这一声呼唤似乎带有什么特殊的功效,盛瞻和不过一个敛眸,神色就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冷静、淡然,仿佛刚才那股强烈的恨意是她的错觉。
再抬起眸时,他又成为了她的瞻郎。
“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原因。”他道,“那就是十弟没有真的失去性命,三年大旱却真的由此而解。”
“也许,在道门中人看来,这是神妙真人的计策,以假势借真气,既保全了十弟性命,又解救了天下人。”
“他不是妖道,而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心怀慈悲,道术高超。”
他含笑看向她:“纱儿说,是也不是?”
觅瑜没有说话。
她的眼眶有点发热,连忙垂下眸,避开他的视线,不欲叫他发现。
他这话不无道理,如果十皇子没有事,旱灾却仍旧解了,不管这是神妙真人的有意为之还是误打误撞,众人都会往好的一面去想,认为真人真的有大神通。
只要十皇子不死。
然而……
她竭力平稳住声线,露出一个笑容:“这,纱儿也不清楚,或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