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恒星时刻(87)

“好家伙……”迟之阳瘫倒在沙发上,“抽了个最后。”

“确实也不是开场,一隅的使命已经达成了。”严霁笑着冲秦一隅比了个大拇指,肯定他为团队的付出。

南乙倒是很冷静。

“这次规则和海选不太一样,每一组表演完观众都可以投票,大家的满票都是三千,这样先后顺序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严霁点头:“嗯,不过专业评委的打分还挺重的,一个人的票数抵300分。”

迟之阳叹了口气,说:“小乙赢了排练室对决也只多了200分的加分而已。”

“可别小瞧这200分啊。”秦一隅回到他们身边,“说不定这是咱们最后的保命符。”

“你可别说这种话了,很像是flag啊。”迟之阳耳鸣还没恢复,格外紧张,“我现在心跳得跟打鼓一样,手也有点抖,太紧张了。”

严霁想到什么,对他说:“我之前的心理医生教过我一个手势,可以消除焦虑,让自己平和下来,这是心锚效应。”他说着,伸出两只手,展示给他们看,“你们像这样,两手交叠,放在胸口,然后闭上眼……”

其他三人乖乖学着他的样子。

“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的’。”

迟之阳一比一还原,连声音都夹到和严霁一样温柔的程度:“我可以的。”

南乙就略有些敷衍,“嗯,可以的。”

秦一隅双手放在胸口,微笑着开口:“杀了全世界。”

三人齐齐睁眼,扭头看向他。

“对不起。”秦一隅立刻改口,“哔了全世界。”

“我要是后期我真的想哔了你。”迟之阳说。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而南乙的表情却依旧有些凝重。

比起加分和现场发挥,他始终担心专业评委里会出现隐雷。

比如上次没有给他们投票的韩江。

海选结束后,他特意去查了对方的底线,发现他的唱片合约在诚弘娱乐,而且是刚签的。这年头出专辑是赔本生意,即便资历够深,也有奖项在手,但缺乏流量,能不能出唱片,还得看诚弘的规划。

以他对陈韫的了解,这人知道了他参加比赛,不可能不下手使绊子。

如果陈韫按兵不动,他反而不好推进计划了。

只是假如韩江在,他们恐怕天然就少了300分。

相较于其他竞技类音综,CB的livehouse形式显得尤其简单粗暴,掠过了冗长的串词,只在表演前介绍了三名专业评委。

一个是资历深厚、已经出道15年的摇滚乐队主唱张凌,他所在的乐队现在也被奉为开山鼻祖,足够大牌。大屏幕上,他的脸一出现,台下的乐迷便高声尖叫。

第二个是业内地位颇高的作词人周隼,获奖无数,几乎是所有歌手都想合作的音乐人。

看到这俩人,迟之阳不禁感慨:“这个节目真的好舍得花钱……”

南乙对坏事的预感一向准得可怕。

因此,当大屏幕上出现第三个评委的脸时,他并不意外。

就是韩江。

第31章 淘汰公演

“碎蛇他们开场!要开始了!”

听到迟之阳的声音, 南乙收回思绪,将目光放到舞台。

众人以乐队为单位坐在沙发上,等待着碎蛇乐队上场。

CB的Livehouse舞台要比一般的大很多, 屏幕更像是音乐节的排布——由一块超大屏幕和左右两块竖屏组成, 天花板和舞台地板同样也是屏幕, 整体造价不菲。

开场前,整个livehouse是一片黑暗, 只有观众池嘈杂的议论,三秒倒计时后,灯光全灭, 背景屏幕上出现一段水墨画风格的视频。

台下观众开始尖叫, 前排的人已然看见乐手上台, 欢呼声愈发拔高。

视频里, 一条红蛇蜿蜒爬行。旁白出现,是苗、彝、傣三族语言和汉语的重叠音轨。

“相传在云南,有一种蛇形怪物, 它每天都会爬到高处,又重重摔下,摔得粉碎, 但很快,这些碎片又会重新聚拢, 变回一条完整的蛇。

他们被称为——碎蛇。”

灯光再次亮起,一左一右两侧布灯, 是暖色调的橙黄, 斜着落在三人身上, 如同黄昏时分。

很快, 屏幕的正中间闪现出四个红色大字——《昨日之蝶》。

但下一秒, 这四个字化作数不清的血色蝴蝶,四散飞舞,最终消失于黑暗中。

这样的视效无疑是非常加分的。

左右两边的屏幕是特写镜头,展示着乐手的造型。他们三个都披着黑色披风,头上戴着不同民族的装饰,脸上罩着银质面具。

和南乙猜想的一样,民族特色就是碎蛇最大的优势,这次的淘汰赛格外残酷,为了能够晋级,突出区别于其他乐队的特质是必然选择。

一旁的迟之阳不禁感叹:“配上这个开场视频……太酷了。”

吉他手沙马赤尔这次不是高马尾,而是编了一头细辫子,在话筒前站定。没有任何器乐演奏,他放声低吟,音色浑然饱满,旋律平和悠远,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感。

不知为何,明明听不懂他的吟诵,但南乙却发自内心感受到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光是听着这段吟唱,他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外婆和舅舅。

正沉浸在酸楚中,肩膀被碰了碰。

还以为是谁不小心,南乙侧过脸,却发现是秦一隅用肩膀抵住了他的肩,靠得很近。

“这是彝族的毕摩在唱诵。”他的声音很低,没有了往日的戏谑和调笑,语气袒露出一种难得的真挚。

“他在送魂。”

大屏幕的画面跟着吟唱而变化,一些少数民族的字符出现,围绕起来,逐渐组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再一看,仿佛更像是棺木。